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2,(12):51-5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是:(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09,(3):109-110
日前,张家港市凤凰镇司法所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情况,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六项新要求。 一是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自身素质。切实增强基层调解人员大局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人民调解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和调解水平,提高调处民间纠纷的办案质量,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调解队伍。  相似文献   

3.
刘秀琴是吉林市昌邑区东局子街永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社区居民都亲切地叫她“刘主任”。永昌社区下岗、失业及流动人员较多,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自1990年刘秀琴上任以来,该社区连续15年无民转刑案件,有284对夫妻破镜重圆,81名失足人员得到挽救,社区民间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和履行率均实现了百分之百,成为多年的“四无”社区。赢得了街道领导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08,(4):35-35
在调解民间矛盾纠纷时,调解员的一句话可以叫人笑,也可以叫人跳。所以调解人员的言辞表达至关重要。话说的好,三言两语就可以促成纠纷的和解:言辞不当,千言万语也免不了调解的失败。要使调解达到理想的效果,调解人员要善于讲好以下四种话:  相似文献   

5.
何敏刚 《中国司法》2003,(10):52-53
人民调解是一项上升为法律制度的民间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调解员是在纠纷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作为第三人依法对纠纷进行调停。新时期民间纠纷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人民调解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纠纷和调解活动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仍然是心理活动外化的结果,调委会调解的根本目的还是使双方当事人的需求得到最大化,达成调解协议即是双方当事人心理共同达到平衡点。因此,使当事人获得心理平衡是一系列调解活动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提出温馨调解,改变以往司法调解中心“法庭式”的庄重严肃,推行温馨和谐“家庭式”的街道、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温馨调解需完善5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6.
民间纠纷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做好调解工作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的发生,是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是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上半年,我们结合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活动,就北京市顺义区当前民间纠纷的特点、如何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把握...  相似文献   

7.
依法调解平息民间矛盾纠纷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有效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江苏省高淳县桠溪司法所在多年的调解工作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三个五”调解法,对提高调解员的工作能力,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间矛盾纠纷的调解是一项繁杂的社会服务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十分重要.为了切实提高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年初.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在县乡两级分别设立了年度矛盾纠纷排查凋解奖励基金20万元和10万元。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对处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一线的乡、村、组调解人员实行以奖代补.实行调解工作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夕阳红     
在辽宁省营口市区西部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居民小区,这台子街道办事处建新街居委会。年近6旬的市和人大代表、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调委会主任宁崇凤同志,在这片土地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居民排难,释放着夕阳的光和热,使这片小区的人民群众生活在安宁祥和的环境中。15年前,正值不惑之年的宁崇凤来到了这片土地上,担起了党支部书记、调委会主任的重担。从此,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化解矛盾、调解民间纠纷、确保社会稳定上来。特别是近两年,由于经济转轨,各种矛盾暴露出来。职工下岗、拖欠工资及医药费、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以及人民群…  相似文献   

10.
调解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确立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诉讼调解作为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人民法院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依照严格的诉讼程序,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采取调解的方式结案的诉讼活动。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和对抗性弱的特点。在当前我国法制化进程中,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民事纠纷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法院的工作量不断加大,法官人数相对不足,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大量民商事纠纷越来越凸现其强大的优势。而且,新的历史时期,在农村征地、城市拆迁诹工下岗等方面出现的一些民事纠纷,呈现出群体性、复杂性的特点,做好这类案件的调解工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司法部于1988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防止民间纠纷激化经验交流会”。目前,我国基层调解组织已发展至9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600多万名,他们遍布全国城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调解了大量的民间纠纷,不仅对促进团结,保证社会秩序安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防止矛盾激化,减少涉诉案件方面,确实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会上表彰和奖励了一批为防止民间纠纷矛盾激化做出突出贡献的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并介绍了他们的感人事迹。本刊摘要选登的济南市振兴街二居调委会主任张东华同志在会上的一篇发言,供读者飨用。  相似文献   

12.
徐伟 《中国司法》2001,(10):67-67
今年以来,河南省栾川县在总结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高农村民事调解工作成效的新路子,针对以往采用的调解人员与当事人私下协商的方式调解纠纷,易导致调处效果不理想、纠纷久调未决、引发上访或矛盾激化等问题,该局反复探索,寻求新时期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新路子,在全县各乡镇推广成立了“模拟巡回民事调解庭”。他们利用法院审案的办法,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道德力量对疑难重大民事矛盾纠纷公开调解处理,让纠纷所在地群众参加全程旁听,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之目的,收到良好效果。模拟巡回民事调解庭以乡…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近三年治安调解实践的调查情况表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与社会变迁相关的新特点,与之相对应,治安调解已经成为治安案件查处和平息纠纷、化解矛盾的主要方式。但是,无论立法还是执法实践,治安调解在公安基础工作方面的重要性与其得到的重视程度显然极不相称,且显现立法和实践断裂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本文在立法和执法两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我们从健全调解组织网络入手,不断完善调解机制建设,大力提高预防化解能力,确保了调解成功率的不断提高,为全市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坚持创新精神,不断完善纠纷预防调处运行机制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矛盾纠纷呈现出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民间纠纷因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突发性的特点,如发现不及时或调解不到位,极易引发纠纷或激化矛盾,甚至由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所以,在多年的调…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白水洋村调解员王渭忠,今年57岁,中共党员。从1976年开始从事村级调解工作。先后担任村调委会主任、村委委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等职。在数十年的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实践中,他坚持调解工作原则,成功调解了各类民间纠纷200多起,为维护一个有5000多人口大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三次被评为临海市优秀共产党员,日前被评为省级“优秀人民调解员”。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在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发生矛盾纠纷以后,纠纷当事人都愿意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平等协商、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然而,笔者从近几年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发现,由于文化程度、法律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局限,一些纠纷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司法、行政、民间调解的调解体系,然而并未构建起体系化的调解机制,尤其是对诉讼外的纠纷调解制度重视不够。诉讼外纠纷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由于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合多种全新理念,消除纠纷效率高、成本低,在整个纠纷解决制度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试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问题当前,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发展进入了矛盾多发期,民间纠纷也呈现出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传统的民间纠纷大量存在并呈现出与其他纠纷相互交错、互为因果的状态;另一方面,公民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2008,(7):26-27
去年下半年以来,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立足基层、化解矛盾、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出发.认真研究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办法.在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全县推行了“三联一聘”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县农村调解民间纠纷1864件,调解成功率达98.5%.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调解涉法上访疑难纠纷24件,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6,(7)
在城市,民间纠纷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当事人都是在职职工,虽然许多纠纷发生在居住地,可是有些职工对当地调委的调解不服从,严重的甚至侮骂、殴打调解人员。单位派人参加调解,有的也有胳膊朝里弯,无原则地袒护自己职工的,使纠纷更加复杂化。如果当事人的单位建立了调解组织,有专职的调解人员,双方一起调处,情况就好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