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端砚歌     
1994年,我赴安徽屯溪为三百砚斋写了一首《歙砚歌》,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广东肇庆友人来京,望我为我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写一首“端砚歌”。十年后,我赴广州开会余暇,去了古端砚产地(今辖肇庆市),浏览了端砚老坑、宋坑等产地,观博物馆精品,看制砚作坊,随即吟出此歌,以了夙愿。肇  相似文献   

2.
砚,俗称砚台,系我国独有之研墨、调色器具,历代被文人视为“文房四宝”之首。  相似文献   

3.
闲话“秋”     
在我们今天的语言中,“秋”一般指的是秋季,即农历的七月至九月,即古人所说“孟秋”“仲秋”“季秋”。此外,在表示时间的意义上,我们也沿袭了许多古人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书人书语     
算来与李阳的交谊已有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古人将“十年”与“生死”相缀,感情色彩异常强烈。我们之间的友谊大概不属于古人所向往的那种“生死刎颈”之交,却也绵延至今,在商品时代之今朝,也应属“大不易”。而且,我认为我们之间的交谊已够得上孔老夫子“友直,友谅,友多闻  相似文献   

5.
泰国是东南亚重要国家,近年经济高速发展,令世人瞩目。中泰交往历时久远,近年两国交往日趋活跃。本文拟对1767年至1946年的中泰关系作出初步探讨。 一、1853年前的暹清贡藩关系时期 大城王朝最后一次与中国清朝互通使节是1766年。1767年4月,缅军攻破大城,半年后郑昭复国,暹清官方关系继续维持至1853年。 郑昭,依暹名译为达信,“达”是地名,他曾受大城王朝封为达城城主,即该地军政长官,“信”的、暹文对译意即“财富”。郑昭任达城城主时,人称“披亚达信(PHYA TAKSIN),“披亚”是他当时的  相似文献   

6.
白伯骅绘画     
人物画大师范曾先生从不轻易褒许同行,他曾自称“几根衣纹,足以睥睨古人”。然而其一次题同为人物画家白伯骅的画作,却对其作甚为称誉,日:“伯骅一代传神妙手……世人宝之非徒然也。”足见伯骅所绘人物功力也可以“睥睨古人”了。  相似文献   

7.
宋代名砚 美不胜收 宋代文治大兴,朝野对砚的需求量激增,促使更多的地域跻身制砚行列,制砚材质也更趋多样,且制作工艺有了更高的提升,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8.
京华一菊园     
古人爱菊,并以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少时,不更事,自有豪气在,老后却阅尽世间冷暖,饱经风雨沧桑,难免有诸多感慨。借物抒情,是人们常有的心态。东晋陶渊明平生爱菊,辞官归隐后在家中遍植菊花。自从他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诵传于世后。“东篱之菊”便成了许多难达鸿志的文人的一种象征。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华夏一方年轻而神奇的土地,高踞于“世界屋脊”。青海湖,古称“西海”,似一块熔铸的巨砚,嵌在哺育我们民族的江河源头这旷古高原。 风传递着青海湖的传说,心,只被神奇占领。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积4573公里,蓝得透明、深邃。传说很久以前,青海湖只是草原上一眼神泉,牧民们千家万户都在这里汲  相似文献   

10.
白伯骅画选     
人物画大师范曾先生从不轻易褒许同行,他曾自称“几根衣纹,足以睥睨古人”。然而其一次题同为人物画家白伯骅的画作,却对其作甚为称誉,曰:“伯骅一代传神妙手……世人宝之非徒然也。”足见伯骅所绘人物功力也可以“睥睨古人”了。伯骅之画名遍及海内外,他的仕女人物画一直为收藏界所重,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扬。他是有“中国列宾”之誉的人物画大师蒋兆和的入室弟子。本人亦出身书香世家,曾祖白恩佑为清咸丰年间的翰林,擅长书画。所以书香不绝,伯骅幼时即对绘画颇有兴趣,习碑帖,好古文,能写一手清隽的书法。少年以后入专业美术学校,严…  相似文献   

11.
虎年说事     
“虎年”将至,“虎”自然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我认为对“虎”理应“多面观”,正如古人看山一一“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于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因观察的角度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越南古代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86,(2)
一、原始社会(远古至公元前214年) 和平文化和北山文化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红河流域就生息着原始人类。随着间的推移,他们从原始群逐渐过渡到氏族公社阶段,后来出现了文郎部落联盟。 文郎属雒越的一支。文郎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称为“雒王”,下有“雒侯”、“雒将”,当是部落或氏族的首领。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等出现的“雄王”,实为雒王之误。 据中国和越南史籍记载,文郎部落联盟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在红河中下游地区处于“刀耕火种”、“水耕火耨”状况,稍往南(汉代的九真郡),则无农耕,民“以射猎为  相似文献   

13.
走进白石村     
张虎 《海内与海外》2009,(11):51-51
在广东肇庆,有一个白石村,是历史上端州端砚的发祥地,素有“端砚始祖,白石名邮”之称。自唐代以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这个三百多户人口的村庄,多从事制砚,行习尊文重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梅花鹿“流行性”狂犬病在我国鹿群中的发病率为14~25%,病死率为100%,隐性感染率为28~70%,给养鹿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也给公共卫生提出了新的问题。病原学研究已经确定本病由狂犬病病毒变异株所致(侯世宽,1986)。本文报道这一病毒株对动物的感染性以及发病动物排毒途径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位最亲密的知己对我说:最喜欢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我也喜欢,我印象中,古诗中似乎使用“烟雨”这个词汇的不太多。我喜欢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但古人  相似文献   

16.
端午诗话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本名端五节。“端”,是开端、初始,古人称初一为端一,依序而称,初五则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端午。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原是南方少数民族祭祀“图腾”...  相似文献   

17.
“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这是古人对唐朝大书家怀素作品的赞誉。当我反复品味袁寅章先生充盈“金石味”的书、印等艺术精品时,叹服其“壮士拔山”般的气魄与雄健,犹似“劲铁”的厚拙、古朴,掷地有声。 与袁寅章先生神交刚好四年时间。最早看到他的作品是“潇洒出尘,自得天趣”八个遒劲古拙的隶  相似文献   

18.
两件小事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前一阵,关于行人“闯红灯”之事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而且被称作是需要改变的“中国式过马路”,这是力图增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意图极好。、可是很可惜,曾几何时?现在只要马路上没有专门人员值守,过马路的行人还是成群结伙地“闯红灯”。而且,大摇大摆,面无愧色,有说有笑,  相似文献   

19.
例如,杜甫的“故园今若何?”、“孤舟一系故园心”,丰应物的“何处愁人忆故园”,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等例,诚然指的是家乡;但李后主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但包含了“故国”的成份,也包含了家乡的成份。而且,古人称“故园”一般都是离别很久才如此称呼的。鲁迅从南京回到绍兴,所作《别诸弟》前后六首的基调与《自题小像》来比较,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休闲生活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仗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这体现了中国人的休闲价值观。“休”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是指娴静、思想纯净。先哲们阐释了“休”与“闲”所特有的精神底蕴,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