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孙中山对国家体制变革的贡献在于他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立宪政体,坚定不移地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和人民主权论立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向建立近代民主国家急速变化的大转折时期,作为近代政治家的梁启超与古代改良派划清了界限,即他将政治变革的希望明确地建立在“国民运动”的身上,这与革命派并无二致。然而与后者不同的是:其思想表现为重“政体理化”而抑“国体革命”,即希望通过“国民运动”,建立起以近代政党制度为主导,和向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而这种内阁又必须执行“保育政策”,便从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各领域扶助民力、民智以及参政能力的增长,使整个国家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向世界强国的发展。梁启超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革命内容,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要实行国体复辟的时候,他便旗帜鲜明地发动了倒袁护国战争。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时局动荡、外强欺凌的近代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积极从事政治救亡活动。在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政治活动主要集中在政党的组建工作中,目的是实现他政党政治的政治抱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了建立统一的政党以图在国会竞选中取胜。在这期间他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宣传他的政党思想,本文就据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教育哲学,是他的整个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其基础是他一直倡导的学术自由思想。他明确地反对思想学术"定于一尊",反对学界"宗师一统",而主张"学界各派并立"。在谈到教育思想时,梁启超明确主张"精神教育者自由教育也",由此,他提出了"尽性主义"的命题,即认为应该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目的;与此同时,他还要求每个受教育者,必须注意保护和培养自己的自由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此外,梁启超还提出了"趣味主义"的教育思想,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趣味教育",他认为,成功的教育事业,全在唤起受教育者的趣味,培养人们对做学问的乐趣,这才是教育家最大的本事。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教育哲学,无论是"尽性主义",还是"趣味主义",都是对传统教育思想一种尖锐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基于罗马共和国自身的历史对混合政体的解释和对自然法的坚持,通过对他政体理论和自然法理论的解读,考察西塞罗论证如何来保持共和国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总统与国会外交权力的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统与国会外交权力的角逐有着制度、法律、权力制衡规律和总统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这种权力之争表现在总统外交权力的扩张与美国国家利益的扩展相伴随、两者的外交权力在不同的时期作用力有所不同、两者外交权力的分布呈现不均衡性、外交权力在两者之间摆动不会偏离权力制衡这条主线以及两者的外交权力要受美国政党政治的影响五个方面.虽然总统与国会在外交权力上有竞争的一面,但是两者相互支持与合作的一面也不容忽视,这一趋势在美国新政府中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制思想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制是指政治权力的所有和继受取得问题,体现了执掌权力者如何得到权力、是否对他人负责的权力渊源关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制思想建立在反对王权政制、主张民权政制的逻辑基础之上;建立在反对虚假的民主政制、主张真实的民主政制的现实基础之上。毛泽东坚持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权政制,坚持建立共和国的民权政制载体,阐明了民权政制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民权政制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8.
党主立宪是一种民主制度与党主制度相结合的混合政体,是政党主权被宪法制约后的进化形态。党主立宪的关键在于民众监督党组织的权利以至权力的程序化、法律化、具体化。在思想方法上,党主立宪是立足现实的渐进主义,既不指望在较短时间内赶欧超美,也反对停滞不前的固守主义。只要各方面具有协商、妥协的理性态度,党主立宪将成为中国实现宪政的可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政治学研究的是在城市这一空间内权力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状况。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关于"谁"掌控城市权力的争论促成了城市政治学的兴起;增长机器论探讨了政商联盟对城市权力结构的形塑,它的问世预示着城市政治学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城市政体论仍处于过渡阶段,它主要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关系出发,把脉城市的权力结构;后期的城市政体论则从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角度,阐述了新型的作为生产模式的权力观,这也标志着城市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了治理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周恩来同志称它是新中国的政权制度。作为政体,政权制度,其内涵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特别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同时也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的规定,包括整个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两类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强国富民政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反对权力腐败,强化权力制约机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不断调整和改善民族政策,实现多民族大团结,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底,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方面提出的中美建交三项原则,即美国必须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废除“共同防御条约”并从台湾撤回军事力量。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是继1972年《上海公报》后,中美关系又一重大进展,它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然而,在三权分立的美国政体中,美国政府这一决定不仅受到国会的掣肘,甚至引起一场法庭争执。本文依据美国联邦法院档案,试图再现美国围绕中美建交、美台废约在政府、国会和法院之间掀起的这场政治风波的来龙去脉,并通过这一典型事件,客观分析美国政体中三权,即行政、立法、司法之间复杂微妙的平衡、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是两种不同的政体组织原则,同时反映国体与政体两方面的性质.透过权力的位阶分析,可以发现,两种原则下的分权对人民主权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诉求.正是在反映国体性质这一层面上,两种类型的分权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是一定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与制约。西方国家的政体可谓纷繁复杂,但总起来讲,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英、美、法、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政体,它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而认识这些类型并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其异同和利弊,找到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天然缺陷,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概念在内涵上相当于当代"国体和政体"这两个概念的总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对柏拉图的政体思想既有吸取,又有推进。立基于柏拉图的政体思想,亚里士多德从政体及其亚种的具体类型、政体亚种之间的变更,以及政体的自我保全能力这三方面阐述和展现了他的"政体包容性"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包容性"思想对于我们有效应对当代国体/政体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行政体制起源于古希腊政体,尤其是在民主共和的政体中形成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和职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成为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它直接为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体制所继承。然而,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当代中国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行政体制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作出了新阐释和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原则是邓小平理论奠定的。在学习研究和应用邓小平理论时,应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论断,是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的。他在关系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时,从来都强调要问姓"资"姓"社",他决不反对问姓"资"姓"社",而反对混淆姓"资"姓"社"。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坚决反对私有化。他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两者都得要。他极为关注社会主义公平,强调社会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对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8.
消除腐败,打击权力犯罪,防止滥用权力是一切政权的共同要求.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更应慎用权力,自觉遏制特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反对和抵制高薪养廉。这是巴黎公社以来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政权性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在党的领导下,权力机关在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中,处于“工作母机”的地位。权力机关通过立法,作出重大问题决定,授权“一府两院”,并予以制约;通过选举、任命,组织“一府两院”的领导班子,并予以监督;通过视察、巡视、考察和调查、检查、督查、评议、听取报告等活动,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和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实施。人大机关工作母机的作用,是我国的政体决定的,是宪法授权的,是任何组织和机构都无法取代的。有人把权力机关视为“橡皮公章”,这是对我国政体不了解和对宪法的无知。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君主执掌封建国家最高权力。但是,君主及其权力行使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政治体制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谏诤、宰相和朝议决策等制度,形成了对君主本人及其权力行使的“硬”约束;习惯先例、祖宗家法和道德规范,构成了对君主本人及其权力行使的“软”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