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的车轮飞速转动着,跨越生命悠远的时空隧道,沿着人类农耕文化的发展轨迹,我们浏览了人类的原始期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当历史揭开21世纪序幕的时候,农耕世纪的传统文化即进入到生态农牧业和其展示绿色文明的历史新时期。发展农牧业,并不断提高养殖业和饲草种植  相似文献   

2.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状态,是时代演化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历史中的第三世界(二十六)第三世界是一种伴随国际资本统治而形成的世界历史现象。前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各民族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历史。资产阶级的兴起以及大工业所开拓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使历史越来越转向世界的历史。这种世界历史,使一国内乡村屈从于城市的统治,在不同国家间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所谓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所说的一国内的城市的统治,不同国家间的所谓文明国家的统治、资产阶级民族的统治、西方的统治…  相似文献   

4.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苏文菁 《政协天地》2010,(11):62-64
15世纪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状态下的人民都别无选择地被裹挟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商业、贸易、金融作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无不体现出这种趋势。闽商作为中国商人中最具国际化的商人群体,历史以来就一直在推动着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6.
为了真正全面、准确地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发生的变化,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文明转型。人类最初出现的文明是农耕文明。自公元16世纪始,在西欧逐渐产生商工文明。商工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我们理解和主导文明转型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恒山 《人民论坛》2010,(11):19-21
为了真正全面、准确地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发生的变化,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文明转型。人类最初出现的文明是农耕文明。自公元16世纪始,在西欧逐渐产生商工文明。商工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我们理解和主导文明转型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大历史观视野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我们提供了自觉认识和把握人类文明形态的叙事理路,表明了对现存世界文明状况的基本态度,体现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彼此融合的演进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的赓续和创新,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呈现的必将是不同文明形态相互借鉴、共同融合的文明图景。  相似文献   

9.
“大风泱泱兮大潮滂访”。当前,愈来愈多的人们感受到,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空前的大转变时代。这种大转变,不仅表现为市场经济体制正不可逆转地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同样表现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以及思想观念等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种大转变,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大踏步地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二十一世纪!然而,在这个大转变的时代,既需要我们有强烈的热情,也需要有冷静的思考。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转型,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向既定目标的认同过程,而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  相似文献   

10.
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游牧文明与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力更  敖仁其 《前沿》2002,(12):53-55
一、游牧文明的提出我们大家都知道 ,游牧文明是一个带有历史色彩很浓的概念或术语。不少历史学家把工业文明来临之前的社会文明形态划分为两种基本的文明形态 ,即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如果按这样一种历史的分类方法 ,那么 ,游牧文明的地域分布将是非常广阔的 ,包括今天的蒙古高原、中亚、西亚、欧洲、北美、澳洲等广大的地区。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 ,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逐步走向衰落。然而 ,其衰落的程度在地域分布上及其不平衡。正是这些不平衡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游牧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互动关系成为当今国际游牧文明研究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2.
<正>76.滕文生:人类文明发展需要不断交流、融合与超越无论东方文明、西方文明还是世界其他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不断表明,即使一种文明在世界文明的行列中一个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对其他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切不可使这种地位和贡献成为包袱,从此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以为不需要向别的文明学习借鉴了;更不能以为自己的文明是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从而轻视、鄙薄甚至排斥、打击别的文明,这种认识和做法是自取衰败之道。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相  相似文献   

13.
“希腊化”是希腊文明与埃及文明、西亚文明和印度文明交融的产物,是四大文明精华的结晶。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方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她不但使局部的文明焕发了生机,而且也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  相似文献   

14.
人类所处的20世纪即将逝去。在这样一个时刻,对它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作一番总体性考察,对于我们把握当今世界历史运动的特点和趋势,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世纪20世纪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工业文明向全球广泛扩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为辉煌的世纪,这巨大而又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广泛扩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生产力形态,可划分出人类宏观历史演进的三个时代,即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  相似文献   

15.
家族主义﹃五四﹄批判的历史反思刘林平陈艳云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之中,家庭和宗法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制度。与这种制度相适应,家族主义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这是因为,传统的中国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一般逻辑认为,只有在传统社会中,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博弈才能达到均衡,即两者能够保持相互独立,并行不悖的生存状态;而发展到了现代,现代性的本质只能使两者的博弈体现零一和博弈,更具现代性的农耕文明变得强大并开始侵蚀甚至取代游牧文明,最终造成了毁坏草原生态的结局.作者对<狼图腾>叙事的反思,恰恰认为现代性的合法性是通过历史逻辑来证明的,但这种合法性不能反推证明传统的不合理性.也就是说,现代较之传统的优势并不代表传统毫无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审视全球化,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体发展的过程.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在20世纪末已经显示得相当清楚.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都给全球化发展以有力的推动,而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则使全球化的趋势愈来愈强.  相似文献   

18.
历史从来没有截然的进步与反进步的运动现象。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不但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而且也导致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和文明进步,但这种文明进步都是以"问题为导向",都是付出沉重代价后获得的。对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而言,理想主义与悲观主义、现实主义与虚无主义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形而上学,唯有历史辩证法才能超越世俗的迷雾,而达到在代价中开辟进步之路的真理彼岸。人类文明形态进程依次是部落文明、农耕文明,再进入到工业文明。到目前止,虽然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生态文明的曙光正大踏步向人类走来。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07,(8)
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空巨变。这种从机械制造转向信息世界的巨变,对于人类来说,无论是从狩猎转向农耕,从农耕转向机械,都是全然不可比拟的;加上20世纪的苦难历程使得人类精神不得不发生空前的大变革。这一切要求我们不能不重新定义人类状况,反思我们需要创造怎样一个世界,需要建立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应对这一崭新的、影响全球的复杂局面。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用"美国梦"和"欧洲梦"两个概念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与中国外交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近几年的中美关系,应该说中国始终在引导中美关系朝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对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也至关重要。一 一个在国际体系中具有长期性政治抱负的大国,其外交政策需要某种哲学,即足够长远、足够宏观的大判断。如16世纪中叶英国确立的均势理念,18世纪末美国提倡的不结盟或孤立主义理念,它们分别为4个世纪的英国外交和一个世纪的美国外交提供了根本性的战略依据。这种从长远来看合理而有利的外交哲学,必须符合国际体系本身相对经久的结构特征和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