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段时间披露的河南赵作海杀人案、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案等几起冤假错案,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要求加强对立案和侦查活动特别是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行为监督的呼声。本文拟从侦查监督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发生冤假错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侦查监督部门如何履行好职能,把好防止冤假错案的第一关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和经济分析法学角度对"刑事私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阐明了当事人进行私了不单纯只是当事人不懂法的表现,而是其从各方面进行利益考量后的结果,并论证刑事私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合理性的原因后引入恢复性司法,并从利益平衡理念和正义理念角度入手进行说明阐述。  相似文献   

3.
廿三年来,改革开放的国策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制度的主流,改革开放也成为社会主体和社会进步的主流话语和意识。回眸这一段尚不算久远的历史,梳理这一时期社会变迁过程的变革因素,有必要对发生于1978~1982年期间全国范围内的冤假错案的平反运动给予正确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从法学角度透视冤假错案平反运动,就是要借助于权利救济理论,审视权利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证据裁判原则是作为我国证据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对诉讼案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证据裁判原则的历史出发,重点关注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和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从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将证据法学相关理论同司法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最大程度还原案件的客观事实,以期避免冤假错案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培根指出,“一次不公正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公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冤假错案一方面让真凶逍遥法外,可能会因此造成新的、更多、更大的伤害;另一方面使无辜者无端遭受刑罚和痛苦,受害者可能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影响社会稳定,严重损害法律的威严。文章以刑事冤假错案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分析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入手,对冤家错案的平反进行经济学上的评价,通过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方法,提出避免冤假错案形成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曾云燕 《法制与社会》2012,(16):166-167
本文从应然与实然这一对哲学命题入手,厘清了西方法社会学方法论的优势之所在,并从西方法社会学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和外部学术环境两个角度论述了其具有方法论优势的天然原因,接着从西方法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之广阔社会背景、研究对象之宏观立体维度、研究角度之动态实践切入三个层面阐述了西方法社会学之方法论优势的具体表现,最后探讨了分析西方法社会学方法论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实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冤假错案的频频爆料,使得刑事法官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也越来越难。其危害性很大,从人权保障角度来看,毁被冤者人生;从社会安定角度来看,诱发当事人上访;从司法公信角度看,降低法院公信力;从审判人员角度来看,加重法官心理负担。其形成的原因,一是公安的办案陋习,二是检察院监督权缺位,三法院缺乏疑罪从无理念。对冤假错案,要从坚持证据裁判意识、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排除案外因素影响、降低追求办案效率意识等四个方面来防范。  相似文献   

8.
陈竹 《法制与社会》2013,(36):232-233
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少令公众哗然的冤假错案。一方面,冤假错案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导致的;另一方面,尽管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已经有了许多进步,但作为统领整个刑事诉讼过程的基本法它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预防冤假错案的产生以及救济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平正义是司法的基本价值要求,如何完善刑事诉讼以及相关司法活动,尽量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浙江省在防治冤假错案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值得加以发展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引言刑事错案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副产品,其产生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冤案的屡屡曝光,引发了全社会对刑事错案问题的高度重视。虽然说,刑事错案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错案的发生对法治的破坏和恶劣影响是深远且难以弥补的,对当事人及其关系人所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冤假错案的存在与否成为其评价和判断本国司法公正与否的关键指标1。检察机关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0.
法学图书分类的确切性和一致性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法学图书分类的确切性和一致性这角度出发,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体会,分析了造成法学图书分类不确切,不一致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燕 《法制与社会》2012,(27):269-270
虚假有罪供述现象从根本上说就是冤假错案发生的导火索,广泛存在于我国司法实践中,极大的危害着诉讼的公正.本文从讯问环节入手抓住无辜者虚假有罪供述这一表象,透视其构成要素,挖掘其深层形成原因,以期找出讯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9,(3)
由杜飞进同志主笔、一批近年来活跃于我国法学界并取得了一定理论建树的中青年学者参加撰写的《反思与超越:新时期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书,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本着“反恩、超越”的精神,对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法学研究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反思,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新时期法学研究的历程、现状及其原因作了独到的分析和阐述,并对中国法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全书除引文部分谈了“反思的风险与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各种冤假错案不断刺激公众的神经,从云南杜培武案,到河南赵作海案、李怀亮案以及浙江张高平、张辉叔侄案,无不激起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同时也引起学术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撰文强调"要像防范洪水猛兽一样来防范冤假错案,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他们在关注个案的同时,还对冤假错案成因、司法制度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成绩斐然,但多以综合性为视角,较少从检察环节即检察官的角度考虑如何避免冤假错案,而围绕冤假错案发生的主要根源即刑法理念的偏见与检察官定位有误进行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关于权利冲突问题的研究约从1997年始,至今仍经久不衰,并且日益成为法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该问题是法理学以至法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权利冲突的定义的分析界定出所要探讨的对象,接着通过对权利冲突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不同角度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艺婷 《法制与社会》2012,(10):119-120
刑讯逼供是造成冤假错案的重要推手。本文简要分析了刑讯逼供长期存在的几点原因,及其存在的现实危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刑讯逼供的几点对策,希望此建议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刑讯逼供,以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6.
卫生法学、医事法学、生命法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领域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学者分别从“卫生法学”、“医事法学”、“生命法学”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三种“法学”具体的研究范围及方向如何确定,均未形成一致意见,甚至相互间“抢占地盘”现象严重,并因此严重影响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体系化理论的形成。因此,应当对不同称谓下“法学”的研究方向及范围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位。将卫生法学定位于卫生行政、医事法学定位于医患关系和医事行为、生命法学定位于生命理论及生命科技的医学应用,有利于从各自的角度深化研究并能促进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法学幼稚论”近来流传极广。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我觉得,我们的法学一直不注重对法学的“应有”范畴的研究,是法学幼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作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应对一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一定的理论予以概括和解决。而这些,都离不开对应有范畴的研究。我们对别的学科之所以没有称其为幼稚,  相似文献   

18.
姜雪 《法制与社会》2015,(9):288-289
近年来,由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刑讯逼供的行为,维护公民人权和司法公正,本文从社会历史、法律制度、审讯主体和监督力量方面分析了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求刑讯逼供这一司法活动中的“顽疾”能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照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法学者应从经验事实出发,将问题作为法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将对问题的分析、解释和预测作为研究的归宿,并运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按照提出假设、进行论证、对相反命题进行证伪以及将得到论证的命题一般化等基本程序,组织和安排法学研究活动。为此,法学者应当对那种单纯的对策法学、引进法学和移植法学方法作出深刻的反思,并抛弃那种将理论问题意识形态化,孤立地看待刑事诉讼问题的研究方式,真正从法学各学科交叉的角度,来发现新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刑事责任以犯罪为前提,以刑罚和非刑罚方式实现。但在冤假错案中,刑事责任却被扭曲,其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正当性受到质疑。本文指出了解冤假错案的原因并解决好这个非正常现象,才能保证刑事责任及时、合理、正确的实现。当然,制造冤假错案的犯罪行为,也必须得到追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