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的寸轨     
锦堂 《时代风采》2007,(5):32-32,33,34
云南曾经有一条铁路,人们习惯叫它寸轨。一般人习惯把米轨称为小火车。但真正的小火车,在寸轨上。比较熟悉火车的人,称米轨火车为“中火车”,开往北京的火车是“大火车”。我小时候没见过大火车,只听人说,大火车的车轮比一个大人还高。我和伙伴们就跑去厂房里,在机车上爬上爬下,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一起状告“噪声污染”的官司在河南省登封市引起强烈反响。原告是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男孩。被告是他妈妈上班的工厂。尽管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胜诉、获赔近28.6万元。但这个男孩的听力仍然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3.
刘汉泽  王洪 《工友》2009,(1):52-52
工作22年,公司却逼迫女工写下“不要社保养老金”的保证。日前,襄樊市樊城区人民法院判决,如此“卖身契”无效。  相似文献   

4.
谭立独 《工友》2007,(6):5-7
武汉市红伊人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伊人服饰)位于武汉市汉西货场铁路旁,在该铁路的另一旁,租住着该公司的几位员工。员工们上下班也都习惯了穿越铁路,一切似乎都很平静。然而,2005年3月19日晚上10点多钟,一位名叫杨柳的时年18岁的花季少女,从红伊人服饰下班后回家,在穿越铁轨时被突然启动的火车碾压,永远的丧失了右小腿??为了能够认定为工伤,她打起了官司。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18日。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市破获的最大一起组织卖淫团伙案的几名被告进行一审判决。其中。首犯姚灼被依法判处死刑。 姚灼是什么人?他曾经是个被老百姓认为“告不倒”的检察官。 谁也想不到,扳倒这个“魔头”的,竟然是个不信邪的普通农民。她不是不知道对手的势力有多大。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大的代价和风险。然而,她终于赢了。当判决结果宣布以后。她和妹妹喜极而泣。紧紧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山峰 《工友》2004,(10)
为了追讨自己应得的退休金,荆州棉纺织厂退休女工袁成英打了五年官司。官司赢了,法院却不按判决“执行”。再抗争,法院一纸《裁定》,又将袁成英老人送到了五年前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孟亚生 《工友》2010,(5):21-23
女儿下班途中被火车撞死,古稀老母为其申请工亡,由于劳保部门和法院均认为火车不是机动车.导致两次行政认定,法院一审、二审、再审四次判决.均遭驳回。”火车不是机动车,难道是人拉、牛拉、马拉的吗?”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偏偏不信这个邪,坚持不停地上告、申诉,历经5年多终于艰难讨回公道。  相似文献   

8.
张颖 《农村青年》2013,(11):16-18
2012年11月,安徽一个妈妈为给婴儿哺乳把务工单位告上法庭。 此案被称为我国“首例哺乳官司”。妈妈给孩子喂奶天经地义,何来官司? 妈妈给孩子喂奶天经地义,何来官司?  相似文献   

9.
智敏 《农村青年》2007,(9):16-18
2006年10月,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将18个农民工公诉至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2006年12月,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18个农民工分别被判处2年至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原本是到南京找工作的,为何获刑进了监狱? 虽然判决已经生效,但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未停止。 专家认为: 一、18个农民工寻衅滋事,非法扰乱劳务市场正常秩序,理应受到惩罚。 二、农民工钱还没有挣到却不得不先向无法保障他们工作的人交钱,这实在没有道理。 三、别把农民工逼上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10.
徐栩  何家票 《时代风采》2013,(12):26-27
5月7日,记者接到来自玉溪的职工陈星霖的电话,他告诉记者,自己与某保险公司玉溪中心支公司一场旷日持久的劳动争议,不久前以法院下达的一纸判决书暂时落下帷幕,在先前的劳动仲裁和后来法院的判决中,他提出的请求都被驳回,“官司”以完败告终!对于这一结果,小陈现在想不通,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1.
秦兴旺 《工友》2007,(2):30-33
阅读提示:广西南宁市兴宁区环卫站“临时工”苏四英患了癌症,因为单位没有为她办理医疗保险而无钱治疗。不久,苏四英因病去世。她的死亡是因惠癌症还是单位保障工作的缺失?单位要不要为她的死亡承担责任?为此,死者家属与环卫站进行了长达5年的争执。在这场漫长的官司中,先后有8名律师坚定地支持死者家属的诉求,并免费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使官司不断进行下去。 2006年12月14日,兴宁区法院对此案作出再审判决,兴宁区环卫站向死者家属朱明初、朱振宁支付损害赔偿金52938元,支付精神抚慰金5000元。但朱明初、朱振宁对此判决表示不服,要提出上诉,官司仍将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2.
阅读提示:广西南宁市兴宁区环卫站“临时工”苏四英患了癌症,因为单位没有为她办理医疗保险而无钱治疗。不久,苏四英因病去世。她的死亡是因患癌症还是单位保障工作的缺失?单位要不要为她的死亡承担责任?为此,死者家属与环卫站进行了长达3年的争执。在这场漫长的官司中,先后有8名律师坚定地支持死者家属的诉求,并免费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使官司不断进行下去。2006年12月14日,兴宁区法院对此案作出再审判决,兴宁区环卫站向死者家属朱明初、朱振宁支付损害赔偿金52938元,支付精神抚慰金5000元。但朱明初、朱振宁对此判决表示不服,要提出上诉,官司仍将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3.
青木  陈荣 《工友》2004,(10)
仅仅因为来例假上卫生间,日方董事长就要以“违纪”为由将女职工“除名”?除名不成,又刻意对女职工进行打击报复。如此侵犯人权,居然能够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你相信吗?如此简单的官司,居然要打4年,你相信吗?事件虽结束于一年半之前,但本刊首次披露,意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护洋”、“护资”现象其实并不鲜见。难道引进外资就该无视中国工人的基本人权吗?  相似文献   

