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从地方实际出发,深入思考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如何认识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局部性、从属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必将产生诸多影响。从总体上讲,保证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将成为地方立法的主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作为法律体系主体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渐  相似文献   

2.
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决策和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于2010年如期形成。法律体系的形成,虽然基本解决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立法工作可以饱食终日、停滞不前了。无论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其立法工作仍然非常重要,立法任务依然比较繁重。  相似文献   

3.
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受制于国家立法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应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动态、开放的格局中不断适应国家法律体系形成后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为此,需要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后,地方立法日益面临着一个重要选择:是继续走过去偏重体例完整的立法之路,还是更多地采取问题导向的简易立法体例?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正在进行的商品包装物减量立法,本着"有几条立几条"的原则,开始了上海地方立法"简易包装"的新探索。同时,这次简易立法还以实践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即我国法律体系形成后,法律的制定机构特别是人大,如何把提高法律规则的制定水平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社会规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法律在社会规则体系中越来越超越和取代道德、习  相似文献   

5.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第十六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关问题,这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标志立法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地方立法为地方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为国家立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应当紧紧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扎实开展立法工作,进一步发挥地方立法在整个国家立法中的重要作用,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蒋元文 《人大研究》2009,(11):42-44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2009年是实现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一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对立法工作提出了不少新课题新要求,立法任务依然繁重。地方性法规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在地方的贯彻实施,保障和促进地方的大开放大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蔚 《公民导刊》2011,(8):29-30
立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建设法治国家仍在路上。在法律大厦落成的新起点上,地方立法应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保持立法产品对执法者和民众的公信力,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础性法律概念的提出,围绕立法实践的新的立场和范式逐渐展开。基础性法律概念基于立法视域从“部门立法”到“领域立法”、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背景产生。基础性法律是规范相关领域根本问题的法律,多采取高度体系化、总分结构的内容分布体系;蕴含的法律价值具有全面性;形成的话语体系具有自主性。与基本法律等相关概念相比,基础性法律体系更具创新性、完备性,蕴含的法律价值更具引导性,调整范围更具广泛性。不过,由于基础性法律立法样本的数量和概念的初始性还不足以使其成为稳定、普遍的法律概念,对其范畴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以及带来的法律体系融贯性问题都需要提前思考研判。  相似文献   

10.
刘友凡 《楚天主人》2011,(12):14-16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尤其是如何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是我们从事地方立法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思考的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根据法律体系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地方立法将面临着更加注重保障国家法律实施、优化地方性法规质量的全新任务。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地方人大换届基本结束,按照多数地方的做法,新一届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也提上议事日程。本文试结合部分省级人大五年立法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探讨一下新时期地  相似文献   

12.
徐华 《人民政坛》2011,(3):9-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一成就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形成"不代表"完成","形成"仅仅是开始,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立法,同样面临着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的问题,地方立法的指导思想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以更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法律体系形成后,法治建设的关键应当从以立法为中心向切实贯彻实施宪法与法律为中心转变,应当更加重视和加强宪法与法律的有效实施,实现贯彻实施宪法、法律与完善法律体系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实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把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法制保障但法律体系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务的完成新形势新实践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作为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性法规在保证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和促进地方的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和地方工作大局中,地方立法只有找准位置,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应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法律体系同具转型特色,但各不相同。俄罗斯在保持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传统的同时,逐渐吸收英美法系国家注重判例作用的做法,同时又不断强化其自身传统的特色成分;而中国的法律体系虽已形成,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仍未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尚在继续,法律体系还不能完全定型,还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京隆重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会上郑重宣布: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到2010年底,我国已颁布现行有效的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1年1月24日上午,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9.
李鸿忠 《中国人大》2011,(12):3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产物和重要标志,它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反映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切实保证法律实施的历史转变,体现了我国法律制度构建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大》2010,(22):14-17
今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之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第十六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就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若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本刊记者就如何深化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