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我国行政人员的人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芳 《行政论坛》2006,(4):34-36
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依据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通过行政活动展示自身价值尊严的身心结构的总和。由于历史、经济、教育和制度等原因,转型期我国行政人格存在着“依附性”、“权力性”、“自我强迫”、“情绪化”和“悖德”等缺陷。行政人格建构必须把行政人员置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去考察,并对其内在构成要素和外在行为表现进行综合把握和全面考察,以实现行政人格由“经济人”—“道德人”—“公仆人”的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制度的制度设计缺陷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行政论坛》2007,32(1):11-16
海南省等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内容和实现机制。它的特点是问责主体与问责对象行政隶属关系的明晰,构成了典型的等级问责关系;问责内容广泛,涉及等级问责、职业问责、法律问责和政治问责等内容;通过直接界定和参照执行的方式确定了两类问责对象;单一的政府行政负责人启动机制,决定了问责的行政内部垂直领导的实现途径。这一制度设计的缺陷及影响是:由“单一问责主体和启动机制可以实现多类问责内容的问责效果”的假设难以成立,引发问责效果难以实现的问题;由“地方党委书记不过问行政问责”的假设不成立,导致问责执行中可能存在的党政冲突问题;由“‘部门行政首长’和‘政府行政首长’在决策权力与责任方面一致”的假设不成立,带来的对政府行政首长决策责任如何界定及合理问责的问题;由“体制外信息提供者可以充分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行使相应的权力”的假设不成立,带来的监督者难以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因应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需要,社会治理将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向了前台,以行动者现身的行政人员人格的独立性诉求及其建构日益凸显。传统的人格研究主要从属于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范式,在社会历史的意义上都是一种静态研究。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人格研究有必要在借鉴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的具体推导,纳入历史和现实维度,动态地从制度、组织、文化等角度分析影响行政人格建构的主要社会因素。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这些社会因素可进一步归纳为关系(人身、权力)、工作(规则、效率)和信仰(信任、服务)。在人类社会治理的不同历史阶段,这些因素在行政人格的建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在制度化道德的社会整合下,关系、工作和信仰因素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行政人格建构也将实现从“制度→组织→个体”之单环建构向“个体?组织?制度”之双环建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首长负责制与权力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科学内涵,指出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一种个人负责制,是兼备委员会制优点的首长制。健全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必须依法对行政首长的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行政领导,作为一定组织中的权力人格形象,负有动员社会资源实现“执政为民”的使命,其执政过程中的权利观念决定着行政成本与效率关系,这要求建立权利主体参与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的制度,具体表现为领导决策中的权利取向、议事程序中的权利要件和以权利关怀配置行政方法与工具.权利观念对行政领导力的形成和行政公信力的建立具有构成意义和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当前 ,在依法行政的实践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依法行政的积极推进。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问题既是其中之一。本文仅就加强依法行政过程中行政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浅的表述。一、行政道德在行政权力运行中的功能行政权力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力量 ,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行政权力运行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运行和行使行政权力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  相似文献   

7.
依法行政的重点是“治官治权”,从“治民治事”转到“治官治权”反映了我国依法行政重心的转移,“治官治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制约行政权力,解决权力结构问题,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防止权力“越位、缺位、错位”,保障公民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8.
李小伟 《学理论》2010,(5):146-147
这是一个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时代。社会高速运转,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在这种背景下,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是着眼明天、面向未来的教育。因此,如果离开了时代精神谈人格的建构是毫无意义的,人格建构的核心应该是时代精神的完美承载。本文为职业教育中的“人格”输入了一个关键词“现代人”,并就现代人人格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培养策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行政管理模式是政府为管理社会而形成的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按照社会资源配置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无限”型、“两合”型和“有限”型三种。纵观当代中国发展史,我国经历了“无限”型和“两合”型两种行政管理模式。相对于“无限”型而言,“两合”型表现出极强的延续性和开拓性。其延续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政首长权力继续拓展;二是继续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提高行政效率;三是行政层次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成为不变的常量等。其开拓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逐步理清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二是变革了党的领导方武——由党政不分走向党政分开;三是行政系统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四是由依文件行政逐步走向了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权力运行的变异及其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变异是指行政权力在运行中偏离了公共权力设置初衷的方向,而出现的违背公共利益的现象。现实中的以权谋私、权力滥用、权钱交易等都根源于此。行政权力运行变异的机理在于: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失灵会导致行政权力实际行使中的“内部人控制”;我国现阶段行政权力运行所处的环境是双轨制的“体制”漏洞为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提供了可能,同时政府无处不在、无不干预的权力经济背景为权力腐败提供了温床: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在前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导致权力运行的变异。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变异总体上需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制建设,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及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的法制约束三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运行范围和运行过程实施强有力的制约与监控。  相似文献   

