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流动人口立法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立法要妥善解决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权益保障两大问题.摈弃以管理为主旨的立法价值取向。本文在对流动人口地方立法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居住证立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制度设计安排,强调必须在上位法的框架内进行适度的制度创新,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等原则.寓权益保障于具体制度之中、寓政府有效管理于具体服务之中、寓服务管理和权益保障于激励机制之中,突出居住证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核心理念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入.具体措施是做好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相互配合工作,做好流动人口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解决流动人口的居住与户籍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立法保障,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妇女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中,仍是空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显现出《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不少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4.
郑翔宇 《法制与社会》2011,(16):217-218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在此过程中"城市流动人口"这一主体人群再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本文从治安管理学的视角对流动人口的现状、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科学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探究,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流动人口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奥运之年首都流动人口的特征是流动人口的规模处于高速增长期,定居倾向更为明显,同时流动人口行业分布和产业分布趋势明显,对首都经济社会建设的支撑作用也更为明显。奥运之年政府对首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分别在政策法规、服务管理体制、基础信息摸排、权益保护等方面有了稳步推进。奥运后首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形成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四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继续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创造条件,减少其负面影响,使之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实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序化管理。为此,必须对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的有关理论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减少误区,完善管理。  相似文献   

7.
龙翼飞 《法学家》2006,(1):77-7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工作,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从事婚姻家庭法学研究的学者们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若干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法治纵横》2014,(14):64-64
为加强辖区流动人口管理,掌握流动人口最新动态,严防各类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结合当前社会形势,2014年6月25日,托里县公安局阿合别斗村警务室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清查。通过流动人口清查,有效的排除了辖区各类安全隐患,有力的保障了辖区居民生活安定,为确保辖区和谐、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真正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同救助。今年4月,府谷县出台了《关于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以计生分管领导为站长,计生办主任、服务站站长、派出所所长为副站长,计生办、服务站、  相似文献   

10.
朱慧 《法制与经济》2008,(10):58-5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口流动的范围、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活跃、生产力发达、科技实力雄厚的一个重要地区,更是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的涌人。流动人口在支持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缺少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中,流动人口犯罪,可以说已经成为困扰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社会治安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笔者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引起人们对控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胡露薇 《法制与社会》2012,(18):119-120
本文从流动人口的定义入手,浅析流动人口犯罪主体认定问题。从服务刑事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流动人口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做了一个较为宽泛的界定。认为流动人口包括农民工、长期居留人员、商旅人员、探亲访友等人员,以及流窜犯罪人员。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以租代购买卖合同,实质上的所有权保留条款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所有权保留条款在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中被普遍地运用,实践中存在着既要保障出卖人足额收回价金,又要保护买受人对买卖标的物所享有的权益的矛盾,较为复杂,而现行法律规定又过于单一和简约,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如何保障买卖合同的稳定性及公平对待买卖双方的权益,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所有权保留的法律属性及其认定和处理来分析案件纠纷所涉及的合同解除权、标的物取回权的行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各类基础业务信息无法广泛共享,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效益的突出问题,简要论述了建设公安交通管理移动警务综合服务系统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比较具体地就该系统的总体方案、技术关键和效益分析等进行了深入又有益的研讨,值得有关部门大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及为纳税人服务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涉及到保护纳税人权益和为纳税人服务的条款有近30个,还有多个条款通过规范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来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对此,我们的工作要如何开展?如何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税务工作如何实现从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下面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保护几个问题的法学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既涉及到妇女权益的切实保障,也涉及“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从法 学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阐述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法律性质及其特点,着重探讨农村 妇女土地承包权从权利的取得、权利的分割、权利的继承到侵权救济等诸环节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及其解决措施,阐明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保护所具有的合法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为广大农村 妇女土地承包权的法律保护提供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10,(10):66-66
2010年以来,山阳县困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严格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转变职能,在耕地保护、资产经营、矿产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和保障县域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军人权益保障问题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条件下,军人权益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障碍。这就应明确军人权益保障的特征,从军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出发,采取制定《军人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培养军人的权益保障意识、建立军人权益保障的维权平台、军地联合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疏通军人权益保障渠道等具体措施,以切实解决军人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武安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武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在改制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鉴于这一现状,该市人大常委会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改制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监督。通过深入改制企业进行调查、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召开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切实掌握了改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形成了调研报告。近日,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改制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情况的报告。经过认真审议并结合调研报告向市政府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继续加强领导,理清下一步改制企业任务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措施。把企业改制工作做实做好;二是着力解决问题.强化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进一步完善措施.妥善解决涉及职工权益的相关问题。如医疗保险、低保、计划生育奖励、留守职工待遇低等问题;四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周如斯 《法制与社会》2011,(25):187-187
在封建时期由于文化政治等因素,各国妇女的地位相较于男性都较为低下,对于妇女身体的残害和精神的压迫情况层出不穷。但近年来随着政治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女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高涨,要求对女性权益进行保障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在女性权益保障的问题上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但是,妇女权益的保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进行的过程中可能遭到传统文化等因素的阻拦,要耐心的构建女性权益保障的系统工程,争取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数字今后将进一步增加。由于现存法律制度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导致失地农民生活陷入贫困,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必须从完善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入手,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