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世纪以来,俄罗斯历经了多重社会变迁与制度转型,这种变迁与转型在宪法发展史上有相应的表现,宪法类型的历史变迁是对社会转型的一种制度回应,社会制度转型内蕴着立宪理念的变革,从以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为主导的1906年俄罗斯帝国根本法,到以共产主义(或称集体主义)思想为主导的1918年苏俄宪法的诞生、再到以自由主义思想为主导的1993年联邦宪法的颁布实施,宪法类型的这种更替透视出了社会变革的取向。俄罗斯社会转型与宪法历史变迁的这一关联,对认识当下转型国家的宪政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是在探索和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在社会主客体的生成关系上实现两个相互关联的"社会双重转型",协同共进地处理好生产力形态、人的生存形态和生产关系与基本社会制度形态三个方面的"双重转型"关系,而这三者正构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宪法的社会转型功能是一个亟待重视的宪法功能,其主要是指宪法对社会转型这一整体性社会变迁以及转型社会这一特殊社会样态所产生的影响,即通过宪法整合转型社会的基本秩序.宪法的社会转型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转型的确认、规范和引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检察机关为什么要确立和学习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以经济转型为动因,社会转型也随之启动,经济转型又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目标是和谐社会.经济转型的顺利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今世界,无论经济转型的具体方式如何,经济转型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达到这一目的.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公平正义几进丧失,老百姓生活恶化和普遍缺乏安全感,构建和谐社会无从谈起.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如果中国国有经济改革走入歧途,必将会断送经济改革的成果,断送广大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进而丧失构建和谐的机遇.但是,中国还是出现矿难频发、职工上访、贪污受贿案件、国有资产流失等影响经济转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这就要求检察机关承担起历史使命,严格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矛盾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开始了全面的社会转型进程。但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并未实现其政治精英的理想预期,而是引发了诸多的矛盾与问题。政治上,新国家体制的建设既缺乏周密设计的制度安排,又没有对民主观念充分尊重的政治文化,导致政局动荡,权力危机频发;经济上,全面私有化并未导致自由市场经济的建立,寡头坐大与国家资本主义的较量表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最终成型;社会上,权力重组并未根除旧体制的“顽疾”,新包装下所进行的实质上的“精英延续”使很多旧的管理模式与风格仍然保留在新体制中;外交上,“国家身份”的模糊使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俄罗斯的转轨之痛对任何一个社会转型国家都是应该警醒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已经由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社会转型要求法律重构,带来权利的发展和变化。对权利的研究应该从静态的权利本位、本质和内容等的探讨转向权利面向(发展、变化和方向)动态的把握。自由和平等的价值冲突是转型社会权力面向的基本动因;以社会和谐为基点的共和理念是权利面向的基本理念;社会各方面的平等对话是权利面向的合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动因来源于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入包括环境要求与环境支持。"放管服"改革是当前政府变革的重头戏,而政府治理环境的变化是其根本动因。环境输入的要求来自经济转型和竞争的加剧、现代社会及扁平化组织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调整三个方面,它们凸显"放管服"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环境输入的支持来自科技进步、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以及企业的助推三个方面,它们使深化"放管服"改革可能和可行。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90年初期俄罗斯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取得时效制度重新出现在俄罗斯法中,但是由于苏维埃立法的特殊性导致取得时效制度在俄罗斯的司法实践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取得时效构成要件的认定、取得时效期间的计算和取得时效案件的程序适用上,凸显了转型国家在法律制度转换过程中的艰辛。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转型任务与力求达到的目标:解决制度变迁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问题;普京执政时期通过实行修补与整治等政策,使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完善,使混乱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梅普组合后俄罗斯向国家现代化方向转型。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讲通常将其归纳为中国社会转型。从经济角度来看,此次社会转型包括了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从政治的角度看此次社会转型是中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在国家建设和民主转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政党制度,经历了一个由无序化、不确定到相对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现在仍然在完善之中。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俄罗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基于俄罗斯政党制度变迁的经验,我们可以重新对政治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政治制度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将实现之际,执政党和参政党以及社会各方面应当尽早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转型作出规划.这一制度的转型是整个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应当根据工业化基本实现的新形势、按照工业化思维来重新设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和程序,使之充分体现作为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河南公安精神"是近年来河南公安工作再创辉煌的"三个法宝"之一,弘扬"河南公安精神"有其现实必然性。河南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准确认识河南公安工作在省内经济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主动适应社会转型,为中原崛起、河南经济社会的平稳转型恪尽职守,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此,必须深化对"河南公安精神"认知路径的建构,必须搭建能够使其进一步升华的可见路径。  相似文献   

14.
传统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回顾江西纺织行业上世纪末到"十一五"末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在一定时期,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面临的竞争力下降的"内忧"和"外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因,而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技术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和推进国企改革是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试论违宪审查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既凸显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提供了违宪审查制度运行的诸多可行性条件。我们应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契机,构建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机制,来保证转型期社会的良性发展,从而尽量减少社会转型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保证整个国家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6.
制度性弱势群体,是指基于社会原因和身份关系而进行不合理分类且区别对待的制度性歧视所产生的在制度安排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生存与发展处境困难,需要改变现有制度和法律,以改变其"弱势"状况的人群。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剧,不但转型前的弱势群体以显性状态出现,而且催生了规模庞大的新的制度性弱势群体。我国弱势群体规模之巨大,已经构成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巨大隐患。因此,在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法律如何保护因法律规范构筑的制度不公所形成的制度性弱势群体的法律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转型为动因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带来的强制性变迁,高等教育大众化视域下大学性质与功能的转变,国家教学评估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结构性要素的缺失,大学行政权力集约化运行模式下教学管理制度功能的弱化,使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经受着多方面的挑战,更使制度重构与再建成为现实与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正义可分为:社会转型的消解正义与社会转型的建构正义。在民间法与国家法二元规范体系视野下,社会转型正义应该是法治化意义上的正义。民间法体现社会利益的诉求,凝聚社会转型的共识,构建正义转型的机制,它所具有的这些独特品质,使其在实现社会转型正义中发挥功效成为可能。民间法在实现社会转型正义中有三条具体路径:供给社会转型所需的社会理性、构造社会转型的秩序、促使法制体系迈向法治体系。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是二者在实现社会转型正义中各自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同时,还应为民间法在社会转型中发挥作用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在实现社会转型正义中,关注民间法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扩展民间法成长的空间,也有利于丰富社会关于治理逻辑的想象,进而为当下社会改革实践寻求新的"算法"。  相似文献   

19.
"第三条道路"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冷战结束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是"第三条道路"兴起的时代背景;吉登斯关于"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是其得以形成的理论动因;英国本身的危机是"第三条道路"兴起的实践动因.从对"第三条道路"的特点分析看,这代表了西方国家对现有制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梅德韦杰夫执政以来俄罗斯对外政策以处理对美国关系为主,经历了从强硬抵抗向柔性对话转变。这表明俄罗斯对外政策处于转型时期,即从教条僵化向着灵活务实方向转型,表现出建构性、社会性和制度性。国际体系对俄罗斯构成的障碍是其外交政策突破的重点,理解俄罗斯社会全面的转型是衡量对外政策走向的基础因素。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转变实质在于提升俄罗斯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并试图建立一个有发言权的新的国际经济制度,成为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为国内行为体利益偏好提供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