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实践》2020,(4):63-63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等23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19条举措,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6个方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2.
肖凌之 《学习导报》2011,(19):58-59
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旅游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和人们文化消费提高的反映。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张家界旅游产业扩容提质升级,以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消费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也是高品质生活的标志与表现。激发消费活力,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着力从以下方面发力,使消费市场焕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持久拉动力: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发放用好消费券,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实施消费提振行动,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推进平台经济发展,增强消费复苏内生动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固消费恢复基础;提升惠企服务水平,派发市场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4.
罗茜  张平  田欢  杨雪凡 《先锋》2023,(12):61-62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社区商业作为拉动消费的“毛细血管”,能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空间、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持续提升消费便利性、增强消费选择性,在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铁铮  冯奎 《前线》2023,(1):67-69
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共同提升,为京津冀发展数字消费、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筑牢底座。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京津冀数字消费对重点人群的吸引力有待提高、制度供给有待完善、协同发展的环境有待优化。三地深挖数字消费潜力,协同促进数字消费提质升级,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促进就业扩容提质是《“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重要任务,数字经济能够从家庭、企业、国际分工层面推动社会分工深化,为就业扩容提质创造新机遇。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通过加速灵活就业盛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新职业新岗位、增加女性就业机会、推动重点群体就业驱动就业数量的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推动弹性办公、改善就业环境、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劳动报酬驱动就业质量的提升。现阶段的中国,区域和产业内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全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有待提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导致结构性失业风险犹存、数字平台用工不规范、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数字化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经济对就业扩容提质赋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加速数字经济驱动就业扩容提质,需要通过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持续创造新就业岗位;通过加大数字技能培训力度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通过规范数字平台企业用工加强从业者权益保障;通过构建数字就业服务体系提升新职业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要牢牢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释放上亿人口生产生活、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等蕴藏的巨大消费和投资需求,努力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打造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8.
高辰颖  刁琳琳 《前线》2023,(4):49-52
传统商圈提质升级是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名片和高品质消费新地标的重要举措。第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完成后,北京传统商圈的空间魅力、商业活力、消费引力显著增强。目前,北京正在实施新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需要把握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带来的战略机遇期,从高水平规划驱动、高质量内容拉动、高效能机制推动三个维度,助力实现传统商圈创新提质。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汇》2021,(3):53-53
开局起步之时,我省如何通过全面促进消费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方面有何新举措?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和解读。五大专项行动激发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能级。重点做好促进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拓展餐饮服务消费,发展乡镇和农村消费,鼓励绿色消费等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些年来通货紧缩、国内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中央把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确定为我同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本文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论述了扩大消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扩大消费需求目前还存在一些障碍,文章最后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五项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家政服务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百姓的民生福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扩大居家养老和育幼等服务供给,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近期,本课题组调研走访了十堰市相关职能部门和20余家家政企业发现,十堰市自2019年入列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首批重点推进城市以来,扛起“领跑”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印发工作方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赋能湖北十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把增加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作用。我区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国内市场容量增加的机遇,努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性地扩大区内消费需求,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一、自治区消费现状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全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应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1998年城镇、农牧区居民消费支出分别为3106元、1577元,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2124元、1085元,平均每年增加266元、136元,扣除价…  相似文献   

13.
2010年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要处理好外需与内需、投资与消费以及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消费稳定增长,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我省对加快中部强大市场建设也作出战略部署。武汉城市圈作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龙头,理应在建设中部强大市场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新一轮消费升级趋势更加凸显,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成为引领消费升级、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相似文献   

15.
刘李红  黄江松 《新视野》2022,(4):114-120
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市场引力并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吸引更多国外市场资源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品差异化效应、全链条竞争优势外溢效应等,能够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加速我国市场资源更安全稳定可持续融入到国际大循环中。强大国内市场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实践路径包括五个结合: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制度相结合;构建统一大市场与现代化流通体系相结合;完善要素产权制度与要素收益分配机制相结合;实现就业优先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话语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温岭市文化消费发展较快,但是文化消费的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层次较低,文化消费结构也不够合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温岭市应该从多方面着手,积极扩大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真正实现文化消费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消费现象的心理过程分析及相应消费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民 《世纪桥》2007,(1):126-127,129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很长一段时期,对大学生消费教育被视为高校“两课”任务,教育手段枯燥、效果不显著,应在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消费心理教育。本文从心理过程分析入手,剖析学生的消费心理形成过程。在学生自制力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形成培育机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正确引导和培育其良好的消费认知、正确的消费观念、健康的消费态度。回归理性消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新华 《唯实》2000,(11):11-18
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目的来说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然而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这已成为国民经济与市场发展的瓶颈。消费需求不足已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下岗、失业职工增加 ,投资者信心降低 ,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为应对消费需求不足 ,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下滑 ,中央果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的货币政策 ,把促进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大措施 ,以扩大国内需求 ,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国内需求最主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 ,因为消费需求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工商局党组部署了以“改作风、提效能、惠民生”为主题的“四项专项行动”的“自选动作”。即:正风肃纪行动、提质提效行动、市场整顿行动、消费维权惠万家行动。  相似文献   

20.
在消费知识化条件下,需求具有自增机制即自乘效应。知识化消费的增殖性、收入与价格的变化、网络化消费的快速增长与消费锁定等是形成需求自乘效应的主要原因。这种自乘效应拓展了知识化消费领域,促进了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但也可能导致消费差距扩大、甚至消费者权益损害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