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死人复活     
何进 《江淮法治》2010,(20):33-33
前一时期,一个在外漂泊了约二十年的人回家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回家居然成了轰动全国的新闻。原来。在他当年离家之后,公安机关认为他被另一个人杀害了。于是就把那个人抓了起来。最终那个根本没有杀人的人被判犯有故意杀人罪而锒铛入狱.而他也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已经被杀害。所以,他的正常回家,因为司法机关刑讯逼供所制造的冤假错案,而成了神奇的“死人复活”。  相似文献   

2.
阿申 《法庭内外》2009,(12):41-45
2008年11月,一个拄着拐杖的歌手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舞台,几经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宝座。他叫高峰,曾在一场车祸中双腿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一段爱情。在他人生处于低谷时,一个女孩走进了他的生活,成了他心灵的拐杖,带着他继续寻梦、圆梦……  相似文献   

3.
李微 《法人》2008,(8):73-73
按照空调行业的惯例,每年8月1日到次年的7月31日为一个冷冻年。眼下,新的冷冻年已经来临,纵观今年整个空调企业的销售颓势,相关的业内专家认为,部分空调生产企业陷入“退市门”、“潜逃门”,都反映出空调企业销售压力加大,而随着明年新的能效标准出台,经历过前几年的洗牌之后,空调业现已步入了摊牌年,遭遇新“拐点”,部分企业将出局。  相似文献   

4.
梁军 《江淮法治》2012,(18):26-27
他究竟为什么会坠车被碾压致死?是自杀还是谋杀?因为无目击证人,其死因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于是,警方不予立案,那么谁来为他的死承担责任呢?  相似文献   

5.
唐仁 《政府法制》2013,(33):14-15
60多年前,蒋介石败走台湾。凭军队人数、武器装备、经济实力……他哪方面不超过中国共产党?可是,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6.
一 林征是我的学生,是我十四年前的一名学生。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几年来都是美好的,可现在我却成了他的辩护律师,为检察机关指控他犯的抢劫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聚众斗殴罪进行辩护,我的心情怅然而沉重。我至今似乎明白了,似乎又一点也不明白,一个当初在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十几年后为何会沦为一个犯罪团伙的主犯之一。  相似文献   

7.
牛宁宁 《江淮法治》2007,(8X):37-37
李某。现年37岁,从他记事起,父母就经常吵架打骂。为逃避家庭纠纷.他的父亲离家在外和另外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基拳上不再回家,偶尔回家一趟也都是以吵闹打架而告终。在李某的眼里,他的父亲慢慢地成了他的仇人。就这样直到1993年,尽管他的父亲这时候已经常住在家里了,  相似文献   

8.
他惊喜地发现初恋女友更加有气质了今年45岁的杨平出生在辽宁大连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到大,他的成绩都是班上前几名的。高中时,学习成绩突出的他成了班中女生的青睐对象。高二那年,他恋上了亭亭玉立的班花赵玉,赵玉对杨平也并不反感。1986年,杨平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到外省读书的大学生。当消息传到家乡,乡亲们伸出大拇指,钦佩地称他“状元郎”,杨平成了家乡渎书娃的学习楷模。赵玉也考入了当地一所师范学院,两人依依不舍地到不同的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王冬梅 《政府法制》2009,(19):22-23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吲元被媒体称为“草原巨贪”。他自称对一笔笔送上门的巨额钱财“根本没有太在意过”。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不是一个昏官,也不是一个庸官,却因为廉洁问题成了一个出了事的贪官。”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安高陵县有这样一个人,他忠厚善良,直率坦诚,为人豪爽,内心无私,乐于助人,在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大潮中,他凭着一心一意改变农村的落后贫穷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家乡情结,为了让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了让周边的群众致富,活的更滋滑。多年来他带筷簪他的企业,为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开辟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块广阔天地,他就是达利饲料(集团)公司董事长:杨三定……。  相似文献   

11.
【纠纷背景】 10年前,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西山村王春权经人介绍到北京某饲料有限公司务工。天有不测风云,王春权在搬运饲料过程中不慎被叉车压伤,造成右腿血管断裂,后做了右腿根处植人人造血管手术。事后,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了工伤认定,北京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他为六级伤残。  相似文献   

12.
辛明 《公民与法治》2013,(14):41-41
揭开“血色黑洞” 出狱后,他没了记者证,成了无业游民。最初就是靠爱人的那点工资,后来,他想,总不能靠老婆养活,他先想到了卖血,后又想,在街上摆一个擦皮鞋摊,取名“记者鞋摊”。  相似文献   

13.
借腹悲剧     
袁瀛 《法治纵横》2011,(15):44-45
自从春桃将腹中的孩子做掉后,何立炎就每晚去朋友家喝酒,他成了一个不爱回家的人。  相似文献   

14.
他曾是“绝症患者”,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废人”;他曾萌生过自杀的念头,最终却成了拯救心灵、扶危济困的病弱者的知音:他带着一尺多长的手术伤疤东奔西走16年,为10余名重症患者及100余名老弱病残者累计捐款捐物十多万元,帮助3000多名贫困学生和下岗职工走上就业再就业岗位……被人们称为“爱心大使”。  相似文献   

15.
孔祥凤 《政府法制》2014,(22):33-33
1950年,他出生于印度沃德讷格尔一个小商贩的家庭。从小,他便跟随父亲去镇里的火车站卖茶。十几岁时,他就成远近闻名的卖茶童。小时候的他酷爱读书,课余时间,镇上图书馆的书被他看了个遍。平时的他有点内向和腼腆,但口才很好,偏爱辩论和戏剧表演。  相似文献   

16.
孙志强,一个普通的本溪市交警。他每天在那里指挥车辆.疏导交通,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又显得那么不普通: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吹日晒染出了他黝黑的皮肤,岁月更迭刻下了他清晰的皱纹,还落下了一身的病痛。他带的徒弟,有的高升了,成了他的领导:有的干了几年之后.受不了这份苦调走了.可是他却心无旁骛、痴心不改,在岗台一站就是四十年。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10,(8):59-59
法官: 我有一亲属林某是一个经营家用电器的个体户。今年3月经人介绍林某与田某达成口头协议,其主要内容是:田某自带工具为林某卖出的空调负责安装,每安装一台空调在用户没有意见后林某负责给田某30元报酬;田某应当做到随叫随到,田某在安装空调工作中受到伤害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18.
一位勤恳劳作的农民,历尽生活的艰辛,经过苦学木工技艺不断接活挣钱,最后开办了一家家具厂,几年间,靠技术、信誉加苦干,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农民富翁收养了一个孤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竟在10年间收养了199个孤残儿女,他也由一名家财万贯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一个月里,他受聘为人“死守”店面,抵挡强拆队伍的“进攻”,成了一名“职业钉子户”。颇具戏剧意味的是,“职业钉子户”陆大任,曾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拆迁队长,想方设法拆人房子。他还自曝,“干了12年拆迁,只挣了900万,算是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鲁迅林征是我的学生,是我十四年前的一名学生。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几年来都是美好的,可现在我成了他的辩护律师,为检察机关指控他犯的抢劫罪、强制猖亵侮辱妇女罪和聚众斗殴罪进行辩护,我的心情怅然而沉重。我至今似乎明白了,似乎又一点也不明白,一个当初在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十几年后会沦为一个犯罪团伙的主犯之一。八十年代初,我在一个县城的小学当老师。林征读四、五年级时,我任他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社会、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