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彭 《政府法制》2010,(14):14-15
1941年7月至9月,宋庆龄在香港倡议开展了"一碗饭运动"。此间香港各界热烈响应,香港民众纷纷上街购买饭券,吃"爱国饭"、"救国饭",争相为资助抗战、救济同胞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一百五十多年来,尽管香港的经济政策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有所改变,但其始终都是以"自由"为核心。香港的自由经济政策为香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高科技产业发展香港却缺乏政府支持的长远性和前瞻性,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因此,香港应当创造一种更符合当代经济形式和香港实际的新的经济政策,以保证香港国际经济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持久战》是在国内消极抗战以及国际社会上日本的攻势日益激烈,使得中国的抗战面临严重困难的背景下发表的.毛泽东同志根据具体国情和国际形势驳斥了消极的言论、正确预测抗战的阶段、阐述了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为了中国的和平而战也是为世界的和平而战,极大地提高抗战的积极性,指导抗战最终走向胜利.《论持久战》不仅对当时抗战胜利起到重大作用,甚至在今天对中国参与国际社会也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香港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法治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保护香港居民的合法权益,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治,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对保障香港的法治作了详细的规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法学杂志》2012,33(7)
回归前的香港在港英宪政秩序下建立了英式司法体系,经过长期英国普通法传统的培养、训练以及结合香港本土情况的司法实践积累,形成了英属司法区的判例制度。回归初期香港处于新旧宪政秩序转型和过渡的阶段,中央与特区之间、大陆法制与香港普通法传统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香港的判例制度因此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然而正是在这种相互冲突和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中央与特区、大陆法制与香港普通法传统寻找到了相互磨合和相互适用的方式和路径,香港判例制度的发展也因此从中获得了新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锋  陈克伟 《中国法律》2007,(3):26-28,107-110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国家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7.
李慧 《法学杂志》2012,(7):120-125
回归前的香港在港英宪政秩序下建立了英式司法体系,经过长期英国普通法传统的培养、训练以及结合香港本土情况的司法实践积累,形成了英属司法区的判例制度。回归初期香港处于新旧宪政秩序转型和过渡的阶段,中央与特区之间、大陆法制与香港普通法传统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香港的判例制度因此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然而正是在这种相互冲突和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中央与特区、大陆法制与香港普通法传统寻找到了相互磨合和相互适用的方式和路径,香港判例制度的发展也因此从中获得了新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后,广大群众对香港地区的法律问题十分关注,为此,北大法律系于1985年5月17—29日举办了《香港地区法学讲座》,特聘请香港最高法院法官杨铁梁先生前来讲演。本刊应读者要求,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摘登杨铁梁法官的讲演内容。准备分六讲刊出:一.香港的法律制度及其演变;二、香港的司法制度;三、香港的律师制度;四、香港商法;五、香港契约法;六、香港刑法;最后还将刊登杨铁梁法官对中英协议后香港法律前景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长期以来坚持自愿调解机制,其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和立法均有了一些新的发展。香港的民事司法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调解机制的发展,改革后的香港正式立法虽然仍没有采纳强制性调解机制,但是通过处罚诉讼费用这种变通的方式同样达到了强制性调解的效果。建筑业是调解在香港运用得最为充分的领域。强制性调解,尤其是建筑业中强制性调解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为香港商事争议的解决起了引领作用,也进一步加速了香港ADR机制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香港仲裁制度和1996年香港仲裁条例主要修改内容的基础上,对该条例进行了若干讨论,认为1996的香港仲裁条例是英国法律传统的延续,它既符合仲裁法的最新实践,又保留了传统乡土社会中纠纷解决机制的特色。但是,1996年香港仲裁条例没有解决回归后香港如何直接承认与执行祖国大陆仲裁裁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浅谈促进我国投资连结保险的健康发展——借鉴香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加入世贸组织(WTO),我国保险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CEPA的签署,为内地和香港保险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及中西文化汇合的大都会,拥有成熟的国际化保险产品和保险业经验。投资连接保险目前是内地和香港增长最快的保险产品。香港和内地文化背景相近,本文通过分析投资连结保险在内地和香港的发展情况,比照两地保险产品的差异,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投资连结产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3年6月21日至28日,我们受公安部委派去香港,对一起发生在外国轮船上的凶杀案进行调查取证。香港警察队刑警负责人、香港国际刑警及与办案有关的警署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协助我们顺利完成了办案任务。在香港工作期间,我们利用与香港警方的接触,对香港的治安情况、香港警察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对付犯罪的办法等方面做了了解。现归纳之,以使同行们能从中得到某种借鉴。香港的治安情况从外观上看,香港的社会治安还是比较好的。在香港的一周时间里,虽然我们每天都各处走,却没有遇到过打架斗殴、酗酒滋事和女招待、女服务员街上拉客等现象。香港有43万多辆汽车,路面密度达每公里近300辆(属世界最高之列),且车速很  相似文献   

13.
