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1992年6~7月,在宁波 市郊县某猪场,发生了一种初生仔猪临床上以全身发抖和严重的神经症状,剖检呈脑膜脑炎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观察、病理学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膜脑炎。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及时地控制了疫病的发生。 (一)流行情况与临床症状 该猪场于1991年10月从外地引入后备公母猪108头,其中后备母猪94头,经隔离饲养1个月未发现异常。1992年3月开始陆续配种,在配种3个月后有10余头母猪先后发生关节肿胀,经用抗菌素治愈后未留后遗症。该批母猪自6月11日开始产仔,至7月11日共产54胎,产活仔431只。其中有15胎母猪所产的仔猪中有63只在出生后至1周龄内发病,症状为全身发抖、呼吸急促,有的呈犬坐状或前肢作游泳状及昏迷不醒等严重的神经症状。发病后在数小时至2~3天内均死亡,发病率为14.6%,病死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1980年夏收后,广西某农场因饲料玉米污染了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以下简称AFT),致使大批猪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造成经济损失约16万元。 (一)流行病学调查 该农场共有102个猪场,其中31个猪场5707头猪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占全农场牲猪存栏数的38%,因中毒死亡799头,占发病头数的14%。 首先发生中毒死猪的是巴朋和巴参猪场。共饲养育肥猪252头,母猪22头,仔猪56头,于7月中旬开始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约占日粮40%的当年收获的玉米,每头每天食玉米0.65公斤。进食10天左右,发现有的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某猪场饲养母猪 60 0头 ,1999年 8月份初产母猪所产仔猪 3日龄开始发病 ,病猪以发热、尖叫、抽搐为主要特征 ,7日龄时有的整窝死亡。经确诊为伪狂犬病 (PR)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病毒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该场建于 1997年 8月 ,同年 9月从深圳某种猪场引进种公猪及后备母猪近 40 0头。 1998年 1月配种 ,生产正常。 1999年2月又从深圳某种猪场引进种公猪及后备母猪 2 0 0余头 ,1999年 4月配种。配种前 3 0d左右按免疫程序分别注射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和PR等疫苗 ,其中PR…  相似文献   

4.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了46个规模化猪场1075头母猪、9个规模化猪场198头育肥猪、4个规模化猪场72头断奶前仔猪和13个规模化猪场296头断奶后仔猪血清的猪瘟抗体效价.结果,母猪、育肥猪、断奶前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分别有149、65、3和110份血清抗体效价≤1∶8,低于临界保护线;分别有926、133、69和186份血清抗体效价≥1∶16,视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17%、67.17%、95.83%和62.84%,检测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和育肥猪免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一猪场爆发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一大约克和长白猪的保种场,1996年曾出现11头母猪空怀,1997年2月22~28日妊娠母猪连续发生5窝早产1~2周,共产仔猪48头中死胎40头,其中10头已自溶变黑,另8头弱仔3天内死亡。另有4头母猪多次返情,配种后1~2...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 ,很少死亡 ,但感染母猪可将病毒传给胎儿 ,引起流产和死产。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10 0 %。1 发病情况1999年 8月 ,某新建猪场引进 63头妊娠母猪。当时猪场基建还未完成 ,这批猪在建设施工条件下饲养 ,10月初有 18头母猪顺利产下 168头仔猪 ,仔猪生长状况良好。 10月 16日有1窝 (共 9头 ) 6日龄仔猪发病 ,主要表现严重腹泻 ,并出现神经症状 ,72h全部死亡。接着其它哺乳仔猪出现类似发病情况 ,其中最小的为 2日龄 ,最大的为 18日龄。 6周内有 48窝共 3 15头…  相似文献   

7.
从浙江省杭州地区 2 8个猪场采集猪血清 1 6 77份 ,用间接荧光免疫试验进行了猪Ⅱ型圆环病毒 (PCV 2 )抗体检测。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 96 0份 ,总阳性率为 5 7.2 5 % ,其中经产母猪的阳性率为 6 2 .32 % ,后备母猪的阳性率为 5 5 .5 5 % ,断奶后仔猪的阳性率为 5 5 .4 8% ,断奶前仔猪的阳性率为 5 2 .98%。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 ,PCV 2在杭州地区猪场的感染较普遍  相似文献   

8.
1990年7月,武昌县某猪场爆发一种以母猪、断奶仔猪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液、流产等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我们经现场调查、病理解剖、鸡胚接种、血球凝集试验、实验动物感染及鉴别诊断,证明本次疫病流行为猪流感。(一)现场调查 该场为拥有500余头母猪的大型商品猪场,年产商品猪近万头,所有母猪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已经注射了猪乙型脑炎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及流产三联疫苗(猪乙型脑炎病毒、钩端螺旋体、衣原体)。7月4日,肥猪栏的猪舍整栏整栏的猪相继体温升高,达40.2~41.8℃,精  相似文献   

