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社会公共服务创新既是广东加强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社会公共服务需求,适应社会组织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社会公共服务创新包括:创新社会公共服务主体、创新社会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创新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社会公共服务监管评价机制和建立有利于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新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魏小龙 《公安研究》2011,(10):19-21,27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包括理念创新层面、体制创新层面、机制创新层面、手段创新层面。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应坚持用"善治"理论引领创新,用信息技术支撑创新,用资源整合助推创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扬州市公安局以社会资源整合和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完善打防控机制,织密防控网络为重点,突出手段创新,强化前端管理和源头要素管控,积极探索实践社会管理的新举措、新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构建一个格局,注重整合社会资源 按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新格局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黄伦宽 《人民论坛》2013,(8):136-138
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首先要清楚何为社会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的问题所在,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了解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意,从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体系、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法和司法理念、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服务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实践。  相似文献   

5.
社会创新的方法:从评估切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评估是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评估之于社会创新的推动作用,然后在回顾和总结国外社会创新评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照中国现实,提出我国加强社会创新评估体系建设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赖以顺利实施的宏观前提和动力机制。公安监管机关在贯彻中央社会管理创新决策中任务艰巨,须始终抓住确保监管场所安全文明的主线,以实践创新载体扎实推进。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运用信息科技手段研制开发出监管远程视频监控智能管理平台,对基层公安监管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大局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陈柳裕 《今日浙江》2011,(17):32-33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和保障,实现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和最终目标。要着重在运用法治思维探寻社会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在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进程中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随着社会建设的推进不断丰富和完善。成都市公安机关在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总结经验做法,要把握时代背景、提升理性认识、健全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保障措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琳 《桂海论丛》2012,(6):85-89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为我们理解新兴媒体所构成社会空间的本质,探索政府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新兴媒体构建的新型文化空间,要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运作机制,提高政府的空间引导能力与空间传播能力。针对新兴媒体构筑的新型交往空间,要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调控机制,提高政府的空间执政能力与空间对话能力。针对新兴媒体构造的新型政治空间,要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动力机制,提升政府空间引导能力和空间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朱有志  杨盛海 《求索》2013,(2):180-182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发挥检察建议的引导、规范和指向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管理的多元化体系,是检察建议社会管理价值的精髓。本文主要着眼于检察建议的制度创新探索.及对检察建议社会管理价值的深入剖析,深刻阐释检察建议社会管理价值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使检察建议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陈朋  李炜永 《长白学刊》2011,(6):119-124
社会创新的概念可以包含社会自身的创新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这构成社会创新的两大维度.社会结构创新、社会文化创新、社会机制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是社会自身创新的四大核心要素,也是社会创新成功的必需条件.社会成长是当下中国社会创新的内在特质所系.结合当下实际,促进社会成长和积极推动国家挟持是从根本性上影响社会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连吉兴 《公安学刊》2011,(1):77-79,93
近年来,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区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是建立矛盾调解三级联动机制、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建立配套机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矛盾调解机制;二是建立合作化防控机制、实效化防控机制、社会化防控机制,创新维护治安稳定的社会防控机制;三是建立执法流程透明机制、执法监督实时机制、执法评判公开机制,创新实现公平正义的规范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剑平 《公安研究》2010,(12):28-31,84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当前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与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和管理范畴不明确、管理方式不科学问题,应当科学合理划分管理范畴、遵循管理原则,着力解决"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要按照标准引领、资源整合、手段升级、机制创新的思路,实现社会管理的责任化、社会化、动态化和一体化,达到全面掌控社会局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切实保障社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抓住关键环节,那就是实现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重心、治理投入五个转变;创新社会参与、社会整合、社会预警、民主决策、利益诉求、矛盾化解六大机制;整合党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群众、媒体七方力量。  相似文献   

15.
创新社会公共服务监管机制是当前广东加强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监管法规。明确社会公共服务监管主体,落实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创新社会公共服务监管制度,做好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监测,规范社会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以适应社会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模式市场化和投资、建设、运营社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法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昕  向敏 《长江论坛》2010,(1):31-35,39
法制创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法制视野中的“两型社会”强调以最少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法律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法制创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保障促进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创新执法体制,建立环境资源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完善环保信息公开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法治观念,坚持以法制创新为先导,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城乡社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刻阐述了完善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基本目标和实现手段,为深入推动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一。  相似文献   

19.
胡德春 《政策》2012,(4):74-77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民生福祉大计,事关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业。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要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大力推进民本机制、化解机制、纽带机制、平衡机制和防控机制创新,为加快构建中部战略支点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对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近年来,浙江省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机制的探索卓有成效,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继续完善体制和加大创新力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