张耀  寥龙 《中国公证》2010,(4):18-21
2010年1月7日至13日,受香港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和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的邀请,以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施汉生副司长为团长的上海、浙江公证管理人员考察团一行12人在香港开展了为期6天的学习考察。访港期间,考察团先后到香港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香港国际公证人协会、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特区公司注册处、香港律师会、香港特区廉政公署和九龙城裁判法院等八家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造访,与香港法律同仁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刘力 《法学评论》2012,(5):72-78
香港非营利组织对于内地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内地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香港非营利组织在内地的活动尚有合法性的疑问,另外,内地与香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登记、管理等诸多问题存有差异,从而为某些内地组织或外国社会组织寻求在香港转换主体身份提供了便利,也为某些社团式香港公司来内地进行营利活动创造了机会,因此探讨香港非营利组织在内地活动的合法性尤为重要。本文以两地法律冲突为研究基础从区际私法角度探讨了活动合法性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周年了。十年来,中央人民政府积极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实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保持香港长期繁荣与稳定。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认真执行基本法,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沉着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保持了香港社会大局的稳定,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繁荣、民主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香港律师制度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844年,香港还在英国管治时期,香港便设立了最高法院,同时并引入了英国的法律及准许英国和爱尔兰认许的律师在香港执业。香港的首间法律学院於1969在香港大学设立。在此之前。欲投身律师行业的人士,必须远赴英国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7.
凌兵 《中国法律》2007,(3):57-59,153-156
回归以后,根据一国两制原则,香港原有的普通法制度得到保持。作为为香港法律界和香港社会培养法律人才的香港法律教育制度,一方面顺应法律制度的发展,保持了普通法教育制度的传统和特色;但另一方面,随着香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法律业务的发展,香港法律教育在回归后十年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又离不开文化的形塑.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西方现代文化和商业文化在香港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交融的过程,从侧面反映了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又为探讨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史提供了线索.因此,解构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脉络,洞察港人观念体系形成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内地和香港思想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案系香港股东代表香港公司向另一香港股东及他人提起的损害公司利益之诉。原告提起诉讼的基点是认为另一香港股东利用实际控制香港公司及该公司在内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等机会,伙同他人采取非正当手段,剥夺了本属于香港公司的商业机会.从而损害了香港公司及其作为股东的合法权益。但原告所称的商业机会并非当然地专属于香港公司.实际上能够满足投资要求及法定程序的任何公司均可获取该商业机会。原告在内地子公司经营效益欠佳时明确要求撤回其全部投资.其与另一香港股东也达成了撤资协议。鉴于另一香港股东及他人未采取任何欺骗、隐瞒或者其他非正当手段,且商业机会的最终获取系另一股东及他人共同投资及努力的结果.终审判决最终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20.
戈泊 《知识产权》1993,(1):33-35
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目前已进入后过渡期,还有四年多时间香港的主权就要移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