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要最优秀     
“中国鞋王”奥康集团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2008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会上,轮到公司事业部某经理汇报,该经理兴致勃勃地讲道:“一季度原计划在全国开专卖店70家,最终开店110家,超额完成任务。”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听着听着皱起了眉头,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严重超标,是很不好的工作习惯。”事业部经理一听,  相似文献   

2.
处毛乌素沙漠,长城脚下的神木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升起了一颗光彩熠熠的企业新秀——神木县药材公司。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1999年公司销售收入居全区同行业之首,连续两年被榆林地区行署评为“三优一满意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公司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党风廉政先进单位”。谁都知道,这些荣誉浸透着经理高卡文的心血和汗水。走改革之路  16年前,高卡文当上了神木药材公司经理时,我国城市改革刚刚起步,国有企业由财政“喂奶吃”到“断奶吃”。经理这个官由过去政府任命到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是“当官…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曹发贵,被村民们称为“抠书记”。一是他对公家钱“抠”。上级来人,他带头买菜在家里请客,村级零招待成为铁律。上级同意他盖村部大楼,他却把盖大楼的钱“抠”下来为村民修路和建安息堂。二是对自己花钱“抠”。当村支书10年没用一  相似文献   

4.
“抠老板”的自述身为河北承德大厦实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我手中掌管资金超亿元,但始终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当作企业的宗旨和个人的生活准则。管理出效益,勤俭节约也出效益。我在企业管理方面抓得很紧。办公用品的发放都要经过几道关口。谁用公司的纸写私人信件或...  相似文献   

5.
创业岁月记赵锁江和他领导过的寿阳县煤运公司本刊记者杨万福通讯员范进昌是巧,也是缘,当我们驱车百里,匆匆赶到寿阳县煤运公司办公楼,采访刚刚宣布调任地区煤运分公司纪委书记的赵锁江时,新任的县煤运公司经理正谦让着让他再在经理办公桌后的那把椅子上坐几天。那种...  相似文献   

6.
辛源 《廉政瞭望》2004,(5):39-39
报载,国内某公司引进一套进口设备,调试成功之际召开庆功表彰会,经理发言时按惯例给在场的领导戴了一通“高帽”:“在工业局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挥下……这套设备终于安装调试成功了!”负责指导安装工作的德国工程师格里先生大惑不解:“指挥安装的是我,工业局的领导只来看过一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根本就没来过,怎么成绩都成了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湘潮》2005,(6):F003-F003
人保财险岳阳市南湖支公司在级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以许丹雄为经理的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争创“一流公司、精品公司”,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为已任,以提高盈利能力为主线,以服务客户为目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谱定了公司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2004年公司荣获省公司“先进基层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当张亨喜出任辽源得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化纤制造分公司经理时,公司正处于危机之中:由于受大环境影响,得亨公司主导产品──涤纶长丝的价格一降再降,而生产原料却一涨再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异常困难,若不采取断然举措,巨额亏损将不可避免,怎么办?“二次革命”车间主任出身的张亨喜深知,改变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力所不及,但企业内部的小环境可以改造。得亨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早已完成并取得成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冗员问题又一次摆到了公司领导面前: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关系进到公司的人不但数量可观,而且都在于“俏活…  相似文献   

9.
博览     
“元旦”问典小幽默博览ANGFENGTONGXUN自鸣得意于化鲤和尚也得有文凭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公司经理正在宣读文件。当读到“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时他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台下一片大笑声。经理生气了:“笑什...  相似文献   

10.
一个经理与四个骗子雷公民共鸣1995年的金秋,对B市通达经销公司来说,是个灰色的季节。这一年该公司因连年亏损,债台高筑而被推到了被告席上。而直接责任者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王玉玺,也同时被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当办案人员撩开公司神秘的“面纱”时,竟吃惊...  相似文献   

11.
张珊  李涛 《廉政瞭望》2003,(6):25-29
代表人物一:徐炳松夫人。周卫东在广西玉林本是个小人物,他是玉林地区文化局演出公司下属的文达装潢公司的经理。当时,徐炳松是领导900多万人的地委书记,周卫东通过攻克“外围”,徐炳松的夫人,终于攀上了地委书记这门“高亲”。原来,徐炳松的妻子曾任玉林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周卫东作为“识相”的部下,通过走夫人路线,有机会出  相似文献   

