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6年《行政处罚法》正式确立行政听证制度后,我国便建立了价格听证制度。随着一系列听证会的举行,听证制度在社会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学界也对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十几年来,听证制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立法、实施等方面都还有待完善。听证制度中涉及公众利益的价格听证,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试从几个价格听证会案例入手,以听证制度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对价格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论证使价格听证制度更加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完善价格决策听证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确规定 :“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格、政府定价 ,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这里 ,我想结合当前的价格听证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认识 ,仅供参考。一、物价部门在价格听证会中的角色定位西方行政听证制度的建立已有很长的历史 ,从法律渊源上说 ,不外乎三方面 :一是英国普通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 ;二是美国“正当法律程序” ;三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论。而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民主原则则是我国听证制度的直接法律依据。无论是西方听证制…  相似文献   

3.
谈定价听证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日,《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以下简称《听证办法》)开始付诸实施,原有的实施6年之久的〈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被废止,定价听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制度的简称,以下同)这一新名词也取代了原有的“政府价格决策听证”的老称呼。新办法刚一露面,就引来赞声一片,比如其中对听证会参加者中消费者比例的限定、对听证程序的充实完善、对听证后价格形成的机制规定等都成为新办法值得期待的看点。但是,这些看点能否成为最终的亮点并且推动定价听证制度的完善,是我们面对并要处理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邵东华  ;沈开举 《求索》2008,(9):152-154
价格听证意义重大。价格听证有利于避免价格调整而引起的社会震荡,促使经营者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针对当前我国价格听证中存在的程序不完善、听证会代表缺乏广泛的代表性等问题,有必要提高消费者素质、完善听证立法与程序、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以完善我国的价格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共价格听证程序为社会公众与价格制定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公共价格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该程序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听证代表的遴选不够公开、民众不能及时获得听证的相关资料、听证代表没有充分时间与民众进行沟通、听证价格的成本审核主体公信力不强等弊病,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通过细化规定听证代表产生方式、完善听证资料披露制度和建立独立机构成本审核机制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价格听证程序能真正地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09,(18):32-36
各市物价局,省局各处室、局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工作,提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我们制定了《山西省物价局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倾向倾听老百姓呼声的今天。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民意倾听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这反映出执政当局的亲民与务实。 然而在具体实施听证会措施时。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2005年国庆前夕广州市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上。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形——35名听证代表中。有33名赞成自来水涨价。其中赞成从高涨价的代表有20名。超过半数。对此。虽然广州市物价局负责人连连表示“想不到”。但在我们无法知晓听证代表身份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其实也让所有人想不通。难道老百姓的觉悟高到了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能替对方说话的程度? 听证会不应成为作秀场。听证制度不能流于形式主义。这是民意。必须要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公共听证尚存在适用范围狭窄、代表遴选机制不健全、听证各方信息不对称,主持人制度设计不科学、听证笔录法律效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渐进推广公共听证适用范围、强化行政公共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由于决策权的垄断,价格听证面临着制度失灵的困境,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公众的参与几乎沦为"在场的缺席"。因此,要改变公众参与的尴尬局面,就要从决策体制结构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在理论层面重点阐述价格听证在程序正义、多元民主和理性选择理论支持下的功能定位;并对具体的制度进行改造和完善,充实公众的参与权利及主体地位,从而打破决策权垄断的局面,使价格听证真正成为公众有效参与、多元主体互动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物价局文件渝价[2012]424号各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委,北部新区、万盛经开区发展改革局:为规范政府制定价格听证行为,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号令)的有关规定,市物价局制定了《重庆市《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实施细则》,己报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查登记(渝文审[2012]69号),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1.
第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我们对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原国家计委令第26号)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特制定《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现予发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论价格听证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一部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公益型服务、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制定脱离了价格规律。建立价格听证制度可以使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清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防止企业在调整价格上暗箱操作,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我代表最基层普通的消费者外来务工人员参加这次听证会。我的观点是不同意春节票价涨价。”这是消费者代表吴树林在2002年1月12日举行的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持的对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的听证会上的发言。吴树林今年32岁,老家在安徽,来北京从事  相似文献   

14.
胡峻 《岭南学刊》2012,(1):60-63
价格听证中的消费者代表是广大消费者利益表达的代言人,因而保障消费者代表职权的行使是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应然需要。但消费者代表由于受代表人数、代表素质及代表职权的不明确等方面的限制,在近年来价格听证会上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要使消费者代表能够行使代表职权必须要求其具备基本的素质、并明确代表的职权与职责、为代表职权行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我们对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原国家计委令第26号)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特制定《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现予发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2008年10月15日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政府网载,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规定,定价机关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实行定价听证。办法规定,消费者人数不得少于听证会参加人总数的五分之二。为了体现公开透明的程序正  相似文献   

17.
4月13日,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举行公众听证会。由此.我想到了前不久,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就北京地区故宫博物院等6个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申请上涨门票价格一事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上,代表们基本认可涨价,而广大市民则基本上持反对意见。听证代表的意见为何与公众意见的差别如此之大?其实,这次世界文化遗产拟涨价听证会所产生的问题只是中国众多听证会中的一个缩影。听证制度固然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认清问题的实质,听证制度就只具有民主之名,而难有民主之实。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价格听证会"奇闻"不断。先是广东东莞市拟召开水价调价听证会,却无任何市民报名参与;接着,网络上曝出成都有四名被"随机抽签"频频选中的"价格听证专业户",其中一名老妇竟19次参加过各类听证会,且屡屡支持涨价方案;再接着,在广州出租车调价听证会现场,身为"替补"听证参加人的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试图向一名听证...  相似文献   

19.
完整行政听证主体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实现行政行为民主、公开、公正的要求。与各国听证主体制度相比,我国行证听证主体制度对听证组织者、听证主持人、当事人及听证参加人的规定都不完善,导致许多听证的实际操作出现偏差和失误。应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及挖掘我国地方立法实践运作的创新举措来完善我国行政听证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事件     
《中国人大》2008,(12):7-7
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根据决定,要扩大听证范围,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此外,还要规范听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