14.
一个农妇被一辆轿车撞倒。轿车想跑,却被另一个农妇拦住:“你把人撞了,别跑!”轿车停下,拦车的农妇一看司机:“啊,是你?”被撞农妇断掉多根骨头。肇事者是谁?一场纷争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7,(1):39-39
轰动一时的“江苏高淳民政局替流浪汉维权案”有了一审结果,当地法院以“主体不适格”为由,裁定驳回民政局起诉。流浪汉遭遇车祸身亡,在找不到亲属的情况下,是否“撞了白撞”?在高淳县检察机关的牵头和支持下,当地民政局代替死去的流浪汉将肇事司机和保险公司诉上法院。2006年4月终获立案,并在高淳县法院开庭审理。这个被贴上了“全国首例”标签的个案因媒体的广泛报道,又使不少地方的民政部门纷纷效仿。  相似文献   

16.
子非 《农村青年》2007,(7):55-57
一个做小生意的男子,只因对一名法院书记员的姐姐说句牢骚话,竟然丢了性命。死因长时间存在争论:一边是当地警方认定的“跳楼自杀”,一边是民间盛传的“警察杀人”。 悲剧惨绝人寰,在备受社会关注的同时,惊动了中央高层。在重要批示下,当事民警因涉嫌故意杀人被送上法庭。2007年5月,此案一审判决下达,三名被告人均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刑。  相似文献   

17.
小生 《农村青年》2014,(5):20-22
2013年3月。小杰随父母回河南老家探亲。4月4日。清明节.小杰溺水身亡。小杰的父母走上“民告官”之路,这场官司被称为“以卵击石”。小杰是怎么死的?谁是他的“夺命凶手”?2014年清明节,小杰的父母再忆伤心往事……  相似文献   

18.
工友信箱     
《工友》2013,(4):28-29
服刑期间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工友》编辑部:季某系某建筑公司的职工,2008年他在工地施工时不慎受伤,后被认定为工伤,并继续留在建筑公司工作,一直享受工伤待遇。2011年9月,季某因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建筑公司于法院判决生效后解除了与季  相似文献   

19.
赵灵敏 《工友》2006,(6):14-17
阅读提示:“这是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广东省职业病赔偿的最高记录。”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翟玉娟长期关注职业病问题,“现在的职业病赔偿不能参加民事赔偿,所以很难有这么高的金额。”她所说的“最高记录”,是指2005年12月22日,广东省惠东县人民法院判决海丰县高艺珠宝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香港高雅宝石厂有限公司,一次性连带偿付给饱受尘肺病折磨的四川籍打工者冯兴中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生活补助、后续治疗费等在内共计463761元的赔偿。尽管被判得大额赔偿,冯兴中却依然忧心忡忡。过去5年间遭遇的无数次推诿、呵斥、白眼和冷遇,让他丝毫不敢对即将到来的二审抱太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5日下午,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对南通儿童福利院“切除子宫案”作出一审判决:南通儿童福利院原副院长陈晓燕、原院长缪开荣、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王晨毅和苏韵华4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陈晓燕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判处其余3人管制6个月。 至此,引起社会极度关注的“南通儿童福利院切除两个智障少女子宫”事件,在1年又4个月以后,终于有了一个结果。而在此之前,涉案人员不但言之凿凿地声称这件事情“于法无碍”,还坚持认为他们是在从事一项“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