9.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 影响养猪生产的重要传染性 疾病。我省当阳市某猪场于 1990年8~9月曾发生该病,经我们诊断和采取适当防制措施,该场目前已正常生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调查 该场于1990年初建成猪舍后,于5月下旬将在长阳某猪场饲养的母猪209头、公猪3头运回场。从8月8日至9月4日,共产仔93窝(647头),发病73窝,死亡仔猪430头,占66%。其中死胎69头,占20%;木乃伊338头,占87.9%;畸形1头,占0.2%。死胎发育完全,大小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往,我县有些集体牧场,往往有个别 经产母猪因发情停滞而不能及时配种,影响仔猪生产计划的完成。为了解决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而长期不发情的问题,我县在开展家畜电针疗法科研活动中,曾采用不同组穴进行治疗试验。经过近一年来的探索,找到了一组疗效较好的配方,即“盘香”组穴,用这个组穴配方,全县前后共试治发情停滞母猪34头,治愈28头,有效率达80%以上。如郑巷公社畜牧兽医站郑志良同志试治3头,都分别在第4、第5和第14天发情,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 新会县司前公社兽医站自1970年起养种公猪,实行全社母猪人工授精。十年来平均受胎 率87.2%,产仔数12~12.8头。从未发生过公猪无精子症。1980年10月该站养有成年公猪7头,其中盘克5头、长白1头、本地花白1头、后备公猪3头,负担全社有生殖力母猪2050头的配种,平均每头公猪配种母猪近300头。公猪每三天采精一次。在10月5~13日的九天中,相继出现盘克、长白6头公猪无精子症,而本地花白公猪仍属正常,但到11月14日亦出现无精子症。经过改善饲养管理和治疗,到1981年1月27日均有明显好转,到2月25日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2.
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广东3个大型集约化猪场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共检测286份血清,总阳性率35.3%,其中仔猪、生长肥育猪及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5.6%、25.8%和47.4%,XG猪场有流产、死产史母猪的阳性率(69.4%),显著高于正常经产母猪(45.5%);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衣原体病对广东集约化猪场母猪繁殖及其他猪的发育、生长已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912月 ,上海市一些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以母猪流产或产死胎、弱胎、干尸化胎等特征性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病多发于怀孕中后期的生产母猪 ,以初胎母猪发病率最高 ,可达 41.0 %。发病猪场母猪均免疫过猪瘟和细小病毒疫苗 ,未免疫伪狂犬病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疫苗。为摸清病因 ,我们对上海市闵行区和南汇县的 9个规模化猪场生产母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1 材料1.1 试验用血清 无菌采取闵行、南汇 2区、县共 9个规模化猪场的 2 15份有繁殖障碍病史的母猪血样 ,分离血清后冻存备用。1.2 诊断试剂 …  相似文献   

14.
准确掌握母猪的发情和及时进行配种,对较大规模的养猪场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采取人工授精的猪场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和观察,摸索出一套简易鉴定母猪发情和准确配种时间的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经产母猪配种后子宫大量出血较为少见。1981年我县城郊公社一头母猪(约150斤)第3胎发情后的第2天,用一头苏白公猪(2.5岁,体重280斤)进行交配,配后母猪从阴道内流出大量血液,畜主急求治疗。  相似文献   

16.
据我们近年来对湖北省一些大中型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的调查发现,母猪的发病率在40%以上,同时这些猪场普遍存在仔猪肺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等病症。从临床上看,上述疾病似乎与衣原体的显性和隐性感染有关。为了弄清上述疾病的原因,我们用间接血凝试验对9个地区(市)的34个猪场中821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同时以间接补反试验作为对照。现将血清学检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巴彦县种畜场家畜繁育站,于1980~1981年两个配种期,共配种109头,其中母马患子宫炎24头,占输精母马数的22%,这对提高母马受胎率影响颇大。 两年来,我们坚持随产驹,随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妊娠率达到95.4%。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病型分类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水泡病对于乳猪能否从其母体胎盘中受到感染,及其在免疫力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在某种猪场将患本病的恢复期及痊愈母猪集中饲养管理,对其中21头母猪所生的159头乳猪进行了系统的观察。 一、观察的条件 (一)上述观察的21头母猪,发病时间均在1971年12月18日至12月20日,痊愈时间均在1972年1月11日至1月15日。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生仔猪低血糖病的报道和资料所见甚少。1978年3~4月我场一队猪场发生 此病,在新生仔猪中造成大批死亡,发病率几乎100%。 (一)一般情况 该队1978年春季基本母猪40头,怀孕母猪31头,其中流产3窝,占怀孕母猪的9.7%;实产28窝,占90.3%,活产仔猪184头(28窝中死胎、木乃伊较多),平均每窝活产仔6.6头;因低血糖病死亡113头仔猪。  相似文献   

20.
猪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在我国近几年很少有集中发病的报道,2000年1—4月湖南省衡山市某中型猪场暴发了猪的弓形虫病,给该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该场设计年出栏肥猪2万头,母猪空怀期、怀孕期在集约化母猪栏内饲养,生产前15d转到产仔栏待产。仔猪哺育期为4周或5周。在疾病流行期间有育肥猪1710头,经产母猪151头,其中有妊娠母猪69头,带仔母猪38头。本次疫病暴发流行于产仔舍和妊娠母猪舍,首先产仔舍的1头母猪于产后3d出现体温升高,饲养员认为是生产过程感染所致,用解热镇痛、杀菌消炎的中草药物进行治疗,其症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