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使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健康、文明的良好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论述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内涵,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整个国家文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村文明水平的提高。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繁荣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已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铁臻 《唯实》2003,(2):74-77
一、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是文明的产物 ,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的土壤。现代城市的创生与发展 ,一刻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又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 ,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一 )城市文化是城市全面发展的推动力现代城市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产物。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城市。而文化 ,特别是先进文化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撑。它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 ,它的…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5.
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高度注重先进文化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既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用先进文化引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文化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6.
先进的文化,同社会生产力一起,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两只轮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就能够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它战胜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也是把一个光明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陈冬 《求是》2012,(3):21-22
北京市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扎实推进首都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坚持把提炼、培育城市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北京已迈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征程、新阶段,迫切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智力支持。提炼、培育"北京精  相似文献   

8.
王涛 《唯实》2004,(6):16-18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引领旗帜 ,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昭柱 《求是》2005,(8):47-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关系,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三大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一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涵,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推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战略系统有其特定的内涵要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保障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建设、人的发展这些根本保障外,主要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家的培养与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科技革命、社会结构变迁、文化发展等动力机制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提供思想基础、价值取向、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必须从辽宁的实际出发,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树立与辽宁振兴发展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观,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等方面,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与辽宁全面振兴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前半叶,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完成这一宏伟大业,我们不仅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而且需要建设先进文化。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是一个国家团结奋进的动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齐鹏飞 《新视野》2001,(4):28-29
在科技革命、知识产业和信息文明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在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的新世界,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如何发展和全面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并使之成为先进文化的孵化器、催化器,并进一步使先进文化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如何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中有机统一起来并协调发展,使“文化力”成为当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之综合国力的支撑点和增长点,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思路。一“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14.
加快文化发展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最广大人…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学的视野中,小康社会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的文化素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是文化生活质量总体提升的社会,是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它要求我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创建中国的学习化社会,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白显良  雷莹 《探索》2006,3(4):18-22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和谐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最近在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时强调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民主健全、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9.
发展城市文化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看,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从发展城市经济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从建设城市政治文明看,城市文化是城市政治文明的精神内核;从构建学习型城市看,城市文化是学习型城市的主体内容;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城市文化是市民素质提高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是体现时代精神、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文化,是能够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伦理道德、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文化,是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特点,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发展方向,以培养"四有"公民为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打造社会坚实的精神基础,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