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学科角度的研究梳理分析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口学等学科在独生子女研究方面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其后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研究进行梳理,该梳理则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阐述了学生时期和成年时期两个阶段的青少年独生子女的研究.最后,从比较研究角度进行梳理,目的是解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研究中各种相悖观点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郭萍 《理论月刊》2015,(3):132-136
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是中国一个独有的话题.论文简要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产生及大致规模,然后从所有权传承与管理权传承两方面入手,对独生子女家族企业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经研究发现,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相比,独生子女家族企业在股权传承上具有先天优势,且信任半径的扩大有助于吸纳更多的管理人才辅佐接班人.但在接班人的培养与甄选环节上,独生子女家族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与劣势.不过,考虑到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群体较小,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不会从根本上危及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我国新的基本国情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客观了解国人的养老需求、积极应对老龄化是当下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独生子女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迈入养老阶段,独生子女在传统家庭养老中正面临持续压力。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对独生子女的分布特征进行整体性描述,进而深入分析独生子女群体对其父母养老偏好的差异性特征。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在独生子女内部,非农业户口、东部地区、女性、更高学历和更高收入的群体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进一步了解独生子女的养老责任观念,有利于客观认识传统孝道文化中家庭养老的影响,为独生子女群体父母的养老谋划更为友好的养老政策和保障措施,以更好地迎接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型和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各方所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对已有的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文献进行简要综述中,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抽样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基础上,而很少有学者从社会化周期理论角度,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此,本文以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模糊、亲子关系紧张及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等问题为讨论视角,探讨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结合量化分析)拓展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青年群体是现代医疗保障制度中的重要议题.要充分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必须在青年群体方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美国在医改方案中把青年群体议题置于显著的位置,在明确原有制度下青年群体的覆盖状况之后,通过代际再分配的综合权衡,制定出青年群体的专项政策,务求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升制度的运行效率.其政策思路、制度设计和配套机制安排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政策分析的阶段论中,公共政策议题选定是社会问题走向政府议程的关键环节.R·科布和C·埃尔德在区分了不同政策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政策议题选定策略-扩散议题战略:通过以适当的界定议题为基础,并积极利用象征和大众媒体来使议题扩散从而进入政府议程;该种战略与参与式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为我们在公共政策议题选定中如何确保公共政策之公平与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实践上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家庭是国家在特殊时期制定的特殊政策造就的一个特殊群体.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他们是一个高风险、多困难、低保障的弱势群体.目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父母已逐渐步入老年,面临的困难日益凸显,家庭收入减少、人手紧缺、空巢老人居多、情感孤寂,等等,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父母年老患病住院期间,因家中人手缺少,全家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被打乱,长期看护心力交瘁,雇佣护工的经济负担沉重.  相似文献   

8.
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人口膨胀的压力,中国将计划生育列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如今,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000万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出现,引发了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人们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独生子女能够适应社会吗?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吗?有人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这种说法并非中国人的专利,独生子女在不同的国家里,从一开始都是被当做“问题儿童”来研究的。100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曾经提出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州市高校研究生意愿生育性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女研究生存在一定的性别偏好,低龄组、研二、文史类专业、独生子女、未婚群体女研究生的意愿生育性别比相对较低,来自城市的女研究生的意愿生育性别比比较正常,不存在性别偏好,而研三的和独生子女女研究生存在较强的女孩偏好。  相似文献   

10.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诸多问题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加以典型特例为代表逐一分析不同统计学方法在心理学与教育学文章中的应用,对近几年来心理与教育学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全国未成年犯调查为例,比较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特征的异同.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社会交往的诸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趋同多于不同;在人际影响方面,独生子女父亲、母亲的影响力度与非独生子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独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社会交往方面反映出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其所特有的,而是未成年犯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光 《传承》2012,(12):46-47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内涵、特征、分类、功能、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学范畴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原则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研究时间不长,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现将学界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卢景国 《前沿》2013,(4):8-11
医学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医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社会医学化的理论渊源及其概念建构的基础上,综述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中国社会未来的研究进路与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内涵、特征、分类、功能、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学范畴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原则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研究时间不长,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现将学界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他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同辈交往方面的共同点要远远多于其相异之处,其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少受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束缚;青少年在同辈交往中存在性别隔离现象,但在该问题上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并不一致;青少年对同辈的男性气质特征认可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规律论""现象说""关系说"和"活动说"等观点。其中,规律自身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现象说""关系说""活动说"各有合理之处,但又都有待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研究领域是思想政治领域,而其特殊矛盾则是一定社会或群体的思想政治要求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现状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特殊矛盾,就要以思想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思想政治现象,进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本质和规律。探求基于思想政治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逻辑进路,要以思想政治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以思想政治现象为基点适当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学科,从思想政治现象视野精深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规模形成的独生子女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14-30岁青年独生子女的宏观状况--总体规模、性别年龄结构、空间分布等做一描述,有助于把握该群体数量上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六所高校近5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试图通过婚恋年龄,择偶标准,恋爱原因,经济支出等几个方面的调查来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婚恋观和恋爱现状之间存在的异同。结果表明当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及现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在形成谈恋爱早而结婚晚的“早恋晚婚”的新型婚恋态度,而未呈现较大的差异。本文还就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我认知是反映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全国14个城市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并以非独生子女为分析的参照对象,试图发现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在社会适应过程中是否具有自我认知上的特有属性,如果有,又有什么样的特性?这些特性对完善这一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化过程又有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第二代独生子女也已长大。独生子女是社会的未来,关注独生子女的成长、成才,是全社会的责任。目前,在我们身边有一个颇令人忧心的现象:这些由20岁到30岁的新失业族,大有直逼“4050”下岗人数之势。他们大学毕业不就业在家“啃老”;或者低学历、少技能又怕苦在家“待业”,他们成为了新时期的“新失业群体”。本刊记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和剖析,期望通过我们的文章引起社会的关注、决策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