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以现实主义理论为经典原则,建构起严苛的以政治为本位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但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文艺批评又并非完全限制于意识形态的政治规训,而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维护艺术的自律与创作的自由。对典型人物塑造的批评与讨论反映了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在政治性与艺术性之间平衡摇摆的"周旋"与"困境"。  相似文献   

2.
夏志清是以其纯文学批评来抗衡左翼教条主义文学和功利文学的,然而,其纯文学批评又有着注重人道关怀、主张写实主义、强调以个体的"人性"与"道德"为视角等复杂内涵.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他对左翼文学的态度,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期的"纯文学"论争和当下的"底层写作".  相似文献   

3.
文学批评分为三种视界: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文学的首要功能是如实描绘这种生存的暧昧之处。王西平以敏锐的诗心领会了这个时代的暧昧之处,用诗歌这种特有的方式写出了这个时代的暧昧和人的生存暧昧,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核心秘密。  相似文献   

4.
《大家》、《作家报》、《佛山文艺》联袂推出:“跨世纪批评” 为繁荣与活跃文学批评活动,倡导务实并富创意的文学批评文风、文本,加强文学报刊编辑部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合作,在国内文学界与读者中深有影响的《大家》、《作家报》、《佛山文艺》决定联合举办“跨世纪批评”活动,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向新世纪的一份献礼。 “跨世纪批评”活动拟邀请一批年龄在45岁以下的“跨世纪”中青年批评家,就若干文学批评问题进行切实的研究和讨论,并邀请他们撰写批评文章,在1997年的《大家》“文本批评”、《作家报》“跨世纪批评”、《佛山文艺》“不设防人语”栏目刊出。 “跨世纪批评”活动拟由联合举办的三家报刊根据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及各相关栏目的具体要求进行组稿,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  相似文献   

5.
高旭东 《理论学刊》2008,(3):113-117
在美国的汉学界,从夏志清到王德威,都认为张爱玲是比鲁迅更为优秀的、现代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本文通过对鲁迅与张爱玲小说的比较,尤其通过对夏志清有关鲁迅小说艺术批评的再审视,得出结论:张爱玲与鲁迅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作家,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将张爱玲与鲁迅相提并论甚至以为前者创作成就超过后者,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命题.  相似文献   

