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青年的"性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青年"性存在"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在性观念和性行为上具有开放性,但是,无论是在性观念层面,还是在性行为层面,都没有越出"性开放"的边界,而进入到所谓的"性解放"状态.从总体上看,中国青年的性存在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一种行为方式,"法治"在一个国家的实现被认为是融入国际社会的先决条件。然而什么是"法治",怎样才是真正的"法治",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把"法治"视为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个表现过程是切入"法治"的一个新视角,也就是说从思维到行为的这么一个连续的过程是"法治"精神的表现,这就是行动中的"法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文化全球化"成为全球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虽然还众说纷纭,但是,对"文化全球化"的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是有可能性和有效性的:(1)"文化全球化"概念中"文化"的界定比较明确;(2)从文化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全球化的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个问题域,构建了一个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存在一个关于"平等悖论"的观点,认为权利、机会平等与事实平等相悖."平等"悖论的成因在于混淆了两个不同的"平等"概念."平等"概念具有规范性和描述性两种含义,一种是应然的平等,一种是实然的平等."权利与机会平等"与"事实平等"中的"平等"使用的虽然是同一个语词,却是两个不同的"平等"概念.  相似文献   

5.
"支部是面旗,党员是盏灯".读了一些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党员的先进事迹,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旗"红"灯"亮.能成为"旗"的支部,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发挥战斗保垒作用;能成为"灯"的党员,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发挥"两个先锋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GTD的数据分析,当前世界恐怖主义的危害性、规模性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全球范围的转移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国际和我国均面临着恐怖分子"回流"以及"越反越恐"等难题。当务之急,应当尽快达成反恐共识,强化国际间合作,加速推行去极端化举措,并传播好中国经验、发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7.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必须坚持理直气壮地高举我们的思想旗帜;越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之中,实现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结合;必须实行"双岗双责","走大政工"路子,努力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矛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要注重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要不断加强自身创新;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培训,努力改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对于"惠施十事"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了无定论,笔者从自己的解读原则出发,对"惠施十事"提出了新的解读.笔者认为,"惠施十事"不是辩题,而是一个概念体系."惠施十事"阐述了十个概念,五对范畴,这五对范畴一方面将实在世界分为十类,另一方面又构筑了一个"名"或"名言"世界,这个"名"或"名言"世界的逻辑规则是"存在正面,必存在反面",而这条规则就是可用以指导辩论的辩术,所谓的"辩者二十一事"也因这条规则而成立.  相似文献   

9.
共富路华彩琴行,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地铁,终于找到了这家琴行.去琴行不是为了学乐器,而是去认识一群特殊的团员,了解一个特殊的团支部.在琴行门口,看见几个穿着时髦的小孩,每个人的造型和"好男儿"都差不多,不知道的人可能会以为这里在搞选秀活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和谐"这个命题,是党在系统总结了"党内团结"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梳理党在自身建设方面从"党内团结"到"党内和谐"的历程,对于全面理解"党内和谐"的科学内涵,扎实稳步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奥克肖特的"公民社团"是一个以资本主义私有产权为基础、强制实行规则的非目的性的道德社团,公民社团的组成条件是:成员的身份是"公民身份",内蕴于其社团的"实践体"是由各种"规矩"所构成,成员彼此建立的关系纽带是"道德性"而非"功利性"。公民社团(法治)的实现条件是要建立一个"主权"的立法机关、一个只在它们的合法性方面考虑实际行动的司法机关和一个权力机关等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尽管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观念,但其本身往往不能自明,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有不同的所指,是一个变化着的文学观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现代性"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极左专制主义向往工业文明的代名词;八九十年代之交,被描述为具有"布尔乔亚"和"恶之花"的两面性;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意义混乱,"现代性"被认定为是未完成的现代化社会状态.二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过程反映了学界对"现代性"内涵理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利,新刑法中"无限防卫权"的确立引发了关于其利弊的讨论.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刑典中规定的"无限防卫权"弊大于利.在司法实践中应严格把握其适用的前提条件,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一、要充分认识举 办"人大代表论坛" 的意义,努力办好 "人大代表论坛" 举办"人大代表 论坛",为人大代表更 好地执行代表职务提 供了一个平台。今天开 设的"人大代表论坛",是 代表履行职责,执行代表 职务的又一有益尝试。开设 "人大代表论坛",可以就某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叠"与"迭"本是两个不同的字.但"叠"曾被简化为"迭",而后又被恢复为正规用字.这两个字经历了一个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曲折过程,从而造成了使用中比较混乱的后遗症.本文列举了含有"叠"迭"的词语共21个,对传媒中的误用情况与误用原因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三层涵义,即"人"是人类、"人"是现实的个人、"人"是指人民群众。正确地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的涵义,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问题"与"主义"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史的角度看,马克思是一个研究"问题"的人,"主义"在他那里是与"问题"相一致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谈"问题"的"主义"."问题"、"主义"、"马克思"之间相脱节的问题和种种不良倾向应该被克服.  相似文献   

18.
"劳动"概念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一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赋予了"劳动"概念更加丰富的内涵.深入剖析马克思"劳动"概念,对理解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革命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话"文化是"电子场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在行为方式上的主动变革,从而形成的一种"中区倾向"的行为模式,"大话"文化只能以青年文化的面目出现.对于"大话"文化现象,不能轻易地以价值判断对其进行盖棺定论,它实际上是人们在"电子场景"下行为模式转变的一个信号而已.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心肌病是并发于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疾病,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根据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瘀"贯穿了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心肌代谢紊乱、微小血管的改变、心肌纤维化、自主神经病变和凝血功能障碍都可能是引起"瘀"的原因,因此应该从"瘀"认识和论治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