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德丝弦戏,是由曲艺品种常德丝弦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新剧种。丝弦,因用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京胡、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丝弦源于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明末清初由长江下游传入湖南,并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常德丝弦是湖南丝弦中最为盛行的一个支派。常德丝弦以它唱词典雅、曲调优美、曲目丰富的艺术特征,受到常德人民的厚爱,一直保存到现在而长盛不衰。常德丝弦音乐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和独特之处,它有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既能表现历史故事,又能说唱民俗民风,在创腔与演唱中都以传情达意为主,特别讲究“说中有唱,唱中有…  相似文献   

2.
国琳 《学习导报》2013,(9):47-49
《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沅湘之间”,指的就是常德,一座停靠在长江中游洞庭湖尾闻,史称“西楚唇齿”的音律之乡。特别是自宋元以来,常德城内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也往返于沅江澧水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在滨湖地区逐渐流传。其中常德丝弦就是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和最为繁盛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地下图书馆     
常德汉剧孕育于常德、桃源、汉寿等县,流布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城,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常德汉剧俗称常德班、沅河戏。新中国成立后曾叫常德湘剧、常德汉剧;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则称汉戏或湘剧。  相似文献   

4.
常德汉剧孕育于常德、桃源、汉寿等县,流布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常德汉剧俗称常德班、沅河戏。新中国成立后曾叫常德湘剧、常德汉剧;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则称汉戏或湘剧。为避免剧种称谓易与湘剧及湖北的汉剧混淆,经政府批准,  相似文献   

5.
认真贯彻落实"四化两型"战略,对常德来说,就是要立足实际,把常德建设成为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进程。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必须夯实物质基础。致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常德,实现科学跨越。突破工业总量小层次低的问题。重点强化三个"度":提高产业聚集程度,立足打造产业聚集区,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  相似文献   

6.
认真贯彻落实"四化两型"战略,对常德来说,就是要立足实际,把常德建设成为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进程。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必须夯实物质基础。致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常德,实现科学跨越。突破工业总量小层次低的问题。重点强化三个"度":提高产业聚集程度,立足打造产业聚集区,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2)
正抗战期间,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反复无常,中共常德地方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只能秘密进行。1938年2月初,湖南省工委派秘书帅孟奇到常德秘密开展工作。帅孟奇利用旧友关系,住在常德城北门长巷子一号贵立功家中,与省工委在常德的地下联络员共同发展党员。首先,介绍表现好的驻常德国民党通讯兵一连少尉见习官廖新夏入党。然后,通过廖新夏发展通讯连排长周文雄、省立常德中学学生向光源两名党员,并成立一个支部,支部书记廖新夏,组织委员周  相似文献   

8.
剿灭土匪“九路军”周树清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常德城。8月由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四十七军一六○师进驻常德,不久由此部队组建常德军分区,所属四八○团负责清剿县内匪特。解放前,常德县是湘西门户,又是湘西国民党政治经济的中心,军队云集,特务活...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8,(4)
沅水之畔,德山脚下,湖南常德古城已屹立数千年。与之相伴流传至今的,是"常德德山山有德"的古老民谚。今天,常德已在历史演进中悄然变身,昔日稻米  相似文献   

10.
龚积刚 《湘潮》2005,(6):25-30
常德战略地位特殊,在抗战中成为中国抗日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必争之地,中国抗日军民在此演绎了一幕幕惨烈、悲壮的历史活剧。本刊现特编发《常德细菌战:日军罪行罄竹难书》、《常德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两文,重温历史,激励大家不忘前事……  相似文献   

11.
1983年3月26日,中共常德地委在家的常委们,心里既是欢欣,又是紧张,他们正在急切等待着一位盼望已久的贵宾。原来湖南省公安厅已经电话通知了常德地区公安处,告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湘西土家族农民家中过完春节,经长沙返回途中,想看看常德地委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胡滔滔 《湘潮》2008,(3):48-48
1983年3月26日,中共常德地委在家的常委们,心里既是欢欣,又是紧张,他们正在急切等待着一位盼望已久的贵宾。原来湖南省公安厅已经电话通知了常德地区公安处,告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湘西土家族农民家中过完春节,经长沙返回途中,想看看常德地委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常德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得天独厚的饮食资源,使常德的饮食在制作方法上自成一派,无论是炖、炒、卤、炸、烩,还是蒸、烤、醉、炙、溜,都能体现浓厚的常德特色。与之相生相伴的饮食民谚、民谣和民歌,更是博大精深,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4.
常德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得天独厚的饮食资源,使常德的饮食在制作方法上自成一派,无论是炖、炒、卤、炸、烩,还是蒸、烤、醉、炙、溜,都能体现浓厚的常德特色。与之相生相伴的饮食民谚、民谣和民歌,更是博大精深,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5.
孙伟 《湘潮》2011,(1):51-51
1951年,我在常德专员公署办公室工作,被抽调参加土改。在我们集训时.听说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兼中宣部文艺处处长周扬来常德参加土改.  相似文献   

16.
万达在常德     
周华辉 《湘潮》2005,(2):49-52
1961年5月至1964年8月,万达曾在常德地区任地委第一书记。在这期间,他给常德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恒的记忆。万达虽然离开常德已经30多年,并已与世长辞,但岁月的流逝淡忘不了常德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万达是一位好领导,一位仁德的上司,一位慈爱的兄长。他是讲党性、服从大局的模范;是实事求是、执行党的政策的模范;是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爱护干部的模范;是善于团结带领班子的模范。他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勤政廉洁、公道正派的作风,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是留给常德人民的一笔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去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6)
正1938年7月,常德中心县委成立之初,湖南省工委即以湖南省文化抗敌后援会的名义派遣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简称一致剧社)到常德城协助常德党组织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中心县委和常德县委根据上级指示,本着宣传不刺激、活动不暴露、组织不威胁的原则领导一致剧社,公开合法地开展了大量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一致剧社是一支以表演话剧为主的抗日宣传文艺队伍,队长李施愚(李世仪)。剧社在长  相似文献   

18.
常德地区,辖安乡、汉寿、常德、澧县、临澧、桃源、石门、慈利八县和常德、津市两市。历史悠久。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通往云贵的门户,是湘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地区。一、党、团组织的创建、发展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常德城内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简称省二师)、省立第二中学(简称省二中)和桃源县城内的省立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德的文化和常德的精神很有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五种文化与五种精神。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党史纵横》2011,(3):60-61
死守训令常德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不为外人熟知。但我们不应忘记,1943年,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役,中国军队在常德与日军进行了一次大会战,数以万计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奋力搏杀,奋勇战斗,长眠于斯。这就是被史家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常德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