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建设中的漏洞与腐败的成因湖北石首市委党校姚家祥在来稿中认为,我国民主建设中的漏洞,为腐败现象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一是民主主体素质的发展不平衡和低下,为腐败现象的生成提供了土壤。二是民主具体形式的某些不健全和不完善,为腐败现象的生存提供了庇荫。三是民...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成因与类型分析姬金铎我国当前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历史原因,社会文化原因、体制原因、经济发展原因等等。当前的腐败现象乃是这些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上述原因在腐败现象产生中的作用力度及方向的不同,就使腐败现象呈现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主要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思想行为上的堕落,也指国家组织系统运作过程中的黑暗和混乱。腐败现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来认识,腐败现象是一种社会权力的异化现象,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腐败现象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及其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的反映。腐败现象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严格地影响着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性,也会给政局的稳定带来严重的隐患。这是因为腐败现象是一种剧烈的腐蚀剂,往往影响着党政决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容易使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信…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现象呈现多发高发的态势,大案要案频发。对此,官方与民间不约而同地发誓要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温床。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与各种腐败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滋生腐败的一个“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寻找新的方向:当代中国廉政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廉政领域的研究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渐丰富。腐败的定义与类型、中国腐败现象的表现和影响、中国腐败蔓延的成因以及反腐败的方略与对策是当代中国廉政研究文献中的四大主题。随着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复杂化,中国国内的廉政研究需要在持续的反思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发展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整合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成果。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将法规制度运作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归绺于制度之恶,这其实只是人们对于人性之恶的一贯脱辞,让制度成为了人性之恶的一只替罪羊。只有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才能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法规制度运作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出现了愈演愈烈之势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人性恶的基本假设下寻找到遏制法规制度运作中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反腐廉政建设是热门话题,我们的党员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腐败现象目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阻力,本文分析了腐败现象藏身蔓延的原因、认识根源和历史因素,提出了加强反腐廉政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温床;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存在,是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无序状态,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条件;党的思想建设滞后于实践的发展,是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原因.反腐败斗争总的思路应该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既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的经济学思考郭毳,董玉梅反腐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方针和行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开展反腐败的斗争。但这些年来,腐败现象却有增无减。如何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经济学的分析和思考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反贪贿实践与反贪贿高级检察官的培养构想薛东发生在政府机关、经济领域以及司法机关内部的腐败现象,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保持清正廉洁,打击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经济活动日趋活...  相似文献   

11.
党内监督领导体制改革研究述评■徐能毅近年来,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党内消极腐败现象大量存在、特别是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仍在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改革现行党内监督的领导体制。现行党内监督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学习印度软件外包经验的时候,习惯于套用发展制造业的思路和模式,步入了误区,其思维依然是传统的“以成本吸引资本,以市场换取技术”的招商引资模式,试图以低成本和大市场将印度的成功模式移植到中国。真正把印度好的经验学到手,将对我们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的产生不仅是制度设计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任何腐败现象都有其政治文化背景和根源。我国现阶段的权力腐败也渗透着某些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官本位”意识和权力崇拜观念,以情代法、情大于法的权力远行逻辑,道德自律的德治主义传统,公民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的缺乏,政治信仰危机和政治价值迷失等落后政治文化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发了权力腐败现象的产生。利用政治文化的方法可以透视腐败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对于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方间的关系,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并不十分清楚,在行动上也不完全一致。有的把二者看成纯粹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认为腐败现象是一种“润滑剂”,改革开放就不能惩治腐败;也有的认为腐败现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把惩治腐败与发展经济相提并论,等量齐观。显然这是十分错误和站不住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来认识,二者是一种相反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决不能只看到其矛盾的一面而忽略其统一的一面,也不能只看到其统一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我国产生腐败现象的归因解析颇多。但是,每种原因都只看到问题的某一方面,难免具有局限性。相对而言,从社会学的某些角度对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作理论诠释,更彰显其合理性。本文以社会学为视阈,从公职人员的角色、行动,社会的文化、资源的交换,异化的差序格局等维度对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根源作理论上的厘析。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腐败的特点、规律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我国的腐败现象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其主要特点是范围较广、层次较高、金额巨大、团伙作案、手段“先进”。具体表现为 :(1)从腐败现象的范围与领域上看 ,呈现出广而深的发展趋势腐败现象纵向上在深入 ,表现为单一腐败向多样腐败、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发展 ;横向上在扩散 ,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辐射。我认为 ,腐败现象虽然向各个领域、各方面渗透 ,但集中表现为三大领域 ,即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生活领域。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尤为突出 ,占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之首。据统计 ,1982年至1993年全国查处的党内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制度缺陷是导致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对共产党人和广大干部提出的严峻挑战,是腐败现象滋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根源。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我国政府减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官员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腐败现象在现阶段有蔓延的趋势,牵涉的面也越来越广。另外,公款吃喝、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公款出国等行为不仅加重财政负担,减少了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支出,也增加了老百姓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19.
权力腐败现象蔓延的现实原因分析庄元有腐败作为一种违反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社会现象,其滋生有深刻的思想和社会历史原因(本文从略),它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够消灭的。但是,腐败特别是权力腐败现象近几年在党内的大量增加和迅速蔓延,却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对策思考胡煜一、权力商品化──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对于现今的腐败现象,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认识。从广义上讲,腐败是以权力为轴心的可能蔓延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的腐化堕落现象,包括权力腐败、行业腐败和社会生活腐败三个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