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健伟 《党政论坛》2011,(16):15-15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叫罗伯特·艾克雷得的科学家,在研究对策论中著名的“囚徒疑难”问题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现象。首先,得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囚徒疑难”。它是对策论中的一种假设。比如现在举行一场智力比赛,当比赛双方均采取欺骗手段时,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紧紧围绕人与自身历史的关系这一主题,完整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思想,揭示了在人民群众人类历史形成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跨越”,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往往具有不同于世界历史一般进程的特殊性。所谓“跨越”,就是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同时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思想,体现了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道路特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传统主导价值观即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西汉时期,传统主导价值观得以基本建构。分析来看,其建构是综合推进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入法建制形成制度保障、加强教育教化得以广泛普及、进行社会有效传播获得普遍认同、推进家庭实践达到个体养成等一系列举措,使其得以在全社会广泛确立。研究传统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建构,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叶丽 《理论视野》2013,(6):33-34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葛兰西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分子概念,提出了"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并把这一理论始终贯穿于自己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中。这一理论对于研究当代知识分子的职能和社会角色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公民的日常行为做出规范。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儒家思想对当下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启示意义。儒家思想以"仁爱"作为本源,试图构建一个超越差等之爱,实现一体之仁的社会,并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基本理论架构。文章还借用"中国正义论"的观念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观在社会层面的规定正是对传统"正义论"的复归。此外,儒家的修身、诚信等观念也为当下的一些理论提供了理论根基。当前,中国正处在时代转型的大潮中,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多元、西方价值观的融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等都呼唤复兴传统文化、立足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7.
诚信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维系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但是,近几年,弄虚作假之事在社会上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极大愤慨。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利益,而且破坏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那么,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必须首先理解"信"的思想来源及其哲学基础。分析了战国时期法家对"信"这一思想的论述并回答了上述问题。由于思考尚不十分成熟,敬请法学界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儒家“和”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孔子重“和”,再到其弟子有子提出“和为贵”,随后经孟、荀两派继承发展出“和为贵”的思想。几千年来“和为贵”不仅成为儒家思想典型,更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体系,并以此运用于“八条目”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修身为本”为主要内容的“和为贵”精神。“和为贵”的精神,是“和”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国际观在新时代的展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为道屡迁,唯变所适,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9.
于玲玲 《学理论》2010,(5):161-163
通过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审美追求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影响,又有教育、家庭的影响,还有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努力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正确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李新市  王江澜 《学理论》2008,(12):17-19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的重要一方,工人仅仅表现为物质劳动力,表现为商品。他所从事的剩余劳动按其本质来说,是内在的强制劳动,然而在外表上却似乎是自由买卖与协商达成共识的结果;尽管资本家身陷于资本的被颠倒了的关系中,但他却体现了这种关系的肯定的、统治的一方,因而他感到很快乐。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里,不管生产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多么复杂多变,只要主体与客体分离,工人阶级被剥削、被支配的命运就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理论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制定出了一系列求真务实的施政方针和政策,使边区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达到了政治民主、经济自给、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状态,出色地完成了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从现代管理的善治角度出发,考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施政内容、方法,有助于认识和总结党在局部执政时期的经验,为当今政府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初期,李大钊相继发表《青春》《〈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深刻阐述了他的“青春中华”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的宇宙观、兼容并蓄的哲学观以及深刻清醒的爱国观。青春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青年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一环。李大钊“青春中华”思想对于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牢记使命担当,培养青年责任意识;有利于发扬奋斗精神,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青春力量,厚植青年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3.
方菲 《学理论》2014,(20):30-31
笛卡尔的二元论立场不仅没有解决"心-身问题"反而制造了许多模糊的哲学概念。这些概念对后世影响甚大,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即使是以反二元论自居的诸多流派(如唯物主义)也难以摆脱二元论的范畴,从而陷入困境。塞尔(J.R.Searle)主张解决"心-身问题"首先要彻底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范畴以及隐藏其后的假设。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思维革命,使"心-身问题"的解决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探讨当代哲学热点问题,涉及哲学审视当代问题的诸多层面,起始问题是何谓"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其次是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再次是如何在理解过程中深入思考哲学的当代性。只有对上述问题做出解析,才能提出并回答诸多具体的哲学热点问题,才能领悟哲学对各种问题的审视方式以及在审视过程中体现的智慧,才能把握哲学的当代性及其对当代日常生活世界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论断,一方面说明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仍然很多,因为发展往往与问题相伴随;另一方面表达了邓小平的一种提醒、一种准备、一种反思.针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客观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的把握能力,把问题变成好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仁""礼"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教化、法制规范及社会和谐思想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时代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其形成有着深刻时代和历史文化背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当下社会价值观引领、价值体系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美好人格构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孔子"仁""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滋养与借鉴、传承和创新的内在辩证关系。孔子的"仁""礼"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突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重视个人与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国家义利观、落脚国家精神的筑建有着十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两制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从共处论、交往论到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论;从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到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从各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到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等,既体现了不同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又指导了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两制关系的具体实践。认真总结和反思其理论与实践的正确与失误,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俄非常时期,列宁对于无产阶级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就当时"和平共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必要性以及"和平共处"关系的性质,提出了深刻的思想。在实践中,他为这一思想的贯彻和执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研究和解析非常时期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晓杰 《学理论》2014,(6):287-288
"问题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有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对于这一差异群体的思想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社会—学校—自身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使"问题学生"能够走出思想的阴霾,争取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谭宏 《理论探讨》2008,(2):84-88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价值,经济价值是其重要的一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研究其特点,探索其转换机制和转换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解决的对策,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可以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