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非正常死亡事件增多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公安机关应把预防和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通过抓工作机制、抓信息掌控、抓局面控制、抓善后引导,达到有效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目的,取得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置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对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证据收集是正确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核心环节,在查明非正常死亡事件真相,维护公平正义,解答家属疑问,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公安机关依法办案的要求.目前,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取证存在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取证应依照全面、合法、规范、科学的原则,在现代警务理念指导下,采用各警种合成作战模式,将传统取证手段与现代取证技术相结合,科学运用各类证据,为快速、有效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工作,其处置的成功与否事关社会稳定,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强化信息的掌控、把握用警时机、依法公正处理、主动化解疏导、注重舆情引导等是防范、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农村,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带来的社会治安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难度与日俱增,各类非正常死亡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多发有一定的心理原因,各种社会因素直接影响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解决。因此,治理该类群体性事件应做到:必须畅通信息,及早稳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灵活处置,依法打击,主动应对,正确引导舆论,医院主体应规范管理、改进作风,从源头上减少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频发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关注,看守所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对于有效扼制类似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但导致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观念冲突下的“法律架棚”,使法律被搁置,难以实施。因而,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治本之策是与旧的司法观念决裂,清除受旧观念影响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清除恶意执法政策,让法治理念、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牢头狱霸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殴打致死的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针对云南“躲猫猫事件”和近来发生的一系列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2009年4月16日,公安部专门召开会议。公安部已经作出决议,将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放在解决执法过程中当事人非正常死亡和监管场所安全隐患等执法突出问题上。要求各级公安部门要认真落实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的有关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广州大学城作为一个大学集聚地,形势也不容乐观。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类型多以心理问题和意外伤害为主。应该说各高校在应对这一现象中摸索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全面防控体系的构建、如何在事件处置中理顺法与情的关系、制度的执行力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危机预案及实施机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频繁曝光,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要防止侦查权的滥用,有效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就必须以科学、完善的法律和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来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杜绝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因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等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不断增多,且极易引发"停尸不埋"或"抬尸闹事"的群体性社会矛盾,应严格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注重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对陌生人社会的调控并注重合理运用民间法和民族习惯法来化解社会矛盾,以形成依法办事与依法维权的良性循环,促进非正常死亡事件应对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初的“躲猫猫”开始,“喝开水死”、“摔跤死”、“做梦死”……接连发生的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从查明公布的几起事件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个别地方的少数执法人员,的确存在着对在押人员刑讯逼供、放纵牢头狱霸等行为。频频发生的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件,使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受损,成为社会的不和谐之音。因此,给在押人员以人道的待遇,彻底终结非正常死亡现象,切实维护涉案人合法权益,既是对公民生命尊严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法治尊严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非正常死亡在法医学上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非正常死亡的判定在基层往往取决于法医对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质的鉴定。法医对非正常死亡死者家属的解释非常必要,在解释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且解释的内容及方法也很重要,需关注一些细节,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2.
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和社会软控制的治理方式,可以制约民众的行为,对群体性事件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表现方式,考察民俗与群体性事件防控的关系,从民俗视角研究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对防控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重利益博弈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行为选择更多是基于放大群体性事件的某些不当行动方式和破坏结果而选择的预防与控制,难以匹配群体性事件的内在逻辑。坚持公平正义的利益平衡导向,拓展公民利益表达渠道,强化群体性行为组织引导,是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有效路径选择,可以逐步化解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实现对群体性事件有序和理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诠释。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解见仁见智,而且往往因为研究视角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文章从词义、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及历史的诸多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评述,以期形成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形式多样,成因复杂,具有区别于一般案件和矛盾纠纷的明显特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依法办事。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提高解决纠纷的能力。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明确规定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人们谋求发展的现实需要。群体性事件已经逐渐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性事件正在从现实世界逐步向网络虚拟世界发展,虚拟和现实的联动除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外,更促使众多的理论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求当代社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症结,研究、分析彻底解决时下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公共关系客观存在,公安机关可以运用公共关系原理,提高群体性事件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易发、多发和群发态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日趋加大.为了更好地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力图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诱因入手,分析当下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以及处置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公安实践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形象地位变迁和分类框架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形象地位的变迁有一个过程,它进入公共领域有着结构性原因.以2004年以来发生的典型群体性事件为例,采用一种互斥性更强的分类框架可以将群体性事件分为七类,它们分别是:(1)直接利益相关的原生型集体维权抗争;(2)无直接利益相关的群体泄愤事件;(3)地方政治生态恶化诱致的突发群体性事件;(4)行业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