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绍义 《政府法制》2014,(26):35-35
现代汉语中,一般把“美丽的文词”称为“辞”,谁曾想到,在远古时代,“辞”字原来是犯人的口供. 《说文解字》曰:“辞,讼也。”笔者查了一下《殷墟甲骨文字典》,里面并没有收录“辞”字。细想一下,在那遥远的上古时代,奴隶主可以随意买卖甚至杀戮奴隶,没有法律没有法制,哪里有什么口供,统治者的权力就是法律就是口供。这样看来,甲骨文中没有“辞”字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金文的“辞”字,已经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左上边是一只手(爪),左下边是用绳子拴着的一双手,右边是个“司”字,表示一个人牵着一个被绳子拴着的人去找专管狱讼的有司录口供。  相似文献   

2.
其实,这已是一个被人咀嚼过无数次的话题。 几个月前,我相继对一些因受贿和行贿的罪犯进行采访.感触颇多。 贿者,不义之财也。一个贿字,将它的另外二端牵引起来,给钱的一头叫做行贿,收钱的一头叫做受贿。于是刑事法律上就有了相应的二个罪名。 受贿也好,行贿也罢,身陷囹圄之后,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产生不同的认识。了解一下受贿者对行贿人的看法,对局外人或许会是一种有价值的启示吧。 没有他们,我们会进来吗? 徐某是某汽配公司办公室主任,同时担任“三产” 的某饭店经  相似文献   

3.
谢志东 《政府法制》2010,(12):34-34
尽管“雷人”是网络时代的新词儿,可雷人的事儿自古就有,史籍中有些故事甚至可以把人雷晕。五代王仁裕所撰《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杨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  相似文献   

4.
情殇     
先冷后热,罗曼蒂克的街头邂逅 雷春夏与夏芸芸相遇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但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只能用冷淡和平静来形容。 夏芸芸是一家外资企业的财务主管,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特别有气质。那天,她同公司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去银行贷款,找到了任副行长的雷春夏。在雷的办公室,雷除了与副总经理说话外,竟没有去斜视一下夏芸芸。孤傲惯了的夏芸芸心里恨恨的,恨雷对她的美丽与气质竟视而不见。分手时,两人也没有说话只象征性地握握手。但他们毕竟相识了。如果没有这次见面,以后的事情也许都不会发生。 夏芸芸回到办公室后,心里的气仍没  相似文献   

5.
张生贵 《法治研究》2006,(11):46-46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需求。有这样两个人,一个名叫“务实”,另一个名叫“务虚”。两个人都从事着体面的工作,长相一样,都穿着时髦的衣装,都住有小康的家庭,一时间很难区分他们两人。但只要问一个同样的问题,立刻就能知道谁叫务实,谁叫务虚。这个问题是如果只剩下十元钱,你希望他去买肉还是去买花,务实的回答是买肉,而务虚的回答当然是买花了。两个人说话间谈起了心情加感觉的话题,务虚说买花就是心情加感觉,花是美好的象征,等于是希望,人生一世最好的就是有希望;务实说肉是保障,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了,还讲什么希望,先顾及生活保障再讲究希望。商人和律师就如同务虚和务实一样,而要把律师和商人联系起来说一下,才会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6.
“雷人雷语”,不独为当下热词,其实史上也很多见。一些当政者或官员的“雷语水平”,和当下相比也是“难分伯仲”,甚至流传了上千年。但那些制造“雷语”的皇帝或官员,有很多要么被摘掉乌纱,要么遗臭万年。100年前,晚清最高领导人慈禧,就说过真能“雷死牛”的雷语。哪两句呢?一句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句是“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相似文献   

7.
哈建设 《中国监察》2008,(11):62-62
在有些人的眼中,很难把纪检监察工作同诗情画意联系在一起。就单一从工作性质而论,确实有许多不被人们理解的“枯燥”和“乏味”。然而,当你躬身于内,个中甘苦,个中“心酸”,是从事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18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使我逐渐领悟到,“没有热情的人只能算庸才,而缺乏激情的人总会被苦恼自扰”。  相似文献   

8.
南舟 《江淮法治》2009,(4):40-41
关于“雷到”的起源有两种,一种是出自日本动漫,动漫人物“受到强烈电波冲击”,动漫迷看到惊讶的事物时发出此类“强烈电波冲击”的言语,后经简化翻译成“被雷到”。  相似文献   

9.
“四只眼睛”原则是德国为约束国家公务员行为所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即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相关财政的支出、警察执行公务等必须坚持两个人以上把关或同行,不能个人独立行动或说了算。坚持“四只眼睛”原则增加了办事、办案的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不愧为一剂源头治理腐败的良方。我国当前实施的政务、厂务、村务三个公开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但还存在公开内容不实,没有全程公开等问题。这里不妨借鉴一下“四只眼睛”原则,从办事的源头就抓好公开,做到“四只眼睛”到位,防止一个人操作或一个人说了算,这…  相似文献   

