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1世纪的企业管理中,管理与领导相对分开,这是一种进步。但若二者分得越来越清楚,那么对企业管理将是一种灾难。真正的管理创新过程一定是融合的,是控制和激励的融合,是硬权和软权的融合,是秩序和变革的结合,是效率和效益的一致,是业务和人才的兼顾,是科学和艺术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雷志宇 《探索》2001,1(1):47-49
管理与领导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而又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二者运用混乱的状况.随着现代管理学与领导科学的纵深发展,出现了某种将管理与领导看作独立体系加以研究的学术倾向,一般认为管理的功能是维持秩序,而领导的功能是推进变革.这一功能差异使管理与领导存在着尖锐冲突,但对现代组织来说,管理与领导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二者的有效合作.中国当代行政组织运行最重要的特征是非规范化,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应把提高管理水平,作为行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对领导和管理的职能没有明确的区分。因此,要从领导活动与管理活动分离的渊源出发,借鉴历史上对管理和领导理论的论述,明确基于分权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分工直接导致管理和领导的分离,从而形成领导主决策、管理主执行的不同职能,并对领导概念做出重新界定,为领导自身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程钢 《前线》2017,(3):29-33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领导的模式、理念、方式、方法都与传统领导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更加注重非权力影响力,增强领导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更加注重制度领导,实现领导活动的法治化、科学化、公正化。更加注重隐性领导,以隐性影响力和隐性控制等软权力对下属施加无形的领导力。更加注重柔性领导,靠激励、沟通、协调、引导、认同等手段,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去实现共同的目标。更加注重跨文化领导,了解各国、各种领导文化的差异和特征,成为多样文化的综合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5.
胡婧 《理论导报》2011,(11):36-37
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领导科学与艺术已成为现代管理中一个领导者不可或缺的素质。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其他形式组织的优秀领导者,不仅能在职位权力基础上发挥各种能力、策略、方法和技巧的综合效用,还能结合自身素质、下属的具体情况及环境的相关因素实现能动性创新。  相似文献   

6.
领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含义是不同的。领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指领导者进行决策和管理时 ,要谋求自身的知识、管理技能、思维习惯、领导方式等与下属、组织之间的和谐、互动与延续。领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内容是领导能力的持续性 ,即领导能力本身的持续性、领导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和领导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的持续性。本文主要是基于领导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的持续性来谈领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王爱民 《奋斗》2005,(5):38-39
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及国内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将直接应对全球化巨浪的冲击.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领导理论与领导实践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发展要求的现状。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带领人民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是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领导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党在新世纪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之一。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中国的社会发展、政治变革等各个领域,在努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政府领导形象为公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 ,如何塑造政府领导形象 ,提高政府领导的个性化魅力是当今每位政府领导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 ,郑重地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现代领导实质上是法治领导 ,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依法领导、依法管理。决策是现代领导最基本的职能 ,现代领导决策法律化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本文就现代领导决策为什么必须法律化以及怎样实现决策法律化的问题作粗浅探讨。一现代领导决策法律化就是运用法律调控领导决策过程 ,使决策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领导决策法律化要求领导者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依法、用法、守法 ,从而使领导决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李锡炎教授新力作《现代领导策论———全球化时代领导能力提升研究》一书,论述了在全球化时代提高领导能力的九种新对策,读后觉得观点新、角度新、结构新,理论性、实用性、可读性浑然一体,是领导干部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本人是致力于领导规律研究的,对于书中关于孔子“和而不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各级干部都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在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以及领导艺术方面实现创新。这一重要思想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相互配套的,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保障,是在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往开来的关键因素,大力开发领导人才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和现实课题。一、领导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领导人才在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时代对领导人才的要求相比,当前,我们在领导人才开发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领导人才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导的产生是与公共管理紧密相关的,因此,从公共领导与公共管理相关性入手,在探明两者关系的同时,也找到了促进公共领导发展的切入点,在新的公共管理环境下,公共领导必须以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为指导,适应现代领导的发展趋势,运用领导科学的最新理论,通过领导理念、领导角争、领导方式的转变全面加强公共领导的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中国不再是一个英雄时代,而是一个平民化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平民化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的兴起对组织的发展和领导效能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16.
冯利民 《理论研究》2003,(3):48-48,F003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领导,领导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有效领导的必然选择。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对领导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提出了各种理论,这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又推动了领导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当代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领导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各级领导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理论,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实现领导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努力促进领导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切实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性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根本标准。在新世纪里 ,我党要在躬行“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面对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已成为衡量领导者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强化领导者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应对复杂局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田园 《探索》2020,(2):15-24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始,就对共产党赋予了神圣使命,并通过《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进入20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先后在俄国、中国等世界各国传播,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承载者和践行者,有效地领导和推动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并开始在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领导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优势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可或缺性日益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理论雏形已经开始形成。毫无疑问,党的全面领导理论学说的形成,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性,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领导观不同于统治观,也不同于管理观,除了在内涵上有别于统治和管理外,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观是一个领导生态和谐化的过程,同时还是一种以人为本,一种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要实现这一领导观,前提是要实现“两大转变”:一方面是要实现领导角色的转变,从原有的角色向“设计师、仆人和教师”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是要树立正确的变革观,推动社会从“局部不和谐”向“全面和谐”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