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 ,边检复议机关频繁变换 ,先后有县级公安机关、公安厅 (局 )、公安边防总队成为边检复议机关。从加强对边检行政行为的内部监督考虑 ,结合边检法规和现役制边检站的领导体制 ,由公安边防总队以边检总站的名义行使行政复议权 ,是当前最为适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执法环境的改善,人民法院的执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民主与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要求法院公正司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公正司法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四个方面归纳了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法定不起诉的第(一)项情形应该修改,以符合案件事实;酌定不起诉与无罪推定存在内在矛盾,前者是后者的例外;不起诉程序中应增设听证程序,以推进诉讼民主;存疑不起诉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对一起警方干预自杀个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自杀现象的剧增,自杀干预已成了警方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正确认识和理解自杀干预中的民警责任问题、管辖问题和谈判技巧培训问题,并在谈判中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警方才能有效地化解各种自杀危机,更好地保障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支持起诉不应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只能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应明确界定支持起诉的现有主体的资格,应将公民个人纳入支持起诉者的范围,对支持起诉者的诉讼地位应细化;适应支持起诉制度应有案件范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修改和完善支持起诉原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持起诉不应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只能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应明确界定支持起诉的现有主体的资格,应将公民个人纳入支持起诉者的范围,对支持起诉者的诉讼地位应细化;适用支持起诉制度应有案件范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存疑不起诉是我国不起诉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疑罪从无的司法理念。在司法实践中存疑不起诉被滥用、误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原因既有立法规定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也有办案人徇私、徇情的问题,而对证据审查判断的偏差,把握的不一致、不统一是导致存疑不起诉适用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存疑不起诉的正确适用对于保障人权、实现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正确履行检察职责,准确行使存疑不起诉权,本文对甘肃省检察机关2003年至2007年存疑不诉案件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典型个案进行了专项调查和研究,分析出全省检察机关五年来存疑不诉案件的特点,进而从立法、侦查、检察等环节总结了办理存疑不诉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了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办案质量、正确适用存疑不起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陆法系主流观点认为,前诉处于诉讼系属中,禁止重复诉讼包含禁止重复起诉和禁止另行起诉两种形态。我国在这两种形态的适用上均存在问题,有必要分别予以讨论,以统一司法适用。禁止重复起诉的目的在于避免既判力相冲突,而禁止另行起诉则是为了避免实质性的矛盾判决。禁止重复起诉应以诉讼请求为核心识别要素。禁止另行起诉应以主要争点共通为识别要件,并根据不同情况,对后诉作强制反诉、追加、法院依职权强制合并审理或者中止诉讼程序等处理。  相似文献   

9.
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享有起诉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诉法第145条的规定,被害人对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案件有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的权利,虽然这一规定出发点是好的,但该规定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对被害人在不起诉案件中享有起诉权的弊端及相应对策作几点思考,以期对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所稗益。一在法理上和操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刑诉法赋予被害人对于不服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有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权利,这加强了被害人追究犯罪的权利,使被害人有了诉讼保障的安全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矫枉过正的思维方式和立法技术的粗糙,…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试行的职务犯罪批捕权上提一级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下级检察机关怠于行使侦查监督职责,侦、捕、诉衔接不畅影响案件质量,承担错案责任主体不明确,上级检察机关的不捕决定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因此,上下级检察机关要健全机制履行侦查监督职责,建立上下畅通、左右联动的侦、捕、诉衔接机制保证案件质量,要完善考核标准,厘清错案责任,要对上级检察机关的不捕决定实行备案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我国各种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人民检察院的免予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了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不相适应的弊端,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一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弊多利少。本文拟就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些分析及探讨,以求引起法学界、特别是立法部门的重视,从我国的法制建设角度考虑,通过立法程序将这一陈旧的免予起诉制度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12.
再审审查阶段,如果该再审是由当事人提起的,当事人有权撤诉;再审阶段一般不准许当事人撤诉.由当事人提起的再审审查案件中,人民法院应对原审裁判和再审申请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若双方当事人在再审中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存在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法院应准许原审原告申请撤诉.  相似文献   

13.
不起诉听证是检察机关为适应检务公开的要求而试行的一项改革措施。该举措虽有不少优点,但实施中仍存在某些问题。重视并改进这些问题有助于不起诉听证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下称两祛)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行政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都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实践中,由于对上述两法精神的认识领会不一致,以致执行起来出现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此,我们想谈谈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起诉的关系的认识及对一些具体问题处理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废止了1979年《刑事诉讼法》中的免予起诉制度,在法定不起诉的基础上,吸收免予起诉制度的合理因素,确立了我国现行的不起诉制度,并规定了对于不合理的不起诉的若干救济方法。这些救济方法虽然在纠正不当的不起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外部的监督机制以及公诉转自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不少弊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不起诉救济制度,可借鉴在这一方面比较完善的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告知制度,设立不起诉审查组织等不起诉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不起诉新标准,并已公布实施。其中规定: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起诉。这一规定存在着无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法起到预防犯罪、教育人民、惩罚犯罪的作用的问题,以及"生活无着"、"偶然盗窃犯罪"无法界定的问题。笔者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审视此规定,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浅谈撤回起诉后再行起诉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撤回起诉,修订前的刑事诉讼法曾有规定,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则无规定,相关司法解释虽然均有撤回起诉的条款,但是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根据对撤回起诉的概念、适用情形以及法律后果的理解,人民检察院在撤回起诉后经补充侦查发现了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并有相关证据证实的,或者发现了原起诉认定的犯罪事实有新的证据的,都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再行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8.
“存疑不起诉” ,是不起诉制度中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种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形式。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司法公正 ,有效惩治犯罪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 ,应当充分理解与其相匹配适用的法律制度、原则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的刑事不起诉 ,对于节约司法资源、减轻人民法院审理压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不起诉行为的不当使用又会破坏法制、放纵犯罪 ,所以实践中对其进行制约是很有必要的。与国外较为成熟的不起诉制约的几种制度相比 ,我国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不起诉制约机制 ,但不尽完善 ,特别是在人民法院的作用、被害人的自诉条件范围及不起诉善后事宜的处置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人大常委会进行个案监督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依法纠正某一错案,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具体个案的监督,促进司法公正,达到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治国之目的。因此,人大常委会对个案的监督要以法律监督为前提,宏观监督与微观监督二者不可偏一,从而实现人大常委会个案监督的权威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