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道德既有作为"好官"的职业道德维度,又有作为"好人"的个人道德维度。领导干部的社会身份和职业特征,特别是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赋予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之外鲜明的个人道德特征。领导干部存在职业性"经济人"与角色性"社会人"之间的价值冲突,组织结构中职位规则与社会角色要求之间的价值冲突。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必须立足于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统一,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提升个人道德自觉,强化对领导干部道德的社会评价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吴云  李春光 《理论探讨》2008,2(2):67-69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存在对立的一面,社会价值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个人价值具有个体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价值的取向各不相同,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理解社会价值取向,就会出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对立.同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又有统一的一面,从价值主体看,都是实际从事社会活动的具有社会性的人.从相互作用看,二者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在社会发展中,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总是交织在一起,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种辩证运动.首先,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但在客观上却实现了社会价值.其次,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常常要以某些个人价值的舍弃为代价.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仍存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矛盾,要调适这种矛盾,必须增强价值的兼容性,提高对社会价值的认同程度,扩展个人价值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3.
首都市民职业价值观状况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对首都市民职业价值取向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首都市民珍视工作稳定性,职业理想倾向于个人经济利益和自我价值实现,崇尚不断创新、乐于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体现了新时期积极向上、忠于职守的从业价值观,形成了由物质实现、自我实现向社会实现逐层递进的事业成功观,认同通过个人努力获取成功的事业进取现.  相似文献   

4.
张春秀 《理论导刊》2020,(3):113-117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本质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认识论"观点和"价值论"观点,但两种观点均不能有效回应社会与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思维的起点和归宿,要始终坚持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坚持关系性、过程性思维路径。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本质表现为三维有机统一体,即实践基础上认识和价值维度的有机结合、价值判断和价值建构维度的内在融合、社会与个人维度的动态和谐。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最近在谈到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时指出,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强调在为个人努力、为个人奋斗中,客观上也为社会工作;另一种坚持在为国家、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他指出,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党性和作风。加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强调,党员入党不是为了谋取某种职业,而是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信仰和宗旨,从而自觉做到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6.
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现实中如何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协调起来,本职工作是联系个人和社会的桥梁,干好本职工作是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也是评价人的价值的主要根据。  相似文献   

7.
个人价值及其判定标准是一个被搞得比较混乱的问题。深入探讨个人价值的有关问题,对澄清一些混乱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一科学地把握好个人价值的内涵,才有可能树立科学的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个人生存意义、作用及其衡量标准和个人价值实现途径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在私有制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没能从根本上科学地解决个人价值这一重要课题。直到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唯物史观正确地阐述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使科学的个人价值观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8.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人的价值而言的,是人的价值关系中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特有的构成部分。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分析人的价值也必须在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考察。因为人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认识上的一种反映和概括,它只能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只能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把握。所以,就人的价值而言,既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个人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所谓个人价值,就是以个人为价值主体,以社会为价值客体而言的。在这一价值关系中,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社会对个人多大程度的回  相似文献   

