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晓慧 《法制博览》2023,(35):115-117
规范责任论要求在对行为人进行归责时,需要考虑其行为是否在具有自由意志的情况下作出。期待可能性作为其核心要素,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该制度是否有引入的必要,以及引入后是否与我国的刑法制度相契合还存在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对该制度的理解偏差、适用标准过低等问题。故明确其价值,理清其判断标准与适用案件范围,对于充分发挥其效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熙  金昌俊 《法制博览》2022,(8):103-105
期待可能性理论源于德国,是指在法律的范围内,主张对于因不幸的生活事件而陷入某种恶劣情形,或是被迫犯罪的人给予责任上的赦免。这个理论在德国已有了百年的历史,并且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法不强人所难”,本质上是提高了法律的人性化水平。在我国目前已有的法律条文中,并没有这一理论的内容,而且在刑事立法中也没有将其纳入。但是在实际的司法、执法过程当中,这一理论已经有所渗透。本文将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的《刑法》立法以及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的使用作为讨论内容,并根据相关的内容,提出一些作者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分析,以当前理论界对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理论发展进程以及它在刑法中的地位着手,归结当今不同刑法条文中期待可能性的渗透作用,论证期待可能性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刑法学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随着癖马案等判决而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期待可能性理论慢慢成为刑法学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最终成为了规范责任论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产生基础,在哲学讨论上也充满争议,本文旨在浅析该问题下的几个关键法哲学观点,为理解期待可能性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博 《法制博览》2013,(6):68-69
期待可能性这一刑法学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该时期现代刑法学业已基本确立的。然而,由于我国的犯罪论体系导致了我国的刑法学理论往往不谈期待可能性这一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期待可能性理论。同时,再加上期待可能性理论它所反映出来的价值理念与当前我国刑法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也十分符合我国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法律文化。因此,探讨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期待可能性的基本理论入手,着重围绕了自由意志和正义论讨论了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我国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越来越受诟病,改革犯罪构成体系的呼声愈演愈烈。引入大陆法系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即是近年来改革声潮中颇受瞩目的一个话题。鉴于我国与其原产地的大陆法系国家在犯罪论体系上存在的重大差异,其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如何兼容的问题乃重中之重,而其合理适用问题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9,(18):208-209
我国刑法中没有期待可能性这一概念,但是确实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一些规定都与期待可能性所发挥的功能所吻合。在具有中国特色刑法体系框架中,期待可能性是刑事责任中评价刑事责任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时,期待可能性也十分符合我国刑法保持谦抑性的理念,就像日本刑法学者大塚仁所说期待可能性正是对在强有力的国家法律规范面前喘息不已的国民的脆弱人性倾注刑法的同情之泪。此文就期待可能性的原理并引进、适用于中国刑法做一个讨论。  相似文献   

8.
张春雷 《法制博览》2015,(5):103-104
期待可能性的相关理论是刑法理论中重要的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理论规定,期待可能性的相关理论属于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因素,并判断包括故意犯罪行为在内的犯罪形态。我国刑法应该借鉴期待可能性的相关理论,不断完善刑法理论。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刑法中关于期待可能性相关理论若干基本问题,分别讲述了期待可能性的相关理论简介、期待可能性相关理论在刑法学中具有的借鉴意义以及将期待可能性的相关理论引入到我国刑法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俞邃 《当代世界》2012,(2):31-32
以“复杂多变”描述当今国际形势的表征,以“多极化”概括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的走势,这是经过多年凝聚集体智慧而形成的科学概念,言简意赅,精当得体。尽管体现“复杂多变”与“多极化”的具体形态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也会不断得到丰富,但其实质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值得关注的是,  相似文献   

10.
何帆 《法制博览》2015,(2):204-205
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违章建筑在我国普遍存在。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涉及违章建筑的处理也越来越多。违章建筑因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本身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宜处理违章建筑的权属,仅能处理违章建筑产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