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学校体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体育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若从管理学角度思考,学校体育改革应包括确定目标、组织实施、效果评估以及调控过程等环节的全部内容。从目标上看,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从锻炼“技能”、“体质”再向培养“人才”的演变过程。几十年实践证明,以这些为目标都未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以“运动技能”为目标,对于不以体育为职业的广大学生来说显然不大实际,学校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让全体学生习练运动技能。其典型例证是,  相似文献   

2.
“扬州会议”和会议制定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不仅推动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促进了学校体育卫生新的法规建设。1985年以来,国家教委先后出台了大中小学的体育合格标准、体育锻炼标准、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办法等体育行政法规。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卫生的重要行政法规,为后来一系列的学校改革措施,如学校体育工作思想上的转变、依法治体等问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强了人们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识和法制观念,极大促进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傅雷 《唯实》2023,(10):80-82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组织是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将丰富多元的体育内涵承载于一体、外化于行的重要主体之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淑华  任玉梅 《世纪桥》2007,(4):150-151
“健康第一”来自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已成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新的课题。围绕高校体育教学思想、方法开展各方面的研究,加强体育课程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定位,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新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转变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5.
刚红光 《世纪桥》2012,(1):86-87
终身体育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所要达到的目的。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不仅对学校体育作用、目的以及对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对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教材产生深刻的影响。终身体育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众传媒对于各类体育突发事件的报道,忽视了其在高校中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大众传媒在体育突出事件中的作用、体育突出事件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大众传媒传播体育突出事件的思考三个角度,对大众传媒报道体育突发事件的传播效果以及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说明体育事件的报道,不但要体现出事实的新闻价值,更要彰显出报道内容的社会意义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索晓霞 《当代贵州》2023,(47):52-53
<正>村超已经成为现象级的重大文化事件,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视角出发,我们从村超中看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的鲜活实践。村超,是大众给贵州省榕江县举办的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冠名。“因为足球很纯粹”“因为接地气”“因为最炫民族风”“因为全民参与”“因为沉浸式的狂欢”……这由20支当地群众自发组建的球队所形成的业余联赛,不仅获得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相似文献   

8.
什么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什么警察鸣八枪镇住百人群殴,什么李雪健病逝,什么交通银行行长携款潜逃……所有这些都是凭空杜撰的虚假报道——虚假新闻多发区:文化娱乐报道、体育报道和经济报道有些文化娱乐报道,版面上多为明星大腕们的是是非非、绯闻隐私,今天爆料,明天辟谣,真假难辨。有的媒体体育报道的注意力不在运动场、训练场,而是盯着赛场外的边边角角,一会儿是“亮晶晶”的分分合合,一会儿又是施拉格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姑爷,一些记者成了西方的“狗仔队”。有的经济报道记者,不去采访相关当事人,也不了解事实真相,盲目引用、转载经济…  相似文献   

9.
提起讲政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那是要闻和时政新闻的事,与体育报道没什么关系。那么体育报道是否需要讲政治?答案肯定的,体育新闻报道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新闻报道一样也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因此,本人作为市级党报《蚌埠日寺艮》体育新闻的编辑,多年来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报道必须要讲政治。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先后两次对青海体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近年来青海体育发挥特色优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新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青海的特色优势,各部门、各行业都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业绩。感谢体育系统的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她特别指出:“青海是个体育小省,但又是体育资源的富省。竞技体育、高原训练、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体育产业等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体育潜力。青海要为2008年奥运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解放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青海体育工作的褒奖和肯定。它对青海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析“人文奥运”对北京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2008年奥运会承办地,北京高校的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对于实施“科技、人文、绿色”奥运有其特殊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调研、专家讨论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为了实现北京“人文奥运”的宏伟构想,通过对“人文奥运”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涵与功能的分析讨论,我们认为首都高校需要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同时为北京奥运会培养出知识全面、身心健康,服务意识强、言谈举止得体、热情有礼的合格志愿者。从而提高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市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是我国的体育年。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 ,第 2 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圆满举行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素以“养身之道”自居。且多与中医药、营养学、卫生学混杂在一起 ,始终未形成体育的独立的体系 ,故也就未出现体育词语。近年来我国引用的体育(身体教育 )一词 ,历史记载还是在 190 0年前后由日本传入的。由于对泊来的“洋货”不揣其本 ,致使对体育一词的翻译总是出现越位、错位、不到位。体育 (PE)越位到了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11日,我国首次在体育产业营销方面的最高奖——中国体育营销星光奖各奖项在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会议厅揭晓。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和CBA联赛、第48届世乒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一起荣获本次评选的最高营销奖,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获得优秀赛事运作奖,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奖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两个大奖的省份。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1):96-97
和那些每天坚持跑步、健身、打太极的“身体力行”者相比,快乐大叔只能算是个体育爱好者。虽说很少去运动场上“实践”,但这并不妨碍快乐大叔对体育的爱好。  相似文献   

15.
体育品牌,特指被社会认同的体现体育规则、组织优良、独具一格、影响深远并具有一定经济属性的区别于其他体育活动的典型活动。体育品牌活动的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对体育功能定位的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黑丁 《廉政瞭望》2012,(2):34-35
2011年11月24日,长沙市人民法院第二法庭。时隔案发两年后,瞿优远终于等来了判决。“被告人瞿优远犯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这一宣判,标志着一颗传媒之星的陨落,也使得《体坛周报》告别了曾经的“老大”时代。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瞿优远打造了一个以《体坛周报》为旗舰的体育传媒王国,除《体坛周报》这份风行的体育大报外,瞿优远还打造了《足球周刊》、《高尔夫大师》、《扣篮》、《全体育》等体育系列杂志及中国最大的体育门户网站“体坛网”  相似文献   

17.
“红色体育”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时期领导军民开展的体育实践活动,并发展为最具群众基础的体育形态。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体育的发源地,以现有资料通过文献分析和辩证分析方法,探究井冈山时期红色体育形成的背景及内容,分析井冈山时期红色体育的特征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国彩  任梦 《山西青年》2022,(6):187-189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体育人文精神以及道德素养也有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与对策。如今,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授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身体的层面,很少会去挖掘体育精神要求,正因如此,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也无法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总结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提炼品牌、体育塑造形象、旅游创新发展,贵州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的融合发展新路,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2019年"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2019"跑贵州"山地越野跑联赛、国奥女子篮球对抗赛、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预赛、2019贵阳国际马拉松赛、2019中国·瓮安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暨中国山地户外运动系列赛……自今年3月以来,一系列密集的体育赛事活动在贵州各地接连上演,体育旅游也迎来爆发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宁波建设体育强市的路径选择。本文以“合作治理”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宁波体育强市建设的主要成果与做法,探讨了“十二五”时期宁波体育事业“以转型促发展;以开放促效能;以规范促监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