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残疾人事业特别是广大农村残疾人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残联、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应抓住机遇,找好定位,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山西省是农业省,绝大部分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只有切  相似文献   

2.
正十年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十几亿人口,当然也包括8000多万残疾人口;这8000多万残疾人口,当然也参与了过去十年的祖国建设。站在今天,回首十年,我们发现,时间的柱石上,一道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举世瞩目,无数双关注的眼睛中也有8300万残疾人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兴奋和期待的目光。我们欣闻十七大报告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响亮声音,深感党和国家对广大残疾人的关怀和重视,也深知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我们更注意到,"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是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明确被提出的,而"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切实增强推动残联工作的责任感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全省残联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大局,四川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了多个方面的突破。但还面临众多挑战。纵向看进步巨大;横向看差距仍然不小。因此,要增强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方面,当前残联有的同志自信心不足,认为残疾人工作被边缘化、弱化、淡化了,也不愿和残疾人打交道。这不是  相似文献   

5.
董超 《中国残疾人》2011,(12):41-41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是衡量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示残联形象、提升服务残疾人能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我就任理事长以来对如何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也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劳动福利型的残疾人事业,使残疾人得到平等待遇,体现着公平和效益的统一,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各级残联应把促进残疾人就业这个重点工作做得更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和谐之基近年来,湖州市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措施,使广大残疾人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实践。第一,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市残疾人总体就业率达86.83%,为残疾人消除贫困、改善生活状况、缩小贫富差距带来了福音,使他们从单纯地依靠国家、社会和亲…  相似文献   

7.
陈野 《重庆行政》2011,(5):43-44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实质是改善社会资源对残疾人群体的配置状况,进而改善残疾人的处境。残疾人群体虽然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一个特殊群体,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群体,更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点人群。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帮助残疾人提高基本生活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实现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中,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上海残疾人事业也获得长足进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下,上海顺利完成了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任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广大残疾人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记者:请具体谈谈"十一五"时期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应台湾身心障碍者艺文推广协会邀请,苏州市残联副调研员杨金祺带领残疾人事业交流考察团,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交流考察。一、考察印象(一)无障碍设施规范、管理到位台湾经多年努力,加强了残疾人工作的软硬件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平等”的观念,形成了“身心障碍,有爱无碍”的社会环境。从台北、台中、台南,到高雄、台东和花莲,从城市到阿里山乡村,凡我们涉足的地方,盲道、坡道、专用厕所、停车场(房)等无障碍设施处处可见,饭店都有残疾人专用轮椅和拐杖,停车场没有健全人挤占残疾人车位现象。(二)公众助残、关爱弱势群体意识强台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汤阴县始终坚持把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统筹安排,积极推进,社会助残机制建设、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扶残助残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7月16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京与中外记者交流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张海迪介绍,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自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尤其是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残疾人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张海迪以亲身经历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并从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教育、就业、无障碍建设、平等参与、文化事业发展等七方面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她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加,残疾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全省残联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大局,有力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推动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依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需要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保障。抓保障法修订,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孙先德在福建省调研农村残疾人工作并出席“第二届闽台残疾人文化周”相关活动。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吕世明深入河南省调研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及残疾人扶贫工作。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湖北省第四次全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并对残疾人工作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4.
全国残疾人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31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会上强调,促进残疾人就业不仅关系到广大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公布实施,是党和政府重视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残联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残疾人工作效率,河北省武安市下决心投入资金,实施农村残疾人基层工作网络建设,现已在全市502个村建起农村残疾人协会,设立了残疾人专职联络员,初步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残疾人工作网络,及大地促进了农村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一、大胆创新,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6.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置身在这春光、春风、春天的事业中,温暖而踏实。极目远眺,广袤葱茏的原野上有我们开拓的一条曲折而深远的残疾人事业之路;侧耳倾听,浑厚坚定的旋律奏响的是我们残疾人工作者的奋斗之音;静心冥思,胸怀中充溢着的是对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的拳拳深情。“人道、廉洁、服务、奉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9,(4):37-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是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指导新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对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快我区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13年9月17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这一天,一个87岁的老人步履沉稳地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与6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聚于此,带着光荣与使命,回望五年,放眼未来。大会堂内灯火辉煌,老人回首过去,思绪纷飞,看今日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感慨万千。他叫林泰,原中国盲聋哑协会主席、中国残联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91年就已经退休的林老依旧牵挂着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六代会后,他将自己对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的思考梳理归纳,伏案著文,对残疾人事业的组织建设、工作机制等6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退休在家的林泰老先生对残疾人事业有着一份特殊而深厚的情感,本刊特发此文,并对林老先生于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致以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在第20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2011年12月2日,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在吉林大学举行。中国残联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凯出席会议并代表吉林大学校友、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