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5年的夏天.许嘉乐,还记得到武汉步行街旁的那趟2路电车吗?那时我正在接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她正为一份鸡肋的爱情心神憔悴,打电话来向我讨要主意.车厢里人很多,我一手拉着把手,一手拿着电话开导她.在我苦口婆心劝慰了她20分钟后,她还在电话那头不知所以.于是,我就对着电话喊,那就分了吧.分了也就没折磨了.  相似文献   

2.
若你们能想像一下自己70多岁的时候拥有什么,那么你们就会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你们要记住,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我相信你们也都行……”读初中的时候,我们那个班都是混日子的人,嬉笑怒骂,早恋吃醋,样样都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还可以的我也变得懒散,反正前途说白了就是回家背锄头,再怎么折腾也就是这个命。10月份的时候,学校分来了一批实习老师,分在我们班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子。用班上最调皮的“茶叶蛋”的话来说,能看到这样气质的女孩儿简直是我们的幸运。不知怎么这话就传到了实习老师那里,她没有批评“茶…  相似文献   

3.
一 一接电话,晶那熟悉的声音便充满了我的耳朵,她依然是滔滔倾诉,说自己的孩子学习又进步了,老公又升官了,我仿佛看见了电话那端她那张写满得意与幸福的小女人的脸.我的心在她的兴奋中沉溺着幸福,一种惬意漫上心头.  相似文献   

4.
马德 《新青年》2005,(8):34
她和他是小学同学,成家后,她生活在城里,他在乡下务农。他的孩子叫小美,正在她所在的县城里读高中。有一天,她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背着同学去看看他的这个女儿。她买了一大堆东西,去找小美。门卫问她,小美在哪一个班。她说,她也不知道。其实,她是真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小美。门卫说没法找,就要轰她走。但她决意要看看小美,好尽了这份同学之间的情谊。正争执着,一个老师走了过来,说,你要找的小美在我们班,我给你叫她来。不一会儿,小美来了。看上去,小美瘦瘦的,小小的。她说,小美,阿姨来看看你。说着,她就往小美的怀里塞东西。看着小美…  相似文献   

5.
萱子 《新青年》2005,(10):20-21
从17岁意外遭遇车祸到现在,双腿瘫痪已经9年了。9年里有3年的绝望和彷徨,3年的抗争和努力,然后,是3年的爱与被爱的辛酸和痛楚。  相似文献   

6.
雪小禅 《新青年》2005,(12):19-20
我要恋爱了22岁以前,我一直和男生混在一起,穿宽大的牛仔裤,梳着极短的板寸头,一点儿也不淑女,这个世界是自由的,我想怎么样便怎么样,凭什么我要淑女?有很多男生是我的哥们儿,我们一起去小酒吧里买醉,一起去丽江自助游,没有人把我当成女生,因为爬山涉水我绝不会落下!而吃肉时我从来不考虑身材,总是大快朵颐,我从来不和那些莺声燕语的女生一样,晚饭只吃半片面包,然后娇滴滴地让男生再送一袋酸奶过去,当我举着一只大鸡腿就着香菇豆角美美地吃着时,我觉得她们是羡慕我的,因为我的人生是多么完美啊。但吴旖旎的话让我很伤自尊,她身高一米七0,体…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早晨,黑龙江兵团一师五团二连全连紧急集合,大家聚集在知青宿舍门前。指导员徐凤林一脸严肃,宣布:箭东生自绝于人民,畏罪自杀,罪上加罪!人上吊死了,还在团卫生队的马厩里没有下挂,这里就开起了批判会。他那因愤怒而放着凶光的眼睛,令我不寒而栗。我的  相似文献   

8.
“痛饮人生的满杯”,这是马雅科夫斯基著名诗句里的一句。我以为这完全可以概括已经85岁高龄的话剧表演艺术家赵韫如大姐之一生。她的一生经历过大起伏、大灾难、大欢喜、大幸福,接受过生活的艰难历练,领悟到生活的宝贵真谛,这一切一切似乎真就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我曾有过一次短短的令人难忘的经历。那是几个星期前的一天,我正在卧室里给我最小的孩子换尿布,我4岁的女儿艾丽莎跑了进来,扑通一下跳到床上,靠在我身边,很认真地问我:“妈妈,你长大后想干什么?”我猜她正在玩什么富于想象力的游戏,于是假装很合作地回答说:“我想我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好妈妈。”“你不能干那个,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妈妈了。你还想干什么?”“那好,也许我会当老师。”“妈妈,不行,你已经是老师了。”“宝贝,那妈妈就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了。”“妈妈,你只要回答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就可以了,你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  相似文献   