12.
李培 《党史天地》2010,(5):14-14
人民币百元钞上的毛主席头像,也是“毛主席第一张标准像”,是从一张合影中“抠”出来的,照片的原型是什么?工作人员又是怎么“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3.
李文明 《党建文汇》2008,(10):46-46
经理在废纸篓里寻商机 在日本九州的大分县,有一家大百货公司——长磐百货公司。这家公司的经理有一个奇怪的“嗜好”,那就是收捡顾客丢弃在百货店废纸篓里的纸条。身为公司经理,统领着成百上千号人,掌管着公司的方方面面,放着诸多大事不管,捡那些废弃的纸条又有何用?  相似文献   

14.
人文荟萃     
●要高度重视企业中的“四个一”问题一些企业经理,在经营活动中存在有“四个一”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是“一人决策”。一些企业经理在经营活动中,不调查分析价格和市场,不同副职讨论商量投资项目,不开办公会争求多方意见,而是随心所欲,主观独断,盲...  相似文献   

15.
提起农一师三团十七连党支部一班人的“抠”,从干部到职工没有不挑大拇指的。这是因为最近3年来,该连党支部厉行节约、节本降耗,把一个连续多年职均收入不足5000元,籽棉单产一直排徊在260多公斤的后进连队,带成了三团有名的棉花单产高产连,2005年,职均收入首次突破3.3万元。提起十七连党支部的两位主管领导,连长韩晶,指导员袁爱新,没有职工不说他俩“抠门”的。更有甚者,有人竟当着他俩的面亲切地“韩老抠”、“袁老抠”地叫着。身为一连之长的韩晶,经常这样对职工说:“不是我们想抠,实在是连队的家底太薄,职工收入在三团还不是太高,连队还…  相似文献   

16.
任嘉明 《世纪桥》2005,(10):78-79
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是国内电力建设队伍中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施工企业之一,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一支火电建设队伍。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司在东北乃至全国电建市场上树起了“铁军”的旗帜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以赵永海经理为首的公司经营者集团带领全体员工审时度势,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并实施“三型三化”(技术密集型、管理效益型、资本运营型、集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军区地理位置特殊,使命也特殊。在中央眼皮底下,得到的支持多,来自上面的干扰也多。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军区领导一方面经常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指示,另一方面,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也不断地直接插手军区工作。当“文革”风暴来临之际,北京军区领导就卷入了最复杂、最凶险的政治漩涡。  相似文献   

18.
一身正气感民心———记中共新绛县委书记石正民□王泽斌刘英来行新利“当干部的一定要带头过紧日子”石正民同志是1993年5月到新绛县当县长的。作为一县之长,手中掌握着审批拨款的大权,可是他从来不乱花一分钱。石正民同志外出跑项目、跑资金,对吃住问题“抠”得...  相似文献   

19.
说“抠”     
不久前,笔者去隆回县大理石厂调查,这个只有80名职工的国有小厂,1996年销售收入才241万元,却创利37万元,销售利润率高达15%以上。正当我为之惊叹时,该厂财务负责人说:我们厂的这点利润是“抠”出来的。是的,这个厂没有小车,厂长没有手提电话,厂长办公室里没有沙发,几只藤椅都打了补丁,其“抠”劲可见一斑。这个厂的主要产品是机制粘土砖,个体砖窑、集体小砖厂到处都是,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不“抠”的话,莫说创造高比例利润,恐怕要站住脚也是有困难的。其实,“抠”出效益的企业不只这一家,也不单单是小企…  相似文献   

20.
看到某企业经理的名片上印有“中共党员、经理”的字样,命笔者况空回D顿感耳目清新.为之一振。这位经理说:””经理只是工作需要,——而做合格党员则是我一生中的最高追求,把“中共党员”印上名片,在生意场上减少了不少麻烦,非份之想、不义之财等一律免谈。”时下,冠以各种头衔的名片随处可见,有的牌子大的唬人,这些无非是想证实身份较高的价码和“品牌”,以赢得更多的成功机遇,这本不足为奇,但有的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淡漠和忘却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责任义务,只想要待遇争好处,不愿当公仆做奉献,甚至把手中的权力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