11.
试论行政权力折射现象的负面作用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行政权力是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但是,人们常常把法律化的行政权力人格化,似乎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头上都拥有“权力光环”。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在行政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一是在法定的权力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执行公务,对这种“阳光普照”式的依法行政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行政权力“直射现象”;二是直接将公共行政权力当作个人的权力和资本,谋取个人私利,我们称之为行政权力“反射现象”;三是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利用行政权力的影响力为家人或他人谋取私利,我们则称之…  相似文献   

12.
略论传统中国的乡村控制与村社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传统中国的乡村控制和村社结构进行了简略评述,认为在传统中国,专制国家虽然希望把自己的权力延伸到乡村社会之中,但受交通、通讯和行政管理水平的限制,在事实上不得不利用乡村社会中的权威资源实施支配与控制。地方精英的成份和功能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用“自治权”、“士绅社会”等概念加以概括。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是由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各种组织机构和个人关系构成的,对此必须综合地、辩证地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3.
“行政”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职业,国家行政系统及其行政活动,有其深刻的内涵,行政职业具有“公共权力”性质突出、社会责任重大、是各种利益交汇点和鲜明的党派性等特殊性,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行政公正的概念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勇 《行政论坛》2006,8(1):47-50
行政公正是指行政权力正当地分配权利(义务)的行为、观念和制度。行政公正要求行政权力的行使本身是公正的;要求行政权力对权利(义务)进行分配;同时要解决怎样分配的问题。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分配公正”,行政公正亦即行政权力给每个个体分配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因此,行政公正的实质是控制权力,分配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5.
行政道德责任在政府责任诸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公共行政的属性,行政道德责任在构建责任政府中的地位,政府规模日趋膨胀及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责任和行政权力的分离、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等方面剖析了行政道德责任的缘起,并提出了行政道德责任实现的法制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行政组织文化建设机制及行政伦理人格塑造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频发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矛盾的新形态,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政治、行政、社会等体制性弊端日积月累的必然产物.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高度分化所导致的“相对剥夺感”、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所导致的“权利贫困”、公共权力异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滞后所导致的“合法性危机”以及公民社会发育不良所导致的“公共空间萎缩”.  相似文献   

17.
行政行为的判断包含着道德标准,公共行政道德人格有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权力行使公平公正;勤政为民,廉洁自律.行政道德人格的塑造应通过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意识生成,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并通过内省、克己、力行等方法不断完善和成就行政道德人格.服务型政府的公共行政中应建立起道德化的制度体系,以保障权力在运行中接受行政道德的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18.
社会回归——行政权力的演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先发国家逐渐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国家行政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公民、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上。根据自由主义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国家权力是由社会让渡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势必要求将让渡给国家的部分权力收回。而这些需要回归社会的权力往往是通过传统的政府的行政职能来体现的,因此,通过调整政府职能范围来重塑行政权力的行使空间,是确保行政权力向社会回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微观经济领域中,行政权力与市场机制是一 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行政权力的过份 介入就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弱化或退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政治、小社会”的关系模式就属于这种情况:政府的行政权力渗入到微观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其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越了自身的界限而入侵了市场机制应作用的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逐步完善就是要求调整政府管理经济的领域和层面,使行政权力从微观领域适度退出,重点转向宏观领域,还原市场机制在微观领域的权威。 在确立行政权力与市场机制作用领域的合理界限后,它们是一种相…  相似文献   

20.
“重大行政决策类规范性文件”是由“重大行政决策”与“规范性文件”建构而成的复合概念。实践中无论是对重大行政决策抑或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都无法将“重大行政决策类规范性文件”完全纳入其中。“重大行政决策类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具有推动重大行政决策类规范性文件法治化、优化法治政府建设与行政首长负责制、衔接各种合法性审查制度发展等审查“刚需”。通过对“重大行政决策”与“规范性文件”目前接受合法性审查的多重维度进行透视,可以勾勒出“重大行政决策类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现状与存在的典型问题。在“重大行政决策类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下一步的完善中,应当从注重不同审查主体预防性沟通、确定不同阶段的审查重点、对备案审查形成相应的原则指引方面进行相应补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