10.
“不能忘记老朋友”,这是中共历代领导人六十多年来对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的特殊尊重。在海峡两岸阻隔、张学良软禁不释的阴冷岁月,中共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传递对在台湾的原国民党老朋友的关切和惦念。在一次纪念“西安事变”的活动结束后,周恩来特意对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说:“我近来很想到你家吃东北菜。如果哪天汉卿获释,我是要亲自去接他回来的。”“不要忘记老朋友”1975年,周恩来总理已是重病缠身了,多次昏迷。就在这种情况下,当他苏醒过来时,还是强撑病体,找有关人员研究台湾问题,关注台湾的老朋友。1975年9月4日,周恩来就3日《参…  相似文献   

11.
肖琳 《新青年》2006,(5):64
书名《:孩子,你慢慢来》作者:龙应台出版:文汇出版社这是一本如此温情的书,让没有做妈妈的人,都会冲动地想,嫁个好男人,生个漂亮宝宝吧。就像一条穿行而过的溪水,无声安然,像鲜花开落,自然美丽。龙应台,想来不用介绍了,这个读了博士的女子,在行走中不停地写作的女子。这个今年54岁的女子,仍如春风中的木棉,所有的风情都淡尽,无形无色无味,却淡淡香,淡淡远,历久弥在。“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看了这段…  相似文献   

12.
一 你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你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像,扛着一捆竹竿的你,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2004,(3)
细雨:你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女生,我想问你的问题是:我的男友看起来很爱我,他送过我许多东西,比方说口红、围巾、袜子……但是,他从没送过我玫瑰花。一到情人节、圣诞节什么的,我们的寝室都快成玫瑰花的海洋了,那都是同寝室姐妹们的男友送的。可是,就惟独他没送我玫瑰花,每次他都送一些很实用的东西。这件事让我觉得心里很别扭。我也跟他委婉地提过,他却说,送花最不实用了。可是  相似文献   

14.
1.天下谁人不识君梁斌托着行李箱慌慌张张地出站时,学校迎接新生的最后一趟校车也已经开走.他正耷拉着脑袋用手机查地图,俞清扬很没眼力见儿地跟粱斌问路.梁斌拿起手机看了俞清扬足足一分钟,别过头去想了又想,扭头问了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下一句是什么?”俞清扬张口就答,“天下谁人不识君.”梁斌就笑了,从包里掏出他的录取通知书晃了晃,“走吧!”俞清扬扎着高高的马尾,泼墨般的头发一扬一扬,跟着梁斌往大学报到.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2005,(3)
于老太太今年60多岁了,一直住在老家,没怎么出过远门。前些日子来北京看儿子,有一天洗衣服时,从小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夹子,就问:“这是什么?”小于说:“这是月票,拿上它坐公共汽车就不用买票了。”周日,小于没上班,于老太太想在城里转转。于是就让小孙子带路,拿上儿子的月票就出了门。老太太坐上公交车,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心想北京城可真大。正在暗自欢喜,售票员开始检票了。于老太太拿出月票,售票员说:“大妈,这个月票不是您的,您得补张票。”老太太很不服气:“这怎么不是俺的了,这就是俺的!”售票员说:“您看月票上的照片,明明是个小伙子…  相似文献   

16.
她能从母亲的身上清晰地看到,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选择,而选择难免有所失误,人要有纠正错误的勇气,而不是一味生活在错误里. 上午十点半,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女儿割腕了. 我的脑袋"轰"的一声,瞬间的空白过后,我跳起来,撞倒了椅子,膝盖在什么地方重重地撞了一下,我已经感觉不到疼了,眼前闪现的都是女儿脸色惨白、手腕滴血不止的样子.她竟然割腕了,这个丫头,她竟然用这样的方式来反对我的再婚.  相似文献   

17.
马晓 《新青年》2002,(8):31
有一种感情可以相互支撑,有一种友谊达到彼此依赖。少女的情怀如风般清爽,如花样芬芳,好像诗的韵律,仿佛水的透明。从初中开始,马儒斌和张琳就在一起相处。她们一起上学,一起画画,一起听歌,一起玩耍。年长一点的马儒斌对待张琳就像妹妹一样。在一起学画画的日子里,她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回忆,度过了那段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18.
马德 《新青年》2008,(6):18-19
1 林长亭长着一张典型的北方人的脸,用两个字形容他非常合适:粗犷.当然了,如果算上他满脸的络腮胡子,这粗犷还得打些折扣,但还足两个字:粗糙.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2002,(3):43
1我一本新书的名字,就是对不起我爱你。爱,不仅仅是情商的一部分,是种能力,其实也是一种修养。爱,很多时候,是让对方舒服的,但也有不爽、不愉快的时候,甚至是伤害。对别人的爱,请说“谢谢”;爱他人,请说“对不起”,因为你给人家添麻烦了,有这可能。记住了这条爱情礼貌用语,才会让你明白,“爱谁”不是一句“只要喜欢就好”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肖琳 《新青年》2007,(7):64
书名:《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译者:李继宏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5月1日这是一个男人的忏悔录,自我救赎的艰难历程。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一直名不见经传。他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父亲是阿富汗外交官,1980年苏联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