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始终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萌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践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现实前提和实践来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化的,又是我们坚定不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的认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3.
王若素 《重庆行政》2010,12(4):93-95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在实践中检验。通过实践不断地实现理论的创新,又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实践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党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与时俱进和辩证统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道路。它源于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根本坚持,源于中国社会主义60多年来的艰苦实践,源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特征和发展主义的校正、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动实践和人本导向的价值追求中。确信中国道路,就是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独特性。应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体"意义,加强和深化对中国道路历史性和独特性的研究,不断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彰显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道路。它源于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根本坚持,源于中国社会主义60多年来的艰苦实践,源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特征和发展主义的校正、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动实践和人本导向的价值追求中。确信中国道路,就是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独特性。应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体"意义,加强和深化对中国道路历史性和独特性的研究,不断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彰显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作为一种正在构建成长中的宪政建设模式,其必然要在不断地试错与纠错中实现发展与完善。党的领导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始终不渝的前提与核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凝聚社会共识的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实践它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任务,不断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林云峰 《新东方》2013,(3):32-35
我们党具有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辉历史,具有立足实际,根植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还能够不断纠正自身错误和偏差,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领导人民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并且其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建设格局不断完善。经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清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会在西方普遍主义发展逻辑的缺损中,不断展现自己强大的理论感召力和实践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马德成 《前沿》2012,(7):44-4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范畴的内涵不断充实,如今已成为涵盖理论与实践、制度与道路、旗帜与理想等丰富内涵的范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体化。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承前启后,框架厘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为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不断充实。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江泽民始终坚持市场经济、胡锦涛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江泽民始终坚持市场经济、胡锦涛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既需要理论指导,又需要生动实践。一、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去中共浙江省委在实践的基础上有过多次的概括和总结,如2002年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源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实践,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丰富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是我们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逻辑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表明其理论发展逻辑与实践发展逻辑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重要基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发展,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范畴、目标模式及实践方略,在赋予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以新内涵的同时,与之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也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立场,全面统筹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特征与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重塑了人类文明的格局版图,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8.
习裕军 《前沿》2008,3(3):3-6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党提出“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并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由“建设”到“发展”的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开放性、渐进性和全面性四大实践特征从型塑走向了彰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植根于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实践、中国成就和中国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开辟、形成、确立和不断发展的,又是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石与保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入发展尤其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改革开放把握前进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筑牢制度基础和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密不可分。一方面,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开启其历史进程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轨道上不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形成、健全和不断拓展、丰富、完善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关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