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表明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的最新努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从议程安排到制度安排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报告工作制度将向地方各级党委延伸扩展。 同报告工作等制度相配套的党内监督条例、党组工作条例,以及经补充修改的党的地方委员会和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相关具体制度必将走向成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4,(24):52-53
"依法治国"成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在中共的全会历史上还是首次。 从中共既往的历史看,一中、二中全会一般是做人事安排,七中全会则是为新一届党代会做准备。这中间的其他全会,则有针对性地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策议程设定中的政策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合 《理论探讨》2006,19(2):136-140
本文从政策空间的角度来审视政策议程的设定。政策空间是由政策企业家积极参与其中,由价值取向、路径依赖、范式及溢出效应等组成的闭区间。政策空间一方面制约、限定了政策议程的设定;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政策议程设定系统内,经过政策企业家的作为与不作为,政策议程又为政策空间的拓展、延伸、调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历来是人们关切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把政治改革提到很高的议程。当时的政治改革有两个重要点,一是要以政治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二是要以政治改革来保证改革成果,这里的政治改革指的是制度化。90年代政府的重点在经济改革。尽管中国取得了很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政治体制历来是人们关切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把政治改革提到很高的议程。当时的政治改革有两个重要点,一是要以政治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二是要以政治改革来保证改革成果,这里的政治改革指的是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17,(6):103-10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事件的数量和影响力呈上升态势,导致的失控局面将危害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提升网络舆情共同治理,应当把电子参与作为逻辑起点,关注舆情治理中的议程设置环节。公民个体的电子参与,通过施拉姆循环理论的"编码—译码—释码",不断传播扩散,从而汇聚成多源流理论中的问题溪流、政治溪流和政策溪流,打开政策之窗,触发议程设置。各级政府需要开拓网络舆情治理新思路,提高电子参与的覆盖面和有效性,通过电子参与形式增加与公民个体、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同时,高度重视焦点危机事件及舆情的突发性指标变化,对相互作用发酵的各条溪流进行有效切割,排除各类结构隐患,顺畅议程设置过程,加速推进网络舆情处置。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建兴  任杰 《政治学研究》2021,(3):13-25+159-160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共同富裕需要体现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是指通过矫正和补偿制度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让全体人民有机会、有能力均等地参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现实任务、长期任务,需要在制度设计上遵循激励相容和制度匹配的原则。当下推动共同富裕的核心政策议程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优化资源和机会分配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  相似文献   

8.
合理性与合法性是评价公共政策的两个相互联系着的方面,公共政策只有经过它们检验,才能真正体现公共精神与实现公共目的。隐蔽议程中的政策制定却受私利集团的操纵,从而发生了“目标置换”,危及了公共政策的权威甚至于政治的稳定。这一问题必须要通过增强政治及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与开放程度来加以解决。该研究对于中国建立现代公共决策体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议程研究是西方政策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基于西方政治体系中的政策实践总结归纳出了政策议程的很多准入条件和模型。而中国学者在议程问题的研究上还处于萌芽阶段,基于本国实践的同类研究不仅数量稀少,而且解释的力度和系统性都欠缺。约翰·金顿(John·Kingdon)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为基础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议程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作为当今人们快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表达信息的常见方式,成为当前公民表达民意、反映需求的重要渠道,然而呈多样化、密集化的网络舆情事件中,只有部分能成功触发政策议程,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制值得探究。本文在多源流理论视阈下对多个案例进行梳理分析,预设“社会——网络——国家”三元分析框架,结合政府回应情况总结归纳出三种网络舆情触发政策议程的模式,阐释我国网络舆情对政策议程的触发模式。回应性政策议程触发模式的优势在于政策的可执行性强、民主决策程度相对较高、有助于政府提高公信力,但该模式下可能致使决策者对问题出现误判、可能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等缺陷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议程设置作为政策议程设置的方式之一,新闻媒体首先起到了传声筒和放大镜的作用,同时也容易利用大众对它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信任搞虚假新闻。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新闻媒体议程设置作用力不断增强。因此,正确处理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共同推进中国政策议程的优化迫切并且必要。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15,(4):57-60
