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龙在大西南战役刚刚结束之际,就为迅速落实中央和平解放西藏这一特殊而伟大的战略任务运筹帷幄,在百废待兴的繁忙中,亲自拜访和请教藏学专家,为中共中央和西南局制定进军西藏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思贤若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党中央从战略的全局将西藏的解放提上了既定的目标。毛泽东决定以即将率部解放大西南的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主要承担进军西藏的任务。10月,中共中央决定新成立的西南局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西南军区由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贺龙…  相似文献   

2.
正1928年和1933年,是贺龙元帅在革命战争年代最为艰难的两个年头。1928年,贺龙领导的红四军历经三起三落,仅剩91人、72支枪;1933年,贺龙率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到湘鄂边区,1.5万的部队锐减至3000余人。在这两个困难关头,贺龙的目光都投向了一个叫"黑洞"的深山小镇——因神兵暴动而闻名于湘鄂川黔4省边区的"神兵窝"。他采取灵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西南局往事     
正1950年2月,春寒料峭。重庆远郊的歌乐山林园隘口、沿成渝公路两旁,站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刘伯承、邓小平率重庆党政军各界领导在此迎候主持西南工作的另一位领导人——贺龙。早在进军大西南之前,中央就确定了西南的人事安排: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邓小平任副主席,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在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他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入四川,刘伯承、邓小平率二野从湘西入川到重庆,贺龙率一野十八兵团由陕南入  相似文献   

4.
正邓小平与贺龙神交已久。抗日战争时期,贺龙是120师师长,邓小平是129师政委。1940年百团大战后,贺龙所在的晋绥军区相当困难。中央号召各战略区支援,刘伯承、邓小平所在的晋冀鲁豫军区勒紧腰带,节衣缩食,向晋绥军区支援了不少物资和弹药。邓小平与贺龙的直接交往,是从解放大西南开始的,在建设大西南中更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抽调干部到起义部队任军事代表在改造国民党旧军队中,邓  相似文献   

5.
资讯     
《红岩春秋》2023,(1):4-5
<正>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对外开放2022年12月30日,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正式对外开放。该保护提升工程包括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贺龙广场(大田湾片区市政工程)、文化宫文化风貌保护提升工程。其中,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大田湾体育场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标志性建筑,由邓小平、贺龙主持建设。  相似文献   

6.
1920年,邓小平从重庆朝天门出发,走出国门,去寻找自己人生的道路。1949年,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一道率领人民解放军进驻山城,并主政西南,开始了他人生中的又一个新的征程。在重庆的这段日子,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为百废待兴的重庆谋划发展、运筹帷幄,并开创了重庆城市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大礼堂”、“文化宫”等令世人惊叹的建筑先后拔地而起,为古老的山城留下了一笔永久传承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43-43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就有两次被打倒。他后一次被打倒,是因为毛泽东不愿意看到他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3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从江西“牛棚”里回到北京.开始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的工作。他在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8.
在解放大西南和建设大西南的过程中,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三位主政西南的党政军首长,聚会重庆,携手共建大西南,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相似文献   

9.
苏振兰 《世纪桥》2009,(22):27-30
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西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等,亲自主持选手的选拔工作/开幕式当天,朱德、邓小平、聂荣臻、贺龙、粟裕等党政军领导人云集 1952年5月9日,在抗美援朝战局基本稳定、国内经济建设热火朝天的形势下,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布了召开“八一”建军节25周年全军体育运动大会的指示。  相似文献   

10.
率师回川 饮誉西南吴启权挥师成都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决定10月三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并通过了各大行政区领导干部的任命。其中,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邓小平任副主席。12月3日,邓小平与刘伯承一道命令...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11,(7):23-23
1949年11月23日,刘伯承、邓小平在率军西进途中,奉中共中央电示,在湖南常德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南局,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重庆解放后,西南局和随后成立的以刘伯承为主席的西南军政委员会、以贺龙为司令员的西南军区领导机关均驻扎重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科学决策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法相结合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与运用。邓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坎坷跌宕的经历造就出一系列科学的决策。这些都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它现在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和新疆经济超常规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位于中山四路36号的市委大院是当年中共中央西南局所在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都住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大西南李德义,张秋云邓小平自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他与刘伯承、贺龙领导第二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队,...  相似文献   

15.
1952年8月,贺龙与朱德、邓小平在全军第一届体育运动大会的开幕式上人们都知道贺龙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武术高手,一生热爱武术,弘扬和光大武术,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苏振兰 《党史博采》2009,(11):45-48
<正>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西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等,亲自主持选手的选拔工作/开幕式当天,朱德、邓小平、聂荣臻、贺龙、粟裕等党政军领导人云集1952年5月9日,在抗美援朝战局  相似文献   

17.
1950年2月,春寒料峭。重庆远郊的歌乐山林园隘口、沿成渝公路两旁,站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刘伯承、邓小平率重庆党政军各界领导在此迎候主持西南工作的另一位领导人——贺龙。  相似文献   

18.
苏叶 《红岩春秋》2014,(8):18-24
正1919年9月邓小平从广安乘船到重庆就读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8月经过近一年的学习,邓小平获得赴法勤工俭学资格。8月27日下午,邓小平和赴法的同学们整队出太平门,登上法商聚福洋行的吉庆号客轮,宿船一夜,于28日清晨起航。1949年7月16日邓小平同毛泽东等面商二野进军西南的战略部署。决定:刘邓共50万人,其主力于9月取道湘西、鄂西、黔北入川,12月可占重庆一带。另由贺龙率约10万人入成都,由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组成西南局,经营川康滇黔四省。  相似文献   

19.
宋键 《世纪桥》2010,(16):42-44
<正>题词是邓小平最富个人特色的领导艺术之一。1949年底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等职务,他和刘伯承、贺龙等负责领导西南地区建设。邓  相似文献   

20.
1950年,祖国大陆除西藏以外全部获得解放。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通过电报向国内下达了“进军及经营西藏”的指示。这份电报是写给中央吞口彭德怀并转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的。当时彭德怀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