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如果把国务院确定的国有企业3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比作一场战役的话,今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实现总攻的一年,也是改革形势逐渐明朗的一年。今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已先后五次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并做出开山引路的重要指示。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市长刘淇也多次率领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深入北京市工业、城建、商贸系统国有企业集中调研。全市国企上下为之精神振奋,许多国企"老总"就国企改革攻坚与发展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本刊特辑部分国企"老总"笔谈一组,以飨读者。1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6,(3):9-10
为了了解宁夏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状况,我们到建设、建材、商业和煤炭四个集团进行了调研。四个集团共有党员18637名,占职工总数的25.8%。这些党员在国企中呈现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企的光荣传统,是国企的"根"和"魂",是我国国企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企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国企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表率作用。长期以来,重庆能源集团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同时,创造了具有重庆能源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素质进而影响市民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一 《先锋队》2012,(35):23-24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企的发展壮大;国企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力支持和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国企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就越要坚持这一传统、发挥这一优势。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作用和地位必将更加突出和重要。然而,国有企业的亏损却一直是困扰着我们的一个难点问题。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解剖分析国企亏损的内在原因并对症下药,综合治理,是实现国企扭亏的一个有效手段。今年是实现国企发展和脱困目标的关键性的一年,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这项工作中应当敢作为、有作为,尽好自己的职责。本刊现编发这篇有关国企创亏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部分国企‘“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十分愤慨,要求根除企业“蛀虫”的呼声日渐强…  相似文献   

7.
正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建兴则国企兴,党建强则国企强。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企业特点和面临的改革发展新要求,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把加强党建工作和建立中国特色现代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到国有企业调研,感到国企职工对企业的发展十分关心,许多人对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有困惑。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笔者愿意就这些疑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和广大读者尤其是一线的工人朋友们交流。  相似文献   

9.
孔全 《探索》2011,(6):126-1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努力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环境,日益重要。要坚持党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努力推进国企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要推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解决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性问题;要坚持以职工为本,把满足企业职工基本需求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要把握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创新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要弘扬国企光荣传统,使国企精神在新时代重新焕发青春,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深化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国资增值、国企增效、职工增收,课题组在对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情况深入调研,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国务院国资委和其他省市区国资委关于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四川省属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运 《新长征》2023,(10):36-37
<正>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部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要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继续弘扬“加强党的建设”这一光荣传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易爽 《学习月刊》2014,(6):111-113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兼具着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的两种特点,将国企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更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是盘活国有资产,实现企业活化和再造的有效捷径: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国企可持续发展、实现国有经济保值增值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三改一加强:医治“国企病”的良方卫兴华,黄桂田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经济学界有人形象地提出,存在着一种"国企病",是一种集体制、技术、管理。历史包袱于一体的综合症,而且近于不治。我们认为,"国企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是完全可以医治的...  相似文献   

14.
刘黎戮 《党的建设》2013,(10):42-4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和改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资本市场在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本市场能为国有企业筹集大量资金,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国企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此就必须使国企拥有大量的资本金。没有必要的资本金,建设项目不能立项,银行也不能贷款。而资金缺乏恰恰是国企面临的难题之一。在现有产权制度下,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低效率的非市场性债权债务关系和政府支持下的国有企业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倒逼,使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决定》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学习贯彻《决定》精神过程中,对新世纪新阶段国企党建作了认真思考。一、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的大背景下,国企党建淡化、弱化的趋势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特别是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政治核心地位的确立,对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企业党建要不要和重要不重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等基本问题,以及与之密切…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在江苏省南京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我们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反贪机关及纪检监察、信访部门,对该市国企腐败案件的发案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1998年至2001年,南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国企人员职务犯罪606件,处分656人,分别占立案案件总数和处分人员总数的62%和62%;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国企案件立案886件,处分违法违纪者858人,分别占企业案件立案总数和处分人员总数的63%和64%。统计…  相似文献   

18.
徐志明 《奋斗》2004,(6):24-24
构建新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有效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企领导、管理人员腐败,保证国企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缺乏严格的监控机制和国企经营缺乏动力激发机制是制约国有企业生死存亡的关节点,因此,对国有企业实行“专业化领导”和“财务托管”,对其经营实行“竞选雇佣制”和“高薪买断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政治资源和组织特色,也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政治引领方面。从建立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评价机制的意义、理论基础入手,比较全面的探讨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反馈等问题,为构建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