6.
本章是承接上一章讲文学批评的问题的。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三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没有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就没有了对象,当然也就不会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活动;没有以文学创作为对象的文学欣赏,文学创作就不能够发挥其社会作用,文学批评也失去了基础;没有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的质量就得不到提高,文学欣赏也失去了指导。因此,要全面地了解、掌握文学的规律,不但要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规律,还必须研究文学批评的规律。本章着重探讨的问题有: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文学批评家的修养。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4,(14)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情绪,逐渐扩散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在文学领域表现尤甚。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无"历史的冲动和表征。创作上,以虚构手法为托词和掩护,罔顾历史事实,肆意篡改历史、臆造历史;批评方面,放弃对文本真实性的坚守,将畸形的虚构和想象夸大为最高原则;文学史写作则在"重估"和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批评实践中 ,现实主义常被用作小说文体的批评标准。事实止 ,评价小说的根本性的美学标准是形式上的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认识论的有机结合 ,而非内容上的现实主义要求。在批评实践中强调小说文体根本性美学标准的自觉意识 ,有助于以更清晰的艺术标准评判小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40年代,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批评了那些“试图将文学史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隔离开来”的人,①他们强调“文学理论不包括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文学批评中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或者文学史里缺乏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②这种关于文学研究的观念统治了中外学术界相当长一段时期。而且,当60年代有人提出了文学史取代文学理论,或文学理论并存文学史的设想,企图打破文学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时,韦勒克仍坚持他的观点:“这三种学科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各不相同的。”③强调的还是三者在文学研究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10.
<正> 本世纪号称“批评的世纪”,一个突出的标志便是随着艺术哲学的发展,文学批评学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这无疑是个可喜的局面。然而,就现状看,中国当代文艺批评还存在着贵族化倾向,这种倾向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摆脱文学批评的寄生状态进而张扬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中国的金圣叹、法国的罗兰.巴特、美国的希利斯.米勒等分别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不倦前行,并最终都走到了人迹罕至之处。金圣叹在初心与文心的细微区别中写下了集批、改、删于一体的圣叹文字,以求与作者在灵魂深处的共鸣;罗兰.巴特则直截了当地宣告作者之死,将可读的文本变为可写的文本,为文学批评开出自由之途。所有这些并不是为文学批评确立一个公式,却提示了文学批评在某一向度或可达致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2.
学理de贫困     
孙郁 《前线》2000,(11)
文学批评,有时也是面镜子,不仅照着创作的形态,也照着批评家自己的面孔。翻看近来的报刊,批评之风盛行,几近压过创作,热点的东西,差不多都是批评家们炒作出来的。批评、反批评,叫骂、反叫骂,在文坛上已成了风气。但独独看不到了学理,心平气和的东西渐少了。伪批评在今天的泛滥,暴露了当下学术的致命弱点:基础训练的流失和学理的空缺。仅仅会说“不”,只是个勇气的问题,但不是批评本身。批评是审美的判断和知识的建构,它的深层结构,还是学术理念,这是它的灵魂。但是很可惜,近半个世纪以来,这样的训练已很少看到。我们除了…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不断认识自身的过程中,许多思想家选择到神话、宗教这些原初文化形式中去寻找联系起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类共性,他们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共同规律的不断探寻促成了神话原型思想的形成和丰富.作为后来者,弗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融会贯通了这一思想并把它应用到文学批评领域中去,他认为,文学语言内向的含混性、文学想象的假设性、文学形象的普遍性以及文学与道德的若即若离的关系等等众多因素,都导致对一个文本的审美批评或解读的多重可能性."多重的或如但丁所说的‘有多重解释的'意义这原则不再是一种理论,更不是被破除了的迷信,而是一个既定的事实.若干不同的现代批评流派是在同时发展着,这就确证了这样一个事实."(1)于是,真正能够导致学识进展的、明智的态度是承认文学的多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把若干数量有限的有效的批评方法和角度纳入一种科学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此体系就是他的相位理论),然后在综合比较的前提下,从中选择最适合文学本质的那一种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今天,当依凭着文学而生的文学批评积携着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话语资源和崭新的方法观念突进至韦勒克所宣称的"批评的时代"时,当文学在这个商业社会一经消费欲望的点燃便以惊人的速度生殖般的复制成产,借助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介的散播,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铺天盖地而来,随处俯拾即是,呈现出  相似文献   

15.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新泉整训是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批评党内错误思想,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成功典范。本文以新泉整训为例,阐述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文章还论述了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  相似文献   

16.
王晓蓓 《世纪桥》2014,(11):57-58
斯图尔特·霍尔的思想理论及其文化批评观在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反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关于大众媒介研究、文化身份认同、多元文化等领域的多重对话和争论,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质疑。这是其理论魅力的标志所在。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霍尔文化批评观进行反思:一是对霍尔文化批评方法论的反思;二是以霍尔对大众媒介、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为根据揭示和挖掘其文化批评的意义;三是简要探讨霍尔文化批评理论的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自省"、"讽谏"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形成"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以及革命导师对革命活动中运用批评、自我批评实践的指导,为党形成"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总结。作风伴随着党领导革命进程的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逐步形成,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使这一作风得以最终确立。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党的重要领导人从多个方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了系统阐发和总结,揭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汉末三国之际的曹操上承汉末遗风,在与汉末士人尤其是党锢名士的交往过程中,深受他们尚名崇义、独行放诞等风气的影响;下倡建安文学,其文学创作以悲凉慷慨的审美风格、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开启了建安文学批评之风,更以魏王之尊延揽文士,促进了建安文学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著名文学理论家南帆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现象的研究具有某种探索前沿性,其文学理论中的"文化批评"所呈现的三种主要特征,既代表了他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看法与评价,也为丰富知识界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理解提供了帮助.他的研究为文学芥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对知识界的继续探索和"文化批评"自身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视和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不仅反复强调必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且特别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方针、原则和方法,为我们卓有成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