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埔军校是共产国际、联共(布)和苏联政府大力支持孙中山和中国国民革命的产物,是国民党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成果。鲍罗廷奉派来华出任孙中山和国民党的政治顾问,建议创建黄埔军校,为建设与人民相结合的新军队培养军事人才。孙中山领导国民革命走上以俄为师的道路,以此为背景,鲍罗廷为黄埔军校引入苏联红军建校模式和制度资源,刷新了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记录。同时,他以黄埔军校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孙中山三民主义、坚持国共合作和推进国民革命的主张,对于黄埔军校的革命化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邓演达与黄埔军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达曾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教练部副主任和教育长等职务,作为国民党左派的领袖人物,他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积极参与黄埔军校初期的创建工作,重视学员的军事训练教育和思想教育,有力维护军校内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顺利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国共统一战线的组织.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携手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我们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战斗在井冈山的黄埔军校生目前统计为76人。他们在朱毛红军中担任连以上各级军政干部,成为红军干部的中坚力量。在红军应对敌军的各次战斗中,黄埔军校生都担当了指挥重任。同时,黄埔军校生把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政治思想教育传统发扬光大,身体力行推进军队党的建设工作;黄埔军校生承担了袁文才、王佐部队的军政训练工作,为团结、改造这两支绿林武装立下了功劳;黄埔军校生在各县赤卫大队担任军、政主官,有力地推进了边界地方武装的建设。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黄埔军校生在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领导下,在军政建设上都屡建奇功,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顺利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国共统一战线的组织.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携手共同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是统一战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党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共在黄埔军校建有党的支部,开始称直接支部,后来改为特别支部.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就是署名刘天的<赤黄埔系的形成与没落>一文.而事实上,根据中共三大党章的规定,以及相关史料的披露,在黄埔一期时,中共建立的是5个党小组而不是所谓的直接支部.黄埔一期后,中共黄埔军校党组织仍然采取秘密小组活动的形式,始终没有建立过党的支部,更谈不上存在所谓的中共黄埔特剐支部.中共为什么不在黄埔军校建立党的支部?这主要在于中共当时对军事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对在国民革命军中(包括黄埔军校)建立和发展中共党组织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只允许在国民革命军中派遣特派员和建立中共党小组.而认为不便于建立党的支部.  相似文献   

7.
1924年11月,周恩来同志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担负着为新建的革命军队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军队干部的重要任务。他首先在黄埔军校建立了党团组织,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以党团员为骨  相似文献   

8.
周逸群早期革命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其家变故及家庭教育,积贫积弱的国情民生和觉悟了的民主思想、革命实践及黄埔军校从戎和北伐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埔军校以其"从严治校"的办校理念及实践,铸造了黄埔精神,因此成为中国军事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新型革命军校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亮 《人事天地》2008,(3):51-51
1929年廖耀湘从军校毕业时,北伐已经完成,中国名义上得到了统一,国民政府搬到了南京,黄埔军校也迁到南京。廖是在广州入学,于南京毕业。  相似文献   

11.
国共两党的党军机制源起于黄埔建军。国民党党军机制发育不全,1927年清党后分崩离析,陷入以军制党、以军干政的误区。中国共产党扬弃并发展了黄埔军校的党军传统,坚持党指挥枪,把红军建设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两党党军机制的不同走向,与国情、政治目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国现阶段适应治军转型时期提出的具有时代洞察力的治军模式。军事行政权作为军事权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关键点。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军事权益实现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制衡军事行政权力的扩张,提高军事行政的法治意识、法治水平。我国现有军事行政救济制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完善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实现军事行政权法治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依法治军的制度性前提。  相似文献   

13.
武警部队开展法律战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的战略性思想,是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重要途径,是军事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警部队遂行任务不可缺少的战斗武器。要实现武警法律战研究健康发展,在部队遂行任务中成功运用,武警法律战应更多地从法治思维视角进行规范、统筹。  相似文献   

14.
军事司法民主,是指独立的军事司法机关所进行的适度反映民意的司法活动必须通过体现民主精神的程序进行。军事司法民主具有与国家司法民主相统一、具备现代司法民主的基本内涵和党的领导是加强军事司法民主建设的根本保证的特点。军事司法民主以军事审判独立为基础,军人有权通过有效的途经参与军事司法和有效地监督军事司法,其基本内涵包括:军事司法程序的公开和军事司法程序公开的延伸:听证公开。在我国军事司法民主实践中的表现是:军事审判公开原则的内容和贯彻落实;对军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军人陪审员制度建设的完善;军事法庭庭审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程序的贯彻以及军人监督员制度的建立。加强我国军事司法民主建设,对于完善军事司法理论、健全军事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军事刑法在国家刑罚体系和军事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军事犯罪,在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为建构军事犯罪体系乃至军事刑法体系提供一个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6.
军事赔偿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机关或军事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而现行法律框架内却没有军事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由此,军事赔偿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要解决军事赔偿问题,首先必须从其立法模式上找到突破口,具体而言有三种模式可资参考:对《国家赔偿法》加以改造,增加军事赔偿制度;在《侵权责任法中》加入有关军事赔偿的规定;制定专门的《军事赔偿法》。相比较而言,制定专门的《军事赔偿法》,立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论看武德的基本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德是军事实践中特殊的道德现象.从价值论角度来看,武德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正是这种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武德基本功能与道德一般功能的相同和不同.武德除了具备一般道德的教育、认知和调节这三大功能外,还具有明显的规范、激励、教化、传承、美育、净化等军事实践功能,武德的价值实现就是这几种基本功能的发挥过程,它们的凝聚合成了军人和军队的武德力量.  相似文献   

18.
屯垦对于维护新疆稳定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杨增新时期(1911-1928),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觊觎,杨采取了修建水利,引进新技术等屯垦措施应对危局,增强了抵御外部侵略势力和内部分裂势力的能力,对稳定新疆社会,保障西北边疆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屯垦措施与西北边疆安全的关系,汲取其经验教训,确保国家西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军事法制是军事法学基础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它对军事法制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军事法学界对军事法制概念的认识还存在较多分歧,军事法制应是军事法律制度的静态构架、军事法律制度的订立和实行的动态过程、军事法律制度处于权威地位的机制及秩序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概念.我国的军事法制概念应同时从上述三个方面理解,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