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继1980年代的第一批农民工之后,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的社会焦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尤其是其中的80后外出务工女性,在年龄结构、教育水平、心理特征和社会经历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与自我角色期望之间,80后外出务工女性经历了自我角色的主流化、觉醒、冲突、定位与多样化的过程.为此,我们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通过整合社会各个层面的优势资源,为她们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叙事、妇女运动、日常用语、女性地位转变原因以及国际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成果中文献研究居多,缺少实证研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介和反思,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衡量妇女地位的关键指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我国的就业体制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农村就业形式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也凸显不少问题和矛盾。鉴于农村女性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政府在宏观上应提供有利于农村女性的就业环境及法律支持,从微观上给农村女性的就业予以应有的关注,同时针对农村女性自身特征,提高农村女性的就业能力,这对构建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玉 《工会论坛》2009,15(1):149-150
女性在传统生活中处于社会底层和被压迫的地位,传统的价值观念束缚着女性的思想及着装习惯。透过中国近代女性服饰变迁,我们所看到的是女性开始走向解放与个性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照护与儿童照料问题是老龄少子化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农村中年女性处于代际关系的“夹心层”,在承担照顾责任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弥补着公共照顾资源的不足。文章以豫西Y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农村中年女性面临的多重照顾困境并探析其原因,从公共服务支持、价值认可与情感支持和政策支持等角度提出缓解农村中年女性照顾困境的支持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动因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主客观因素外,还有自身的特殊动因: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准的相对落后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提供了充足的流动资源储备;政策反哺和区域产业转移对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逐步显现,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农村流动女性的自身素质、传统观念的影响、城乡差别的存在、社会就业渠道的狭窄等,共同制约、影响着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的流动.其突出问题表现为结构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制度性问题、观念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因此,我们要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女性外出打工,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对家庭的和谐稳定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她们走出乡村,增强了维护家庭和谐的能力;但游离城市,在诱惑和压力中自我变异,影响了家庭和谐。因此,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她们的生存状态,帮助她们正确处理外出与家庭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女性必将成为和谐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女性宗教信仰呈现出四大特征:信仰结构复杂且多种信仰对象并存,女性信徒数量增长较快且宗教影响有扩大趋势,女性信仰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表现明显。女性宗教信仰及宗教文化对和谐农村有着积极影响,但同时也表现出阻碍作用。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女性宗教信仰与和谐农村建设相适应,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和增强对农民的领导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9.
女性文化地位的历史变迁与性别和谐的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性的文化地位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纵观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可以发现女性的文化地位低下。目前中国社会在经历了意义深远的社会转型后,仍然未能以任何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妇女文化地位持续偏低的问题。尽管这样,社会变迁仍给女性文化地位的改观带来了诸多好处。女性文化地位提升对和谐社会的再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分析泉州市抽样调查数据,总结流动妇女在城乡流迁中的职业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影响农村流动女性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建议发挥城乡流动对农村妇女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女性流动人口比较聚集的福建省实行无地域性别歧视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的历史变迁不仅包括了统一战线的正向变迁,而且也包括了统一战线的负向变迁。统一战线的双向变迁既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也是一切具有某种程度的历史合理性的统一战线内部的普遍现象。研究统一战线的双向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概括了统一战线负向变迁的四种基本类型,从而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研究统一战线历史变迁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俄罗斯历经了多重社会变迁与制度转型,这种变迁与转型在宪法发展史上有相应的表现,宪法类型的历史变迁是对社会转型的一种制度回应,社会制度转型内蕴着立宪理念的变革,从以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为主导的1906年俄罗斯帝国根本法,到以共产主义(或称集体主义)思想为主导的1918年苏俄宪法的诞生、再到以自由主义思想为主导的1993年联邦宪法的颁布实施,宪法类型的这种更替透视出了社会变革的取向。俄罗斯社会转型与宪法历史变迁的这一关联,对认识当下转型国家的宪政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清人章学诚说过 :“史学所以经世 ,固非空言著述也”。① 在政治学还没有移入中国的时代里 ,史学曾经长久地托负着天下的政治意识 :“取古人宗社之安危 ,代为之忧患 ,而已之去危即安者在矣 ;取古昔民情之利病 ,代为之斟酌 ,而今之兴利以除害在矣。得可资 ,失亦可资也。同可资 ,异亦可资也。政治之所资惟在一心 ,而史特其鉴也。”② 前代的盛衰起伏之迹便在一遍一遍的翻耕中化为知识、智慧、思想和经验 ,汇入了后来的国运和世运之中。因此 ,从孔夫子以来 ,中国人重作史 ,也重读史。居庙堂之高的人物和处江湖之远的人物 ,心为“宗社之安危”…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自杀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妇女自杀分为冲动型自杀、悲观型自杀、威胁型自杀和报复型自杀4种类型。造成农村妇女自杀的原因很多,需要我们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并对她们的生存状况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学术界对20世纪中国宗教信仰变迁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该世纪初叶,涉及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迄今为止,探讨和描述20世纪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演变的专著已有数十部之多。其中,绝大多数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传统文化的落后思想、经济能力不足等是导致农村妇女自杀率高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必须采取加大教育普及力、提高执法力和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心理援助等重要防治举措。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家庭养老的集体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家庭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家庭规模的缩小、养老成本的上升、农村子女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本文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农村家庭养老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促进家庭养老集体行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农民是乡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乡村社会就一直进行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新的特点,根据乡村实际,从内容、形式、依靠力量、实践依托等方面探索符合乡村实际情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老年妇女无论是在经济收入、健康状况还是在生活照料、精神状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与运用,可以帮助农村老年妇女树立积极、健康的老龄观,增强她们的自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改善她们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农民的收入较少,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投入的不足等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援助水平,提高执法者的素质,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农业的投资方式,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环境、保障农民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