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违法行为矫治法》脱胎于劳动教养制度。《违法行为矫治法》不是行政刑法,违法行为矫治也不属于行政处罚,应当将违法行为矫治定性为行政强制措施,并凸显其可诉性、非惩罚性以及保安性之特质。在此基础上,应当在《违法行为矫治法》中设置相应的救济措施,具体措施应倾向于矫治,且矫治措施应当尽可能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违法行为矫治法》的即将出台,劳动教养将走向违法行为矫治,建立劳动教养社区矫正制度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建立劳动教养社区矫正制度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使此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实施50多年,其存废之争已成为当前社会执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劳动教养制度存废的相关理由和事实,并就此提出以违法行为矫治代替劳动教养、重构该制度的设想;强调了违法行为矫治制度实行申请、决定、执行相分离机制符合法治要求,可以根本解决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行劳动教养现行制度存在审批决定程序不够规范、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等问题。应建立违法行为矫治制度取代劳动教养现行制度。违法行为矫治的重点是审批程序的合理构建。违法行为矫治需贯彻正当程序的理念.建立裁审分离制度,实行违法行为矫治决定权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立法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立法语言、立法体系以及立法内容(主要是程序规则)三方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提出在短期内劳动教养制度尚不能被废除的国情下,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正当程序的缺失,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重大缺陷之一。在劳动教养走向违法行为矫治的改革道路上,着重建构违法行为矫治的提起程序、决定程序、执行程序和监督程序,这是劳动教养全面改革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加强,劳动教养对象一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其对象都有相应的法律调整和规范,劳动教养制度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一、劳动教养制度的违法性首先,劳动教养制度违反了《宪法》的有关规定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主要依据是:1957年8月3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1979年11月29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1982年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规定》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办法》属于行政规章。《宪法》第三十…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将在2013年全面停用劳动教养制度,具体的改革方案仍在研究当中。劳教制度造成了大量的法制乱象,制度本身涉及的国家公权力配置问题以及制度废除后留下的法律空白问题,是阻碍其被废止或改革的重要原因。作为劳动教养替代品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应以人权保障、程序正义为出发点,严格限制对象范围与适用程序,以教育矫治为核心价值,吸纳社会力量,变革处遇方式,与社区矫正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制度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制度的执行和实施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需要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制定一部统一的《劳动教养法》,提高其法律地位,调整其期限,规范其适用对象、条件和范围,程序司法化,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目前由于缺乏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措施缺乏有力监督。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是人民检察院的法定职责。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劳动教养权力行使进行有效的检察监督,需要完善法律规定,并在监督内容上和监督程序上加以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1.
历经漫长的历史演进,债权逐渐失去人的色彩而实现独立的财产化,由此催生了债权让与制度。如欲增强债权的财产性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其让与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均经历长期的演进历程。努力完善债权的财产性,保障和加强其流动性,促进其资本化,是当今各国债法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未来民法典在构建债权让与制度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改革有自上而下的特点,但其成功终究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林业法制建设也不例外。林业习惯法出自特定地域社会,与国家制定法相比,有明显地域性,自发性和原初性特点。依照法律多元理论,社会秩序的维护并否单靠国家法就能完成的。林业习惯法能弥补国家制定法的局限,有助于林区秩序的维护,其现实合理性不容忽视。林业习惯法对于国家林业法制建设具有内容上的重要基础,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补充,程序上的重要参照三大意义。因此集体林权改革过程中,应重视林业习惯法的价值,实现林业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约定夫妻财产制是现代婚姻家庭法中一项重要的财产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在该制度的建构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中、法两国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建议我国立法机关应在改进现行立法结构、设立夫妻财产契约登记公示制度、补充夫妻财产契约变更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当陪审制以其"伟大的"民主的象征征服了渴望民主的世界人民的时候,各国纷纷效仿,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和大陆法系的参审制度.我国70年来不断努力想保留这张美丽的民主外衣,但结局是令人尴尬的,陪审制在中国到底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5.
劳教制度的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创设至今已经近50年,其存在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劳教制度本身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制度性缺陷。劳教制度的改革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方向,走刑事司法改革、刑事一体化的道路。通过《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全面改革与调整,填补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中结构性和制度性的缺陷,承担劳教制度的社会责任,促进司法改革的发展,实现劳教制度的自然终结。  相似文献   

16.
条约机构对多边条约的实施这种方式,具有集体性、多边合作性、持续性、长期性以及预防性的特点,它使多边条约的实施更为有力,更能保证条约得以遵守。对于国际法而言,它是在国家自觉遵守和独力自救这两种传统的国际法实施方式之外,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施方式。它使国际法的实施从单边向多边、从单独执行向合作实施、从各自监督向集体监督发展。它是国际法上一大突破,丰富了国际法的实施方式,提高了国际法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行政强制由于语词和语境的不同造成其下位概念的混乱。由于学术术语不统一,学者形成各说自话。行政强制权是行政权,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不应采用混合执行模式,行政强制执行权应回归行政主体。行政强制应由行政即时强制和行政执行强制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但行政强制立法可以借鉴大陆法系行政本位和英美法系司法本位的模式,形成我国混合立法的模式,除了规定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也可以附带规定司法强制执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合同的相对性和涉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的相对性是整个合同法制度和理论的基础之一。同时 ,合同又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涉他性。这两种现象在合同法制度和理论上表现出微妙的关系。但是正因为如此 ,才使合同法更符合人们的要求 ,更富有人情味。  相似文献   

19.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