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进行牛胆囊结石(牛黄)形态结构的观察时发现,牛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其断面呈年轮状层叠结构。这一特殊形态结构提示我们:在其形成中必定有一个自身旋转不断层迭的过程。从而,我们提出了胆囊胆汁流体力学的假说:结石核心在胆囊胆汁内不断旋转,将胆红素颗粒、胆固醇结晶及其他成分一层层附着其上,形成胆囊结石。而推动结石核心作旋转运动的作用力,来自胆囊胆汁的涡旋运动。为证实上述假说,我们对牛胆道原位压和胆囊胆汁涡旋运动进行了动态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进行了多种动物的胆汁引流试验。其中猪胆汁引流术主要采用胆囊插管直接引出体外或在体外连接容器的方法采集胆汁,但此法采集,胆汁和护理动物均较麻烦。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利用大网膜的生理特性,将植入腹腔的贮存器包裹,可通过贮存器连续引流采集胆汁。(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缩短牛黄培植的生产周期,提高牛黄的产质量,本文探讨了在牛黄形成过程中硫酸化糖蛋白与β—葡萄糖醛酸酶的成石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正常胆汁:取自40例屠宰的健康牛,经解剖证明无肝胆系统疾病。穿刺胆囊吸取胆汁。 2.天然生成胆红素牛黄的胆囊胆汁:取自5例屠宰时发现的天然生成牛黄的胆囊,经  相似文献   

4.
胆囊内植黄牛胆汁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李建基,王春,阎青,刘思当,马玉忠(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目前,胆囊内培植牛黄技术成果的推广工作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培植牛黄的形成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胆汁中许多物质可能在牛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如胆红素、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天然牛黄(牛胆结石)的成因,笔者在采用牛回肠末段切除+胆囊造口置核术培植天然牛黄的实验研究中,对回肠末段切除后的牛胆汁进行成分分析。证实了牛回肠末段切除能够有效地阻断胆盐的肠-肝循环,显著改变胆盐与胆固醇含量比值,使胆汁成石指数增大。 材料来源 笔者在辽宁、内蒙古等地施行本地黄牛回肠末段切除+胆囊造口置核术22例,单纯胆囊造口置核术6例。从上述接受复合手术的22头受试牛中随机选取16头,从接受单纯手术的6例中随机选取4头,均于手术后分期进行胆囊穿刺抽取胆汁标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在人培牛黄的基础理论及其外科技术的研究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为了缩短牛黄生产周期,提高牛黄产量,我们对牛胆囊胆汁的流体力学因素进行了测定分析,根据牛胆汁成黄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条件的改变和胆汁流体力学特征,设计了模拟胆囊,用以模拟牛胆内形成牛黄过程中一系列病理与物理变化,在牛体外生产牛黄。本法生产的牛黄经主要有效成分、基质结构以及红外光谱检测,均证明与天然牛黄完全相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 ①新鲜牛胆汁,沈阳市回族牛羊加工厂提供;②牛羊胆酸,沈阳生化制药厂提  相似文献   

7.
一头5岁的役用牦牛,体重80kg,于1987年6月29日手术埋核培育牛黄,1988年11月18日屠宰取黄时,发现其胆囊为双腔。外形如正常胆囊,底部较尖,外壁有脂肪与脂肪带。惟一侧稍突出,呈黑绿色,囊内有胆汁,囊壁软。另侧为黄白色,胆壁较硬。 胆囊剖检 埋核囊腔,比无核囊腔大。两囊之间,是由肌肉和粘膜构成的壁,将两囊隔开。其形状,如心脏的左右心室。有核的囊内无胆汁,粘膜有炎症、粗糙,囊壁增厚(与其他埋核胆囊的病理症状一样)。塑核横位于胆囊上部,靠近胆囊  相似文献   

8.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是死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经过复杂代谢的有机产物。目前天然牛黄甚缺,主要以胆红素代替。为查明猪、牛胆汁胆红素的提取量及其纯度,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猪、牛胆汁:从1989年1~3月在太谷地区采集的80份屠宰猪新鲜胆汁中,随机抽取41份。同年3~5月从3头装有胆囊瘘管的黄牛收取胆汁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羊体培黄模拟试验及牛体人工培黄试验,探讨影响牛体内牛黄形成、增产的有关因素及牛体培黄的成黄机制。培黄羊胆汁部分理化性状及活性成分的动态检测发现,在整个实验期内变化趋势:胆汁pH、粘度升高,胆汁胆固醇含量升高,而胆酸含量降低。培黄牛肝胆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除部分动物肝组织表现为变性、轻度硬化而外,动物胆囊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粘膜上皮变性、脱落,粘膜下腺体增生或程度不等的腺上皮变性、腺体毁坏,且其病变的性质、程度与牛黄液中菌株的毒力及成黄效果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载体的植入是牛体人培牛黄技术中牛黄形成的基础;选用弱毒大肠杆菌,人工感染造成胆囊卡他性炎症是牛黄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动物培黄期间,肝、胆系统的特征病理学改变是胆汁理化性状,成分含量改变的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11只恒河猴胆囊胆汁的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猪胆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恒河猴胆汁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CB)和Mg的浓度明显高于猪,粘稠度、总胆汁酸(TCG)、Ca、P和pH值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胆固醇(CHOL)的值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为提取胆红素,我们开展了活猪取胆汁的研究。选用肥育期的健康猪,体重70kg左右,手术前停食,任其自由饮水。肌肉注射846麻醉合剂按0.2ml/kg体重,作为全身麻醉,猪出现麻醉效果后,行左侧卧保定于动物手术台上。术部剃毛25×20cm~2,以0.1%新洁尔灭消毒,并以1%盐酸普鲁卡因再作浸润麻醉。沿右侧肋弓下方8~10cm处,即第7~11肋骨下端之间,与肋弓平行切开,切口长10~15cm。 依次切开皮肤和肌肉,手伸入腹腔,沿肝脏右叶下缘向内上方探摸胆囊,小心将胆囊牵引至切口附近,在胆囊下部少血管区域做袋口缝合(缝线打活结)。于袋口缝合中心抽取胆汁后,全层切开胆囊,将一特制塑料管插入胆囊切口,结扎袋口缝合线,对胆囊及塑料管间稍做加固缝合。由塑料管向胆囊内注入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待检查导管畅通后将胆囊放回腹腔。用5~7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并向腹腔内注入普鲁卡因抗菌素溶液(0.25%普鲁卡因50ml、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1g)。用12或18号丝线结节缝合肌肉和皮肤。为防止导管滑脱可在皮肤与肌肉间做一虚环。最后涂布碘酊,装结系绷带。将塑料管游离端固定于背部皮肤上,用塞封堵导管。  相似文献   

