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立荣 《求实》2006,(Z2):290-291
一、先锋派小说与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马原、莫言、残雪等以前卫的状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与艺术的可能性的小说实验运动,不仅在艺术上与传统表现手法有更大的不同,而且在思想感情上也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相去更远,表现出与现代主义的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先锋派以马原为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稍晚出现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在小说中,他们对故事和意义进行消解,以话语欲望的表达颠覆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模式,以叙述迷宫的设置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期待.由于这些小说文本实验的超前性,被人们称为"先锋派小说".  相似文献   

2.
<芙蓉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共时性的反思文本,二是历时性的农村题材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受制于一种不证自明的绝对真理,当时许多"反思文学"并未挣脱某种政治观念的束缚,艺术潜力未能得以充分发挥.相比之下,<芙蓉镇>对极左错误的根源--"阶级斗争"神话作了彻底的颠覆,不仅是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中第一部彻底清算"文革"的长篇小说,也是在艺术上有重大突破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关于元小说现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即用小说形式揭示小说规律的小说文本.小说的冲动源起、创作过程、文体规范、寓意寄托等,均成为该小说文本的表现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打破文本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加速读者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后期,海峡两岸相继形成了现代派文学创作热潮,而二者对于人的关注和思考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前者侧重表现现实性较强的现代人的某种异化和悲怆感,不乏对美好人性人情的展示;后者则侧重抽象化地表现人性中残忍、丑陋、冷漠、窥视欲等负面因素.另外,台湾与大陆都有对传统小说叙事艺术手法的超越,较多注重叙事延展的内在逻辑、对横向移植与纵向继承关系的适度处理,是台湾现代派整体艺术成就较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故事化叙事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和教育功能。当前,在易班平台上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运用故事化叙事有助于促进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活化、实现教育客体的网络主体化、优化网络情感育人。可以从对故事化叙事文本进行加工和呈现、转换故事化叙事主体、开展跨媒介平台整合与互动叙事、完善对故事化叙事的效果评估等路径,在易班平台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中运用故事化叙事,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故事叙事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故事叙事有助于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话语体系的生活化、教育效应的情感化和教育效果的持久化。为此,应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确定故事叙事主体,深入挖掘富有教育意义、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叙事文本,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呈现,充分发挥故事叙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吴学丽 《理论学刊》2003,(2):137-138
马拉默德的小说<上帝的惩罚>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混乱秩序的表征,它通过道德、自我、文学的同维对视,构成文本的复调结构,使拯救成为小说话语的基本主题,在审视社会文化价值的图谱中,充分展示了人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言说方式入手阐述“女性个人化小说”在话语体系建构方面的意义:话语的批判性;语言乌托邦的建构(反传统审美经验的女性化命名、文本名称;介乎小说与诗歌间的叙述方式;文本诗意化倾向);个体经验化与自我指涉性的话语内容;以私语寻求对话的隐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商贾文学取得显著成就,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可是,这些创作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端.艺术的创新需要运用多元化的创作理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拓.在这方面,严民的新作<蝶舞>作出了有益尝试.一是围绕叙事策略的调整所进行的艺术探索;二是小说叙事对于人生的关注以及诗意的追求.<蝶舞>调整叙事策略的尝试对于商贾小说的创新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东丽 《理论学刊》2007,2(10):119-123
随着艺术上的不断自我超越,迟子建的小说愈来愈呈现出饱满的艺术张力。苦难与温暖,朴素与唯美,再现与表现,构成她小说重要的张力关系。张力叙事使迟子建的小说拥有了厚重感和阐释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张振云 《理论学刊》2006,(12):124-125
在今人的心目中,“小说”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而存在的。然而,这种“现代小说观念”并非源自我们自己的文学乃至文化传统。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说”的内涵恰恰在于它的字面意义,即“小”与“说”的语词涵义,更多地隐含着一种“崇大抑小”的价值信仰和审美观念,其本质乃是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话语及其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东丽 《理论学刊》2012,(7):118-122
21世纪以来,院校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不断升温,然而,几近繁盛的表象下却难掩创作的某种模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社会转型期的“新型”知识分子成为多部小说的绝对主角;情节建构上,欲望化叙事构成了一种普遍类型;审美风格追求上,以讽刺为主的喜剧化书写成为创作主体的共同选择.显然,这种模式化倾向对当下的创作形成掣肘,小说在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及艺术探索方面尚缺乏超越性的建树.  相似文献   

