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美丽中国,创新发展方式是基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发展促建设;加强生态保护是关键,个人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企业要提高绿色生产意识,政府要落实生态保护职责,以保护促发展;发展科学技术是核心,要以先进科技驱动生态绿色化、支撑生产绿色化、促成生活绿色化,以科技促进步;完善生态制度是保障,要注重制度建设的整体性与全面性、系统性与衔接性、层级性与协调性、继承性与创新性,以制度保美丽。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意味着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本文力图分析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以及其对政府宏观层面、企业中观层面和公众微观层面的具体要求,为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做一理论解析。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动该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档升级",今年年初铜陵市委市政府郑重提出"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新样板"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精准把握铜陵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新样板的实质性要求;精准破解铜陵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新样板面临的突出问题;精准构造铜陵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新样板的四大"率先"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需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生态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生态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研究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应该成为未来文明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收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至2017年9月11日期间发表的259段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建成"习近平生态话语语料库",并结合话语分析理论和语料库研究方法,研究领导人的生态话语建构方式及其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研究显示,生态话语的主题词、检索行、搭配网络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心、生态治理理念和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萌发于欧洲并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范式,为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双赢,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启迪。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生态现代化实践证明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是可能实现的。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要树立"保护式开发"的理念,通过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现代化,通过技术手段升级能源,通过"生态税"等管理手段保护资源,通过产业升级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加强生活方式领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居民环境素养,尽快实现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建设绿色湖南是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选择。湖南在生态经济转变过程中存在着生态补偿机制体制不完善、生态价值观缺乏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各种矛盾。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生态思想对于绿色湖南的建设,实现湖南生态经济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面对物质层面上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而且要面对认知和态度层面上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思维方式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推进思维方式转变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为依据,并将其落实到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上。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自然"与"文明"对立模式的超越,它需要构筑一个全新的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的关联形态,一个包含技术、经济、制度和价值四维的存在体系。生态文明不是建立在消极的环境保护与自然修复基础上,而是需要通过人自觉地发展生态来改善人类生存状况的强大的生态支持和生态服务。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绿色建设运动,利用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与限制资本的消极作用同样重要。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它秉承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传统,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绿色视野指导下开展建设,其实现是一个饱含浓郁中国生态文化传统、富有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绿色视域、多维的成长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其基本内容是权力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统合的综合体系,强调的是域际之间共建、共生、共享、共赢,形成合理良性的物质变换循环系统。从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来看,推进生态文明共享应注重功能规划、生态安全、生态正义、区域和谐、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以"两山"理论为核心理念,推进生态文化共享;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推进生态资源共享;以加快绿色发展为重点,推进生态成果共享;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推动生态权利与责任共享。湖州实践表明,价值干预和约束是实现生态文明共享的根本要素,局部—全局共享是实现生态文明共享的基本模式,系统机制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共享的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努力促进政府的绿色化,使政府成为生态型政府。将绿色化的原则和要求贯穿和渗透在政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通过治理手段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是生态型政府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要创新政府的生态治理体制,推动生态文明和环境权益入宪,提升政府生态治理机构的权威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生态治理;要依法加强政府内部的制度建设,促进政府自身的决策行为、执行行为和考核行为的绿色化。生态型政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的治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系统结构性,我们可以从认知、价值和实践三个层面把握胡锦涛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认知理性层面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成、内涵及其特征,是全面把握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价值性层面即为什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其价值意义何在;实践理性层面即怎样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探寻和创新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人们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是"互联网+"特性使然,建设生态文明也必须依靠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驱动,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殊途同归。"互联网+"在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促进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需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广泛融合,并实现"互联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探索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乐山市沐川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为指导,以生态村、生态乡、园林城市、优美乡村等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和以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沐川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安全屏障依然脆弱,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仍然是最大的困难,加之现行考核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代科学的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成逻辑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国历任领导人的生态理念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生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从内涵要义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文化文明与生态民生文明四个层面详细论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从实践指向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旨在从经济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促高质量生态发展;政治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文化上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自觉性;人民层面上强化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将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就是要实现文化建设的生态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生成。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主要是通过激发公众的生态意识、普及科学的生态知识、塑造生态化思维方式,实现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生态文化的生成必然立足于此,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15年前,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以平实简洁的话语传达了他的生态觉悟与生态思想。实践证明,"两山"理念抓住新时代战略转型的核心;在哲学层面,它是对现代性方案的全面修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更是对世界的合理秩序、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和工具理性的反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全方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直面当前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既要加快从生态倒逼到生态自觉的转型,更要保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必须坚定不移奉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生成层面上,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基因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实践逻辑相统一的时代体现;从理论内涵上,是有机统一性、和谐共生性、生态价值性内在统一。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现代化格局,努力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向、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观,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就理应是落实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立足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为实现绿色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实现绿色崛起需要法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作支撑。然而,目前中国实现绿色崛起仍然面临着生态守法观念淡薄、国家环境立法不完备、生态执法体制不健全、生态司法功能错位等困境。因此,中国必须从生态观念、生态立法、生态执法和生态司法四个方面着手实现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20.
正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把自觉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同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相结合,确立了我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五大任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