12.
熊胆(Fel ursi)是我国传统稀有珍贵中药,在祖国医药学中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退热清心,平肝明目,解痉,杀虫等功效;历代医家广泛地应用于各科疾病。熊胆系棕熊(Ursus artos L.)或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胆囊及其含胆汁的干物质。长期以来靠猎杀野熊取胆的方法获得药源,不仅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且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工作者与有关科技人员协手,开展了驯养野熊及从活熊胆囊抽取胆汁(即引流熊胆)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仅就引流熊胆研究及熊资源的合理利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牛腹腔模拟胆囊内培植牛黄,是解决牛黄药源短缺的新途径。但腹腔内植入模拟胆囊并进行连续性胆汁引流采集,对牛的生理功能有无不良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牛血常规、红细胞压积和血清中钾、钠、钙、镁、铁的含量在术后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鸡胆汁对大白鼠血脂含量影响的研究王文荪,赵怀平,张雄杰,朝克巴达尔呼,哈斯苏荣,孟宪东,关红,李焙锋(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鸡的胆囊胆汁(Gallusdomesticusbrisson)性味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消炎、利...  相似文献   

15.
以酶病理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胆汁生化分析,研究了石胆酸(LCA)诱发豚鼠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肝胆系统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酸酶(βGCD)、酸性粘多糖及多种胆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LCA能造成肝损伤,引起豚鼠增生性胆囊炎病变;肝和胆囊中内源性βGCD活性明显升高;胆汁βGCD含量显著升高,且与UCB/TB比值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猪胆汁醋液直肠导法治疗猪便秘笔者用猪胆汁醋液直肠导法治疗猪便秘286例,一次治愈215例,占75%;二次治愈63例,占21%;三次治愈8例,占3%,效果满意。方法取大猪胆囊一个,将胆汁和少许醋混合均匀。另将一细竹管两端修削平整,一端打磨光滑,插入患猪...  相似文献   

17.
牛黄是一种名贵药材,有清心、化痰、利胆、镇惊之功效,是牛黄安宫丸、牛黄散、犀黄丸等中成药的主要成分。牛黄为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所形成的结石。历来靠屠宰时偶然发现而获得,但机遇率很低。为了开辟天然牛黄药源,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了牛胆囊内培植牛黄的研究。主要方法是在牛胆囊内填置核心或注入药物,待胆固醇在核心上沉淀附着。此法不但生成速度慢(需一年左右)、数量少(平均10~20克),而且牛黄质量也  相似文献   

18.
为开辟牛黄的药用资源,从50年代起,国内有关部门就根据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胆汁人工合成牛黄。80年代初,人工培植牛黄的技术已在国内推广。近年来,一些部门又开始了人工培植羊黄的研究。我们对人工培植羊黄羊的胆囊壁进行了跟观和组织学观察,并测定了胆汁主要成分的变化,旨在探讨羊黄的形成过程和提高羊黄产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黑熊和棕熊的胆汁干品称为熊胆,是中医主要动物药材之一。为保护该药资源,解决药源不足的问题,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熊胆汁采集试验研究。我们于1989年元月进行了棕熊胆囊插管连续采集胆汁的试验。(一)试验材料1.实验熊:健康雌性棕熊1只,3岁,体重140kg。2.熊笼:供饲养和采胆汁的两用熊笼长1.7m,宽1.2m,高1.2m,系用三角铁和φ16mm钢筋焊接制成。笼的一侧设制一个能向上抽提的闸门,另一侧的门按装在两根滑杠上。滑杠向笼内推动,可  相似文献   

20.
1991年 ,青海省互助县加定乡桥头、加塘、扎龙沟等村的羔羊发生疑似泰勒虫病 ,确诊后用中西药结合治疗 ,获得较好的疗效。临床症状 发病羊多为 2— 4月龄羔羊 ,病初症状不明显 ,以后表现精神不振 ,耳耷头低 ,食欲减退或废绝 ,喜卧阴凉处 ,行走时步态僵硬 ,跟不上群 ;结膜黄染 ,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胀 ,触诊有疼痛反应 ;尿少而色黄 ;体温 3 9— 41℃ ,呈稽留热。病程一般 3— 7d。剖检变化 病死羊体表有多量青海血蜱 ,以耳部、颈部、胸前最多 ;淋巴结肿胀、充血 ;肝稍肿大 ,质脆 ;胆囊肿大、出血 ,部分羊胆囊内无胆汁 ,整个腹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