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牌战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怎样实施名牌战略?实施名牌战略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实施名牌战略在地方经济工作中应如何定位?这是人们正在思考、探讨并渴求回答的问题。今年5月和6月,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兵分两路,对大江南北的青岛、大连、柳州、株洲等城市进行了重点考察。这几个城市实施名牌战略的经验及其带来的巨大效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与启示。一、不断强化名牌意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柳州和株洲的经济工作者,用一句形象的话,表达了他们对名牌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这就是:“市场是海,企业是船,名牌是帆。”我们在考察时,青岛报纸上正在开展“生死攸关话名牌”的大讨论,青岛人高赡远瞩地提出一个响亮  相似文献   

2.
培育品牌企业,增强名牌意识,培植品牌经济,形成品牌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各个地区特别是各个城市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实力、有活力的重要标志。青岛是全国率先提出"名牌战略"的城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岛的名牌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培育和成长出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在培育品牌企业中政府应该发挥哪些作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介绍了青岛市政府在培育品牌企业中的重要举措,以期促进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唤起了企业界的名牌意识。在名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成功的范例,也有行为上的误区。究其深层原因是名牌意识误区,虽然人们的名牌意识正逐步加强,但还存在着意识缺乏、偏差和错误从而导致行为的错位。寻找出这些意识误区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消除,树立正确的名牌意识,对企业的名牌战略实施将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一、名牌意识误区的分析1、名牌质量意识不强。许多企业还存在计划经济下的一般质量意识,停留在符合商品内在质量标准上,标准要求不高,品种陈旧,工艺不精。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而靠…  相似文献   

4.
“名牌兴,则武汉兴”。近年来,随着对名牌战略认识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重视名牌,企业争创名牌,社会关注名牌的氛围在我市开始形成。9月23日,由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及本刊联合召开了“武汉市实施名牌战略研讨会”,来自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各有关部门的领导,武汉地区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与我市部分企业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武汉经济”的良策。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发于此。(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5.
名牌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企业导入名牌战略模式,是一种战略选择,必须从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战略的高度,选择既切合实际,又具拓展空间的名牌战略模式。一、自创名牌模式企业创名牌的过程是企业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成果高度凝结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生产和经...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4,(8):25-26
1997年青岛市妇联成立了爱心大姐服务社,以实施名牌战略为主线,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在打造家政服务名牌中,创造更多的岗位安置大龄下岗失业妇女。(一)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打造名牌奠定基础。成立了家政服务培训学校,对大龄下岗失业妇女进行岗前、专业和职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培训。在独立开  相似文献   

7.
余鑫炎 《政策》2003,(4):16-17
先说名牌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自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名牌"。2001年评选出57个中国名牌,湖北省1个也没有。2002年评选出123个中国名牌,湖北金龙泉啤酒光荣入选,实现了湖北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与其他一些省(市、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比较起来,湖北的"中国名牌"实在是太少了。作为中部最大城市的武汉,至今没有一个"中国名牌",实在是说不过去。  相似文献   

8.
农业名牌战略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经济文化一体化理论和方法及名牌战略一般理论 ,对农业名牌、农业名牌战略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类型与特征 ,以及农业名牌战略的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1年以来,我省的工业企业抓质量、抓管理,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了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成果辉煌。如双汇火腿、金星啤酒、新飞电器、莲花味精、宇通客车、少林客车、黄河旋风、金龙铜管、方欣米业等等,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目前河南中国名牌总数达到65个,在位次排名上河南“中国名牌”总数量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省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甘肃省名牌发展的人才战略研究郭继强一、名牌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国外实施名牌人才战略的情况及对我们的启示人才战略,在名牌战略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人才战略是推行全省名牌发展战略的核心之所在。一个名牌从发明、创造到生产、营销,即名牌的一切运作都要由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创名牌兴工业──南丰县实施“名牌战略”剖析李履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有了很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档次明显提高,追求名牌、讲究质量的消费心理表现突出。实施"名牌战略"可促使企业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把市场、质量、技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以来,青岛在产生了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工业名牌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交运集团的"情满旅途"、铁路客运的"海之情"青京列车、公用事业的"96111"服务热线、电业的"亮出精彩"、市妇联的"爱心大姐"、热电集团的"暖到家"、中航二公司的"浇注明天"等一批在全国知名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名牌.这些服务名牌的产生既成为展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又因与青岛若干工业名牌相辉映而在全国产生了一种"名牌效应",使青岛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名牌经济与名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6年9月我在武汉市名牌战略研讨会上提出名牌经济概念并论证名牌经济是市场经济精华的观点以来,引起许多同志的兴趣和关注,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研究;也有的同志认为没有必要提出名牌经济概念,名牌经济并无客观依据。这些都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我研究的结论是:名牌经济是一个客观存在,名牌经济是市场经济运动规律的结晶。只有站在名牌经济的理论高度才能真正提高名牌意识,提高实施名牌战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一、打造家政服务品牌,为大龄失业妇女就业服务1997年青岛市妇联成立了爱心大姐服务社,以实施名牌战略为主线,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在打造家政服务名牌中,创造更多的岗位安置大龄下岗失业妇女。(一)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打造名牌奠定基础。成立了家政服务培训学校,对大龄下岗失业妇女进行岗前、专业和职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培训。在独立开展培训的同时,我们还先后与市劳动再就业培训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办了微机、家庭烹饪、家庭护理等培训班,根据青岛外籍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率先举办了涉外保姆培训班。七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0…  相似文献   

15.
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加速湖南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学君 《湖湘论坛》2003,16(1):35-36
名牌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湖南省急需树立名牌战略意识,实施适合本省的出口商品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16.
创立名牌、发展名牌,是让产品不断占领国内市场乃至进入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和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重大策略。当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瞬息万变,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赢得经济发展的优先仅。鉴于此,我市及时提出了名牌兴市的战略,是很有眼光和现实意义的。在我市决定实施名牌战略后,国税部门应如何配合市政府创国内、国际名牌产品,把名牌战略落到实处,就成为我们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亟需实施名牌战略潘成华据国外某权威机构的市场预测:即将到来的21世纪实为名牌一统天下的世纪。谁拥有名牌,谁就拥有市场。目前,国外名牌产品及名牌企业正已大举进军我国市场,态势咄咄逼人。我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否则,且不说开拓国际市场,恐怕连国...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兴起一股名牌热,消费者选择名牌,企业争创名牌,政府扶持名牌。名牌,日益成为企业形象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我们中国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品牌,如何造就中国名牌,如何树立企业形象,如何击败海外品牌,就成为经济发展中迫切的任务,因此,对企业来说,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名牌的创立与保护,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一、名牌的创立名牌商标一旦创立,就等于创造出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26日,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桥”牌氯化钾产品,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确定为“中国名牌”产品。这是我省推进名牌战略的重大突破,是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多年来辛勤工作、开拓进取的结果。为了进一步调动我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  相似文献   

20.
钟鸣 《群众》1998,(10)
近年来,一股强劲有力的“名牌热”席卷中国。实施名牌战略,推动名牌事业,正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生存、谋发展、抢占市场制高点、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实施名牌战略,作为企业面向市场推出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有力支持,从体制、机制、法制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