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对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新时代云南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既高屋建瓴、谋划全局,又落实落细、画龙点睛。在推进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对云南努力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十年,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美云南建设全面开启,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夯实。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仍面临突出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为云南提出了“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战略定位,为云南的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产业发展新方略。  相似文献   

4.
理论是思想的火炬,是历史的光芒,是黑夜的灯塔,是前进的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照亮云岭大地的理论之光,为新时代云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赋予了重大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2020年新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实践指南。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系统谋划"十四五"规划发展的重要之年。  相似文献   

6.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大通道,云南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希望云南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努力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站在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对云南在全国开放大格局的新定位,为云南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提出了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云南各族人民。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时隔5年,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干部群众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和云南省突出特点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里作出了“维护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云南省临沧市是边疆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2020年1月,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民族工作,在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是新时代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遵循。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嘱托,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考察云南,对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期间深刻阐明了事关云南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为新时代云南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赋予了使命。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有效投入,构建快速、高效、智能、安全、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带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推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的讲话,立足新时代,着眼发展全局和发展大势,深刻阐释了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内涵、新任务、新短板、新使命,指明了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东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真谛,将讲话精神转化为龙江振兴的新实践,夺取龙江建设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0月20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启动了为期4个月的"大理之问"大讨论.本次大讨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作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突出特点以及应担负的使命,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艾思奇纪念馆考察时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年多来,保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打通理论宣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抓好队伍上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文化建设的经验,深入探讨新时代云南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云南文化繁荣兴盛是摆在云南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用新的理论创新推动云南文化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省上下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市政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体学习贯彻、一体推进落实,始终增强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定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破解发展难题,创造了深化改革的"临沧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