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社会保障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下岗工人和离退休火员的逐步增多,社区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社区社会保障主要有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内容。而社区要在社会保障中发挥最优化的功效,就必须努力开辟筹资途径,做好落实工作,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日益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新世纪,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意义重大,而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一定的问题。为此应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浅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必要条件,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三种功能:经济功能有利于保障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有利于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功能有利于调整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民主功能表现在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搞好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性质的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保证。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化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在现阶段,探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与中国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三维社会保障模式”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法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西方主要国家关于社会法的概念和体系框架各不相同,但其形成和发展也是可资借鉴的经验。以"第三法域"给社会法下定义缺乏合理性。我国社会法的概念界定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的划分为理论前提和根本遵循,这是社会法概念衍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社会法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法律发展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回应和保障。社会法的外延宜采用中义的社会法并可向广义的社会法作适当拓展。社会法体系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法、公益慈善和社会组织法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挑战、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方面,剧增的农业市场风险、城乡社会结构趋于断裂的危险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民失业两大难题同时逼近的危险,彰显了社会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的迫切性,也对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实力的增强、行政理念的创新、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的历史机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联合作战、共同奋斗的丰硕成果。改革30多年来,学界和政界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三大方面,历经艰难地探索、研究、试点、推广,最终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新的理论和制度建设走过一个由初步建立到相对完善再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完成了我国社会制度史上一项重大工程建设。在这期间,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的实践密切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社会保障发展建设奠定了牢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加快立法,实现社会保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尽快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X-效率理论同样适用于再分配领域。"漏桶理论"天然地诠释了社会保障X-低效率存在的原因。由于政府失灵、制度设计管理缺陷、道德风险与负面激励等客观诱因的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其效率目标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漏出量,引发X-低效率现象。  相似文献   

12.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奎 《党史文苑》2009,(4):34-36
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社会福利问题有所关注,他曾在理论著作中多次阐述其社会福利观.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表述了关于"人民福利"的观点;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论述了"工人福利"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又论述了关于发展"集体福利"的观点.邓小平对于社会福利的认识随着其历史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他的社会福利观为改革开放后重建新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制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二者互为基础,互相促进,共生共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解决好保障不足、农民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性和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以及社会保障的立法滞后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中NGO参与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曦 《学习月刊》2011,(14):21-22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国家和社会为实现人民的幸福所作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各项社会服务等各种制度安排。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一般特指社会保障体系中除  相似文献   

16.
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相比,社会福利对于改善民生有着独特的功能和意义,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应当遵循积极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的原则,规划建立中国全面小康阶段由老年福利、残疾人福利、教育福利、医疗福利、计划生育家庭福利和住房福利组成的社会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福利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对于保障社会公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社会福利事业还有一些不和谐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目前社会福利存在问题的反思,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完善社会福利政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社会福利问题有所关注,他曾在理论著作中多次阐述其社会福利观。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表述了关于"人民福利"的观点;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论述了"工人福利"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又论述了关于发展"集体福利"的观点。邓小平对于社会福利的认识随着其历史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他的社会福利观为改革开放后重建新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制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探讨公众对不同渠道社会援助的选择倾向,对于我们科学规划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我们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近年来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工程获得了浙江省公众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得到老龄、低收入和低学历等弱势群体的充分肯定。其次,浙江公众对未来社会保障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再次,总体上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特征没有变化。复次,研究发现,浙江省公众对社会政策及社会服务评价已经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最后,部分群体反映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当今党和政府迫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动摇了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依存基础。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四川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现实情况,详实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迫切需要,课题组深入基层,走进农户,通过听取报告、小组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四川省隆昌县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课题组重点走访了两个乡镇,即周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