10.
高继伟 《检察风云》2012,(10):56-57
要打官司,不少人会请个律师帮忙代理。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样的律师是好律师,甚至搞不清自己请的“律师”究竟有没有律师资质。前不久,嘉定区的张女士聘用了一名没有资质的“代理律师”,不仅被索要高额代理费,甚至被告上法庭。这种“律师”代理费该不该给?  相似文献   

11.
时间己过去很久了,但职工们还时常议论起行长的那顿午餐。那是去年的一天,惠民县农行副行长孙延凤同志到三堡营业所检查工作,不知不觉时针已指向12点了,所里领导想改善一下伙食,但被孙行长制止了。孙行长走进伙房看到有个冬瓜,就说:“冬瓜很新鲜,中午就做冬瓜汤吧!”半小时后,热腾腾的冬瓜汤端了上来,主食是馒头,行长与所社职工一人一碗冬瓜汤,吃得津津有味。行长的廉洁自律作风教育了全体干部职工,县农行机关人员下基层检查工作时,总会自觉地告诉大家:“不要忘了我们行长的午餐是冬瓜汤。”行长的午餐──冬瓜汤@唐文珠  相似文献   

12.
江心 《检察风云》2023,(3):9-10
<正>“健康中国”这个话题,如今越来越被重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但在这股大潮中,有些人借着“健康”的名头获取不义之财。没有行医资格,穿上白大褂就成了“专家”;没有执业许可,隔着屏幕就能直播问诊。非法行医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甚至闹出人命。随着网络的极速发展,网上非法行医更成了不法之徒觊觎的“法外之地”。在这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非法行医必须受到严惩。  相似文献   

13.
王娜 《法人》2006,(4):106-110
专业探讨也好,炒作也罢,两个盖房子的入就像娱乐明星一样被网络这个强大的传播器推到了台前。潘石屹和任志强在博客上关于“贫富分区”的PK,算得上是“全民博客年”的一个大事件  相似文献   

14.
提起轿子,人们自然会想到古代官员坐的那种“小房子”。现在,有形的轿子差不多绝种了,无形的轿子却并不少见。例如,人们称别有用心的人用各种手段捧领导为“抬轿子”的。前不久,笔者又一次观看了《新中国第一大案》的电影,再次看到新中国成立两年时间内,两名资深功大的高级干部被轿子悠晕了头,晕乎乎地走向断头台的自我毁灭过程。多少年来人们对于刘青山、张子善二人背叛人民自取灭亡归结为个“变”字。从根本上讲,是无可非议的。但进一步深思,总觉得对另外两个人应该提及一下。我们看到,在刘、张二人身边有个专爱唱反调的、事事…  相似文献   

15.
尽管贪官语录一直被人关注,但是,贪官们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关注其语录的本意。因而,依然屡屡出现贪官“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现象。笔者总结一下2008年贪官们“发表”的语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0):47-47
“博客”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就有人写博客了。如果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是纪昀(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最早的“博客”了。纪晓岚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可以说是个神人,此人聪明过人,官居一品。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  相似文献   

17.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1,(14):39-39
上海人、宁波人一般都把“面子”称为“落场势”。没有“落场势”,即没有面子,收场比较难堪。今年4月份,吉林有个女司机违规行驶被叫停后,对交警大声咆哮着:“我认识你们领导,我叫你们领导收拾你!”事后,有评论家以为——  相似文献   

18.
乔志峰 《政府法制》2011,(31):18-19
这年头,所谓的“国家机密”是越来越多了。特供食品是“国家机密”,官员的财产是“国家机密”,贪官背后的女明星是“国家机密”……现在,就连领导干部的简历居然也成了“机密”!怪不得有人老是指责群众“不明真相”,你左一个“机密”、右一个“机密”,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又能明白什么“真相”呢?忍不住想盘点一下这几年看到过的那些有中国特色的“机密”。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读到美国《华尔街日报》公布的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我不知老外的统计资料是否准确,但这6人个个富可敌国是不争的事实。追溯一下他们究竟是怎么成为“首富”的,对于今人或许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贪污内幕     
山虎  肖丽 《法治纵横》2013,(12):20-23
乌鲁木齐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的检察官宣布对他进行隔离审查时,刘金林轻轻“嗯”了一一声,心里有被针扎了一下的感觉,但他表情镇定,一点都不惊慌。检察官原以为他会像很多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听完以后,他会咆哮如雷或者瘫软在地,但他什么动作都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