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而言,德国似乎再次成为“问题”:德精英“疑欧”倾向明显增强,民间“疑欧”倾向前所未有,德国政府也不再顾忌其他成员国感受,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开始“单干”。“德国问题”再现既是德国历史记忆及负疚感淡化的结果,也与两德统一效应20年来持续发酵以及媒体对政府欧洲政策影响力增大有关联。德国对欧态度的变化及政策调整将对欧洲一体化造成重大影响,德国很可能由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力量转变为保守甚至阻碍力量。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加剧,难民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恶化,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难民潮可能会给部分劳动力亟缺的国家带来正向的人力资本支持,但是欧洲难民危机给相关国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负担和就业压力,且阻碍了欧债危机后欧盟经济的整体复苏,对欧洲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在分析难民的结构和难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就难民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欧元危机未来走向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德国是欧盟事实上的“领头羊”,但目前并不善于发挥领导力,在主导应对欧盟内外挑战的过程中遭遇诸多难题.德国面临的“领导力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德国独特的国民性格和历史经历所致,一定程度上也与其尚难快速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剧变有关.德国对此亦有所认识,正在积极调整政策,试图以更灵活的手段推动欧洲一体化、参与国际事务.未来德国将逐步适应自身角色以及环境的变化,并展现独特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4.
巴殿君  冯冠  左天全 《和平与发展》2023,(6):37-55+155-156
2023年9月,美国、印度及中东和欧洲多国出于对各自战略利益的考虑,联手推出建设“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计划。该计划旨在整合走廊沿线的各种要素并建立协调实体,以解决走廊建设的技术、设计、融资、法律和相关监管标准等问题,通过加强亚洲、阿拉伯海湾、欧洲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来刺激经济发展,并显露出地缘战略意图。受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多国协调工作纷繁冗杂、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困难、美国总统大选前景不明等多重因素制约,“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从规划到落地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然而,若其成功实施,则可能对世界和地区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并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地缘竞争压力。鉴此,中国需予以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5.
“主权欧洲”:欧盟向“硬实力”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玲 《国际问题研究》2020,(1):67-88,138
面对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深度重组,欧盟在“主权欧洲”的话语体系下推动对外战略转型。多边主义多重受压、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以及大西洋联盟频现危机是欧盟战略转型的外部推动力量,而一体化的多重危机则是其转型的内部根源。欧盟所追求的“主权欧洲”并非进一步从成员国寻求主权让渡,而是意在提升在大国博弈中的地位。为实现上述目标,欧盟希望成为国际社会的地缘政治行为体,强势推进维护多边主义新方略,寻求平衡的跨大西洋关系,并推动一体化的外向性突破。欧盟的战略转型进程在决定其内外政策走向的同时,将会对世界格局和秩序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7.
2013年9月22日,默克尔率领的联盟党在德国第十八届联邦议会大选中大获全胜,赢得了41.8%的选票,斩获311个议席,距离议会绝对多数仅仅数席之遥,取得了联盟党在德国统一后选举中的最大一次胜利,默克尔第三度受命组阁。默克尔的胜利此次大选结果改变了德国联邦议会长期保持的“五党制”格局,由于自民党的出局,议会仅剩四个政党,联盟党一家独大。  相似文献   

8.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的签署,标志着欧洲向真正的政治联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其中包含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欧洲如要进一步实现防务的一体化,迟早将讨论未来欧洲安全结构中的核因素问题。然而,在德国国内,至少自1991年统一以来。  相似文献   

9.
“欧洲的德国”是以法国为首的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长远目标,他们想借助欧洲共同体的集体力量来套住德国,因此竭力加速欧共体的深化。西方不少人认为,“德国的欧洲”则是德国追求的目标。据他们分析,德国的战略可分三层:第一步是支持西欧联合,把它作为根据地;第二步,以西欧为依托,扩大它在欧洲东部的影响,最终把欧洲变成“德国的欧洲”;第三步,以欧洲为基地,扮演大国角色,与美国分享世界“领导权”。无论从经济实力,或从政治影响,军事力量来看,德国都有可能实现其雄心。当然它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还需要相当时间。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来,德国历届政府和大多数民众对纳粹罪恶历史的谴责、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对新纳粹等极右翼势力的警惕,都受到国际舆论的肯定和好评。德国对历史问题的处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结合具体国情开展的,外部压力、政府政策和民众自我反省精神等因素互相影响,交织发挥作用,经历了一个对历史问题不断检讨和深化认识的过程。本文就德国处理历史问题的立场、政策、效果、特点以及前景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际抛出了“新老欧洲”之说,把反对美国对伊战争的法、德等国称为“过时”的“老欧洲”,把支持美对伊开战的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称为代表欧洲未来的“新欧洲”。其意图是分化、分裂欧洲,以便分而治之。但欧洲联合和走一体化之路是历史潮流,美国的图谋难以得逞。  相似文献   

