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涵养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功能再认知,即少数民族村寨承载地域文化多样性,是传统物质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传统精神文化的涵养家园,是传统制度文化的源头活水;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面临逐渐被边缘化、趋同化、整体消失等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深化少数民族村寨涵养文化的价值认同,提升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能力,需要采取探索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新路、打造特色少数民族村寨保护模式、发挥少数民族保护主体作用和保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权益等标本协治之举。  相似文献   

2.
《中国统一战线》2010,(2):26-26
广西自治区临桂县委;统战部充分利用民族发展资金,建设民族乡民生基础工程,去年共投入90多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少数民族村寨防火工程,解决了该县偏远少数民族村寨多年用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临沂市在全市少数民族村中深入开展了“同心·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完善了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帮扶”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领导帮扶机制。市、县领导班子每位同志联系一个民族村,村情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居由市(县区)委书记、市长(县长)联系。全市少数民族村全部纳入了市县两级领导联系点。二是部门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一战线》2012,(12):71-71
去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在全市少数民族村居中深入开展了“同心·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完善了民族村居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帮扶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领导帮扶机制。在区镇两级建立了民族村居帮扶联系点制度。区镇领导班子每位同志联系一个民族村居,村情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邓州市在民族工作中,注意为民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促进了全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施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使该市18个少数民族村新增运输户60户,新增养殖户34户,引进服装、加工业、养殖等项目15个,总投资3800多万元,同时,确立了35家骨干企业与18个少数民族村开展结对扶持。  相似文献   

6.
声明     
黑龙江省肇东市委统战部强化措施,加大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1.单独成立黎明镇托公达蒙民族村。我们与民宗局根据黎明镇托公村蒙古和达斡尔族村民占村民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实际情况,向肇东市政府申请成立达蒙少数民族村。经市政府批准后,黎明镇托公达蒙民族村举行了成立挂牌仪式。该民族村是我省唯一一个达蒙民族村。2.重点帮扶民族村。我们确定统战部、民宗局、农委和民政局等6个部门为3个民族村的重点帮扶单位,由统战部牵头。3.帮助民族村制定发展目标。我们根据3个民族村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其制定长期发展目标,推动民族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4.为民族村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与市民宗局积极同省民委沟通联系,争取扶持资金20万元,为明久乡明久满族村修筑两公里的水泥路面。我们还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把“打工经济”作为致富的一条途径,并帮助其解决外出打工问题。还帮助民族村打井,整治村容面貌,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镇平县委统战部发挥统战优势,把握民族经济工作的特点和“因村制宜、打造特色、典型带动”的原则,扶持引导少数民族村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柳泉铺乡田岗村是全县20个少数民族村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田岗村位于镇平县柳泉铺乡东部,是回族聚居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30户、986人,耕地面积803亩。  相似文献   

8.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2,(12):62-63
省民委组织百名民族村官参加新农村建设发展论坛11月30日至12月3日,省民委组织来自全省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县市、省民委“四群”教育联系点等地的2()0多位少数民族村官参加了CCTV2012年度“‘三农’人物面对面,走进昆明福保村”主题晚会暨新农村建设发展论坛系列活动。省民委党组书记侯新华出席活动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省民委副主任岩秒出席论坛并就少数民族村如何学习福保发展经验,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路子等问题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的视角: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的过程,就是实现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它不仅逐步改变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政治文化,而且在逐渐形成一种民主的文化氛围,正在对广大少数民族村民进行民主观念的传播与政治参与技能的训练。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政治社会化还存在许多问题:村干部政治社会化的弱化,少数民族村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不通畅,大众传媒的有限性。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拓宽少数民族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渠道和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加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从贵州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的建筑结构与空间布局、装饰、美学价值、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和开发保护研究等诸多方面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建伟  康就升 《前沿》2011,(4):126-128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作为亚文化的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进行着意义深远的文化变迁,合江民族村同样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相应的文化变迁。文章以合江民族村少数民族习俗文化变迁为切入点,分析了聚居、工业文化和主文化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变迁的影响,并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变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1月9日至11日,安宁市委统战部与市民委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为期3天的少数民族村村主任培训班。这次培训班以增强少数民族村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民族政策,带领农户奔小康的自觉性为宗旨,邀请了科协、科委、教育、文化等部门的专家和领导授课。培训班要求每个少数民族村干部根据本村实际确定一个发展经济的项目,并请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后作出详细的书面报告交有关部门,呼吁各方力量支援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这次培训为安宁市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安宁市举办少数民…  相似文献   

13.
春风吹到民族村———“民族情”98文化卫生下乡活动侧记4月6日,坐落在北京香山脚下的少数民族村———四季青乡门头村像过节一样热闹。随着一支由医疗专家和艺术工作者组成的队伍的到来,由北京市委统战部、市民委、市文化局和市卫生局联合主办的以“民族情”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罗平县的少数民族村寨,无人不晓这位年近花甲的彝族干部──罗平县民委主任毛金昌,人们都叫他“老毛”。提起老毛,说他是汗洒少数民族村寨的人,是丝毫没有夸张的。确定民族地区发展项目有他;在民族地区解决“热点”问题也有他。他在任民委副主任到民委主任的13年中,足迹遍布160多个少数民族相应聚居的村寨,调查过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协调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下奔忙,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辛勤耕耘。县领导说他是个老实人,部门干部说他是个老直人,单位职工说他是个忠厚人。他确是一个老实、耿直、忠…  相似文献   

15.
通海县是一个山坝结合、多民族散杂居的农业县。全县共有2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乡(镇)4个,少数民族村委会20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130个。全县人口总数为274537人,少数民族人口40592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4.79%,民族工作任务繁重。同时,通海县又是一个多宗教工作的重点县,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种宗教,  相似文献   

16.
正8月26日,以"民族旅游创新特色发展惠农"为主题的2017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峰会暨中国少数民族村庄发展论坛在丽江开幕。本次峰会历时三天,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少数民族村庄旅游发展合作组织主办,玉龙县塔城乡十八寨沟村委会、玉龙县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承办,有来自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村官代表参加。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马开能表示,"峰会"的举办必将为全国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少数民族村庄旅游发展创造经验、作出示范,为达到组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贵州省德江县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少数民族村寨的返贫现象进行了调查, 概括了返贫后的生活状况,分析了返贫的原因,提出了防止返贫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勤春来早     
近年来,河南省宁陵县民族宗教局、城关回族镇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走上了科技致富路。图为城关回族镇东关村穆斯林村民刘汝勉母女在大棚内给金太阳杏树授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村寨疾病治疗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少数民族村寨求医行为 目前少数民族村寨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共存时期,人们所处的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存在着多种治病方式和求医行为,即自然医疗、拟人医疗和现代医疗体系共存于少数民族村寨.人们的求医行为具有多样性,自然医疗、拟人医疗和现代医疗三种医疗体系共存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之中,这一特点成为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医疗文化的一条主线,这三种医疗体系的多元共存与互补的格局,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人们治疗疾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竹棚寨故事     
沈见怀 《今日民族》2013,(10):20-20
竹棚寨自然村隶属于屏边县白河乡团结村委会,现有人口28户93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竹棚寨的村口,有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几个红色大字:民族团结示范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