13.
新历史主义生成于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行的背景下,它以某种形式的历史回归探究文学叙事策略和历史语境的关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诗性预设作为新历史主义重要的文本视野与叙事策略,在讲述历史、建构历史文本的过程中,实现了历史叙事的修辞表达和文本呈现,成为打通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边界的中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理性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3,4(2):125-128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艺术问题 ,构成了研究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向来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当乡土叙事被纳入到现代视角中重新进行结构时 ,即呈现出乡土理念的现代哲学意蕴。从鲁迅开始的现代乡土小说叙事不仅打破了古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而且深刻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发展。民间理性参与乡土叙事的过程 ,是对叙事方式的不断认同与选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民间理性潜隐于乡土叙事范式 ,使乡土叙事既符合乡土民间的叙事美学要求 ,又呈现出现代叙事学的结构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民族复兴话语要立足大历史观,以理论、历史与现实三重逻辑,建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深厚历史根基、重大现实意义的话语叙事体系。从理论逻辑来看,民族复兴话语是一种大历史观下的辩证思考与整体性建构,要以强有力的理论话语叙事增强民族复兴的理论自信;从历史逻辑来看,民族复兴话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引领与中国式现代化鲜活实践的交互演绎推进,要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揭示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趋势,增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主动;从现实逻辑来看,民族复兴话语要打破西方“二元对立”的话语陷阱,增强民族复兴的行动自觉,并应进一步从话语传播理念、话语内容体系、话语传播策略等方面,加紧建构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更加匹配的国际叙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是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论述被视为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学术差异的重要论据,但在几乎写于同一时期的<卡尔,马克思>中,列宁强调研读恩格斯的著作对于理解马克思的重要性,提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见解.重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需要经过审慎的互文解读,考量作者同一时期创作的文本群.在列宁诞辰140多年后的今天,重审列宁关于"理解马克思"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两段论述,对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余裕"美是鲁迅散文的魅力之一.鲁迅从日本夏目漱石倡导"余裕"小说得到启发,在散文创作中注重夹杂闻笔、"游离"题旨、舒缓语句.鲁迅散文的"余裕",有一种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是对现代散文艺术规律的不懈求索和虔诚守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话语困境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辅导员的话语地位不高、话语权威受到挑战、话语声音被淹没、话语表达机会被挤压以及话语内容贫瘠等方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是由当下高校"话语权利"配置失衡、"青年话语"大放异彩、"话语环境"喧嚣嘈杂、"中心话语"影响强劲和"话语营养"汲取不足等因素综合造成的。破解话语困境,首先要从外部着手,改变话语格局、强化话语支持、消解话语霸权;其次还要从内部出发,提高话语素养、挖掘话语资源、提高话语艺术。  相似文献   

19.
宁肯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成名于网络只是一个偶然,他对于艺术的孜孜探求和丰沛的生活体验是其作品光芒四射的真正原因。宁肯的小说既有厚实的生活基础,也有艺术哲思的精神深度;有通俗侦探小说叙事的悬念与曲折,也有现代心理小说的细密和繁复。宁肯的艺术探求启示我们思考现代小说的艺术走向。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都市小说创作蔚为壮观.但新都市小说在叙事主题和审美特征方面均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叙事主题共时性意义的遁逃缺省问题已经引起学界关注,其症候主要表现在世俗化和消费性的刻意追求、叙事镜像化和想象力的匮乏、由"解放政治"转向"生活政治"等方面,问题的产生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国内经济理性主义的制导、市民大众文化的勃兴等有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