12.
欧盟的东南欧战略与东南欧的“欧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东南欧成为了欧洲最不稳定的地区 ,“巴尔干化”的幽灵再次在欧洲徘徊。科索沃战争后 ,欧洲对于东南欧的战略日渐明晰。巴尔干欧洲化的可能性已经开启 ,欧洲已将巴尔干的欧洲化作为其长期战略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冷战后欧盟与东南欧国家关系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于欧盟对东南欧战略的背景及其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在东南欧与欧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制度鸿沟 ,制度趋同看来是弥合制度鸿沟的惟一出路 ,而要实现制度趋同 ,必须借助于欧洲化的力量。只是因为欧盟提出了稳定与联系进程 ,才使巴尔干国家在黑暗隧道中看到了欧洲化的一线光明。文章最后从欧盟的角度和东南欧的角度对于“欧洲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Over the past 20 years,the "DPRK Defectors" issue has become a security issue affecting China’s relations with its neighbors.Not only does this issue exacerb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Korea and contribute to unrest on the peninsula,but it also causes diplomatic disputes that affect relations among the big powers in Northeast Asia and China’s regional security.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减缓非洲债务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减免非洲债务的举措.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非洲减债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所在.作为国际减债的新模式,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的减债举措,有利于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善其融资环境,深化中非经济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减免非洲对华债务,符合中国和非洲人民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5.
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关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官僚特殊阶层”问题谈论的有很多 ,但还不见专门的论述。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有其制度上的原因 ,它形成于斯大林时期 ,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发展到顶峰。勃列日涅夫以“稳定”当头 ,不思改革 ,带头奢靡腐化 ,致使这个掌握人民权力的阶层终于走向人民的反面。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Libya's African policy between 1996 and 2001, during which Qadhafi extricated his country from its pariah position to become a prominent player on the African stage. It analyzes the motives behind Libya's diplomatic encroachment into Africa, the tactics used by Qadhafi to crown this African policy with success, and the benefits garnered to Libyan interests far beyond the regional setting. The discussion is presented mostly from the Libyan point of view. Thus,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systematic and extensive coverage of Tripoli's African policy in the Libyan media. However, non-Libyan Arab and African sources are also thoroughly reviewed.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Libya's African policy between 1996 and 2001, during which Qadhafi extricated his country from its pariah position to become a prominent player on the African stage. It analyzes the motives behind Libya's diplomatic encroachment into Africa, the tactics used by Qadhafi to crown this African policy with success, and the benefits garnered to Libyan interests far beyond the regional setting. The discussion is presented mostly from the Libyan point of view. Thus,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systematic and extensive coverage of Tripoli's African policy in the Libyan media. However, non-Libyan Arab and African sources are also thoroughly reviewed.  相似文献   

18.
开拓"更广阔的欧洲"--欧盟大周边外交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盟在2004年5月推出<欧盟周边政策>文件,表明其实施大周边外交战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战略函盖非欧盟成员国的所有欧洲国家、大中东地区和外高加索地区国家.欧盟希图通过强化对大周边地区国家的全方位外交,深化、密切与它们的全面合作关系,以至将其中一些国家逐步纳入壳中,来构筑地缘新版图,以为自己成为未来世界独立一极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欧盟大周边外交战略的实施将是一个艰难、渐进的长期过程,但从总体看,这一战略将逐步取得成效.欧盟走出欧洲,扮演全球性角色的势头不可遏止.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长期动荡不安。进入新世纪以来,巴政府采取以开发求稳定的战略,大力推动开发俾路支省的工作,在该省矿业、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进行大笔投资,取得一定成效。但2005年以来该省爆发新一轮危机,其特点是重点袭击经济开发项目、袭击外国公民、表现出较强的国际背景。巴民选政府继承了前政府以开发求稳定思路。在危机缓和后,现政府初步采取了和解、国有设施重建与重新分配资源的新战略,表现出若干较明显的积极迹象。目前尚不能期待俾路支问题在短期内解决,但局势的缓和将为最终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ain why Great Britain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importers of hazardous wastes, while Germany, in contrast, is a waste exporter. Why one country exhibits such risk-acceptance behavior, while another is so risk averse, I argue, depend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national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Britain's regulatory system, unlike that of Germany and its other partners in Western Europe, gives a high degree of leeway to private firms, filtering out the preferences of environmental groups and public opinion, thus enabling and facilitating the importation of hazardous wastes by waste disposal companies. The empirical section tests this argument against two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a state-centric explana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government's calculations of the relevant costs and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the waste trade, and second,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explanati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of Britain's waste disposal facilities. The conclusion draws out the impli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for domestic-level regulatory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