政策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为政府对公共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奠定基础,对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政策议程本身对政策问题的确定与解决存在主观选择的可能性,蕴含了私用政策的风险,对公共政策的公共性造成威胁。政策议程被私用主要存在于公共问题成为政策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受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和大众传播媒介等方面的影响。为防止政策议程被私用,需要在政策问题的设立上引起重视,既要关注主体利益需要的规范,也要注重相应的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存在的逻辑起点,而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则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只有首先进入决策者的政策议程中,才有得到解决的可能。在现在中国的体制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置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的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政策议程设定有如下启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公民和团体平等的参与议程设定的能力、注重公共利益取向的公共协商能够包容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策议程的研究在当前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理论范式较多地从即时的视阈对政策议程的创建过程进行解释,而缺少历时向度的考察与对比研究,因而只能对某一具体的社会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进行个案式的说明,而不能归纳和概括一个特定时期政策议程创建活动的总体特征和一般规律,当然也就难以从宏观层面对不同时期的议程建构模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因此,推进研究的深入发展亟需将个案式的解释模型上升为一般化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创建活动进行动态化的梳理和比较,实现由单一向度的分析视角向"立体化"、多维度的研究方向转变。基于这一思考,以探究政策议程创建活动的"情境转换"与"过程变迁"及其内在联系为主旨,以政策议程创建模式为分析单元,提出了体制-过程模型,并以此为工具,以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议程创建活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三种政策议程创建模式的特征、过程及其背景的比较分析,力图在探究我国三十年间政策议程创建模式演进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体制-过程模型的应用进行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刘梅梅 《学理论》2012,(25):44-45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网络舆论兴起并成为公民参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网络舆论对政策议程的作用对于解析当前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具有普及性、即时性等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政策议程的途径,对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与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5):60-63
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是社会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现实中由于政策议程设置机制或设置模式的原因,一些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难以进入政策议程,政府有时提出的政策议程设置主张也遭到公众的抵制和反对。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决策体制和民主治理形式,用一套制度与程序规范提升政策议程设置内容及过程的合法性,有助于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  相似文献   

17.
协合型政策议程作为体制内行为者通过"体制内协商"方式,持续吸纳公众利益诉求进而推动议题纳入政策过程的议程创建新类型,既是体制内外行为主体互相"借力"的过程,又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议程建构模式.立足话语理论确立的核心原则,协合型政策议程建构理应基于集体的反思理性和蕴涵着伙伴相依关系,但在多元行动者话语互动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行动者均具有同等的影响能力,而是存在着话语暴政.鉴于此,需要通过不断完善体制内外行为主体的对话结构、发挥体制外行为主体在议程建构中的积极作用以及不断增强弱势群体的博弈能力等多元途径,来搭建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平台.最大限度地避免议程建构过程中的话语操纵和垄断,最终实现我国协合型政策议程建构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媒体具有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和传播迅速的特点,一个社会问题一旦经过媒体的放大很快就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因而就能对政府政策议程的建立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媒体对于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影响力也受到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制约。在公共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要协调和处理好媒体与政府、公众三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4,(5):61-67
全面深化改革时代也是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大时代,行业协会商会面临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对我国行业协会商会的研究难以满足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无法对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作出有效应对。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行业协会商会研究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十大议题: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对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影响,行业协会商会立法,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的关系,政府购买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的代表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定位,行业协会商会的治理结构,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运行,行业协会商会的外部合作和行业协会商会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廉政文化研究》2015,(4):35-41
议程设置是廉政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网络舆论对廉政政策议程设置有着积极的影响,包括丰富廉政政策议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实现廉政政策议程设置的多元主体互动,促使廉政政策象征性议程向实质性议程转化,加快廉政政策议程设置的进程等。但是网络舆论也可能打造"伪民意",形成"伪议程",给廉政政策议程带来设置难度加大、甚至设置错误议程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