9.
正一、新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解析第一,价值观上主张"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它认为,个人权利尤其是个人的自由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利益诉求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不能在众多个人利益诉求之间按照某一种标准分出孰优孰劣。每个人都有设定自身追求目标、采取措施实现目标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应该受到保护的。在新自由主义看来,个人权利成为判断一切社会行为得失成败问题的尺度,个人利益成为解释一切历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业对青年人来说,不仅意味着实现经济自立,更是完成向成年人过渡的必要条件。青年人通过就业谋生,也通过就业谋取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表现其社会责任感,从而走向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青年对职业的评价和择业因素的考虑,是了解和研究青年价值取向的重要指标。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必然影响青年的职业价值观。现将“十年来中国青年价值取向演变”课题组1988年和1990年两次调查中有关职业价值观部分的统计数据作初步整理和分析。一、新旧观念交错的职业评价据1988年春夏之交的抽样调查,2552名16岁到35岁各种不同从业身份的城镇青年,对问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换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必经阶段,市场经济与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劳动力商品化不是简单移植资本主义商品关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化与个人价值实现是可以达到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论民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的价值是民主存在的内在依据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它由民主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有机构成.在这三者中,民主的个人价值是核心和根本,是民主的国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存在根据;民主的国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民主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要求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流失是国有企业管理者心中客观存在的痛楚。影响人才离职的因素有很多,从外部社会环境来分析,有国家用人制度改革的影响和舆论宣传导向的影响等因素;从国企内部管理来分析,则存在国企分配机制激励不足、一些国企发展前景不明、国企人力资源规划不清、国企职业生涯规划不足等原因;从人才个体来分析,有个人收入不能满足要求、个人滋生流动欲望、个人价值取向促动离职、个人公德存在相对缺失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三十余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到了需要回头审视的拐点,这便有必要站在价值的高度回望社会发展目的。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包括元价值、基本价值与具体价值。元价值只有一个,印公平公正,它是一切其他价值的量度;基本价值关乎组织或共同体的存在基础,与公共利益相关联;具体价值系指个人权益。大价值绝对地高于小价值且不能向小价值让步,但是,必须为作出牺牲的小价值从制度上构建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揭示邻避冲突矛盾激化的内在原因是防治邻避冲突的关键。价值观是行为的先导,运用公共价值分析对邻避案例进行实证考察,可以发现冲突行为背后各方所秉持的公共价值观演化轨迹及其治理逻辑。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除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之外,更有深层次的价值因素混杂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公共价值共识在邻避设施规划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进而引发、激化矛盾。因此,治理邻避冲突问题不能抛开共识价值而单单讨论利益冲突,应当从组织、个人和治理模式各层面出发,重新考虑公共价值共识达成问题以化解矛盾。组织方面要回归政策的共识公共价值取向,个人方面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共同构建基于公共价值实现的网络化治理模式,使邻避冲突治理的每一举措都展现"共识公共价值"的理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新进辅导员的职业适应和职业生涯管理问题是一个普遍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新鲜血液,如何帮助新进辅导员顺利适应辅导员岗位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保证辅导员队伍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职业锚理论,从新进辅导员对于辅导员岗位早期的职业探索实践中,明确新进辅导员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综合作用而确定的职业锚类型,帮助新进辅导员适应新岗位,寻找职业发展方向,以顺利实现辅导员岗位职业生涯管理。  相似文献   

17.
性格素质,指的是个人性格与社会角色(职业)之间的关系特征,它是自然的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人人都会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自己的性格与所处的人群和所选的职业适应与不适应的问题,只是没有去更深地意识它的重大意义。职业道德,这几年说得够多了。也许,经济的大变动必然带来道德的变化与重建,单纯的职业道德的反复强调并未收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开始被冷淡了。其实,就个人与职业的关系而论,性格素质是职业道德的深层内核,职业道德则是个人的性格素质与职业行为结合时的效果与表现。即以行商而论,前些…  相似文献   

18.
和所有的职业焦虑的形成因素一样,期刊从业者的职业焦虑是在其所在的自身职业背景、过程与因素之中凝结、聚合、生长。期刊工作的特定工作环境、技术、规范、流程、现状、前景、社会角色与身份等因素,使得从业者面临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一些焦虑症状与现象不仅影响个人,也深刻地影响职业本身,但一时难以去除。期刊领域需要做好从业者职业焦虑的防范工作,大力施展人文关怀,为个人心理释放,为期刊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委党校高元庆: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应注重培养公民的民主价值观。首先,培养公民正确的民主价值目标。民主的目标应是追求个人利益与人民整体利益的统一。不能将民主权利仅仅用来追求个人的利益,而不顾人民的整体利益,一旦实现不了个人的意愿和利益,就认为没有民主,从而抵触、反对甚至侵害别人的民主权利。其次,民主权利的范  相似文献   

20.
周振林  姚军 《理论探讨》2007,(4):166-169
领导越轨是社会越轨的一种,在此是指领导成员(其中包括领导的个体、群体和组织)偏离和违背党纪国法、政策规定和道德规范的领导常规行为的"另类"行为。社会转型期领导越轨产生的根源,主要有如下方面:(1)领导价值取向错位。主要有:价值取向的的强化与弱化错位,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错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错位。(2)领导规范体系"失范"。传统价值评判体系受到挑战,社会价值评判走向多元,社会约束力减弱,必然造成领导规范"失范"。(3)领导监督乏力。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权力制衡机制薄弱,政府管理泛行政化取向,这些使得公民社会孱弱。(4)公共组织文化蜕变。不良文化传递的"流感效应"使得某些领导否定传统文化精髓,倡导(小)团体利益和个人主义。(5)领导伦理建设滞后。公共组织职业伦理建设的滞后、薄弱,使得部分领导者追求非理性勃发,需要加强领导职业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