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它有助于人们及时表达政治见解,释放,情感情绪;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调整政策,化解矛盾,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但是,网络政治参与也对我溺的民主机制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趋利避害,保诞杜会的政治稳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政治稳定是社会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尤其如此.本文以政治稳定的涵义作为思考的起点,剖析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并提出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相似性越大,直接借鉴行政改革具体选择的可能性越大,研究不同国家行政改革的"个性",对改进中国政府管理,深化中国行政改革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与英美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中央政府2001年1月完成的战后最大一场行政改革,具有遏制"部门利益",弱化"行政分割"这一鲜明"个性",研究日本行政改革的这一鲜明特色,对于遏制中国转型期"部门利益"问题,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也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生态环境。1949年至今,中国社会在分化过程中经历了由政治强力整合形成的政治身份制结构到法定权利基础上的经济分层结构的转型,与此相适应,政治运行态势也经历了从集权型稳定到过渡型稳定的转变。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将逐渐发展成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将造就一个较为成熟的市民社会,推动着民主型稳定的实现。社会分化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两次较大规模调整。“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是保持政治控制、社会结构分化和政治稳态化三者间平衡发展的最佳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孝春 《理论探讨》2003,3(6):23-25
全球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力求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6.
法治下的农民政治参与与农村社会稳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白呈明 《理论导刊》2002,(10):35-37
本文从农民政治参与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关系出发,阐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在实现农村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完善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也是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条件之一。现代化进程中 ,社会分化与政治稳定之间能够形成正向互动 ,即社会分化为政治稳定的实现奠定社会环境基础 ,合理的结构功能基础及心理文化基础 ,发挥了正向促进效应 ,同时政治系统的稳态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建立符合转型社会要求的政治控制体制是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然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金部政。体中,民主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民主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机制等为其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方法.阶层分化中利益格局的深层调整特别是分化机制"梯度"性而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使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保证阶层分化中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利益关系,国家应坚持在阶层分化中的公共性立场,主导阶层分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国家税收、财政支出在阶层分化中的积极作用,保持意识形态建设与阶层分化发展的适应性,提高政治系统不同阶层的容纳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却往往带来负面影响。当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明显特征。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合理对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现实社会中间阶层的办事员阶层(含部分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因其相对数量多,占有一定的资源等比较优势,因此在社会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结显示,1.办事员阶层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2.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大反腐败力度。与此同时,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办事员素质,扩大办事员队伍,为办事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论现阶段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社会政治心理在整个社会政治稳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剖析政治共同体、制度与政权、政府与政局、政策与秩序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原因,指出现阶段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各种主要社会心理问题,并从宏观上简要阐述了解决社会政治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民众健康的社会心理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政治稳定性和民众社会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影响政治稳定性的良性社会心理表现为理智成熟的社会价值取向,开放忠诚的社会情感体验,求稳怕乱的社会心理需要,较为普遍的主观幸福感受。影响政治稳定性的不良社会心理表现为社会群体敌视情绪滋生,各阶层弱势心态蔓延,社会信任面临困境,社会认知与情感困惑冲突。为此,提出设计惠及全民的公平经济制度,推进化解官民冲突的廉政制度建设,实施切实改善民生的保障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教化,构筑有效的社会疏导与支持网络等矫正措施,以实现民众社会心理的优化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冲突是政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政治与冲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如何在冲突中寻求稳定与和谐构成政治生活的主题。而构建有效的政治冲突调控机制就成为政治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4)
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多民族国家,而中国文化又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自古就从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中,凝聚出了蕴含着丰富政治稳定思想的政治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处于矛盾凸显区和多发期,需要我们寻找到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的政治稳定观,从而成为维护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16.
把心理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引入政治研究领域,使政治研究精确化、数量化,从而体现政治研究的科学性,客观上要求建立社会政治稳定测量指标体系.衡量社会政治稳定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政治秩序、政治制度、政治取向和政治参与四个基本指标,而且四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综合测定政治、社会稳定的基本状况.政治制度是政治建设中的投入状况测量指标,政治取向和政治参与是政治建设的过程性测量指标,政治秩序则是政治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中的民主化浪潮:状况、影响及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形成一股强大潮流,席卷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是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化道路。在实现政治文化进程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观望等待,而应结合本国国情,在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稳定地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从过去十年的实践可以看出,政改举措无不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推动社会结构转型角度切入。经济社会的内在发展始终是中国政改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抗争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社会抗争和政治稳定之间具有关联性,正确理解二者之间关系以及妥善处理当代中国的社会抗争现象,对于中国的政治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除了一般性的特征之外,当代中国社会抗争由于国情的不同呈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意味着社会抗争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的影响也是较为特殊的,这也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抗争控制与疏解的主要原则和基本途径,同时,从政治稳定的角度理解社会抗争,其正面作用与其负面影响一样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安排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指特定的制度变革。而制度变革容易引发利益冲突和政治的非稳定。在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 ,政府的制度供给对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控将影响政治稳定。政府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利益的合理调整 ,是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