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他一夜难眠,1983年2月,这是一个海南之夜。仅仅为了反复思考一个下级的不同意见,仅仅是一个海岛上的几个开发性项目。作为总书记,他已经说了:不,国家不投资了,海南自己解决吧作为下级,那位海南行政区负责人力争:不行啊,这些项目,国家不投资,海南根本无力开发。领导说了算,一锤定音吧?但这位领导是耀邦。天亮了,他主动走向那位下级,说:我昨晚一夜没睡好。我想过了,国家还是应该投资,就投资3000万吧。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随一位朋友走进一家绘画用品商店,见他选购了一些水彩画颜料,我有点奇怪,因为他并不画画。“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水彩画学习班,下个星期就开始上课了,”他有些羞怯地说,“按说我没有时间学这个,可它列在我死之前要做的50件事的清单  相似文献   

3.
几天前,朋友的妻子阻止了一件事—— 朋友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手机促销商打着一家电讯运营商的旗号打来的,里面甜美的声音说,预缴电话费几百元,就能得到一个新的智能手机.朋友很是心动.他的手机用3年了,大屏智能的那种.“400元,每月返还到话费里?行啊,我订一个吧.”在他身边的妻子问“什么事?”他说了.妻子说,先不订,她知道有一种“更好的手机.” 他回答对方“我再考虑一下.”放下了电话.  相似文献   

4.
在路上     
我一直想知道大山背后,到底有什么。——题记朋友其实没有钱了,但他不会跟我说他没有钱,没有钱就不能搭乘一天一个班次的公共汽车到他家过年了。他以征求意见的口吻对我说,要不我们锻炼锻炼胆力,走到我家去?我说客随主便。朋友说,你敢不敢?要翻九座大山呢!我十九岁的耳朵最听不得人家问我敢不敢,我说我是吃饭长大的,不是被人吓大的。说罢冲他挤一下眼睛,我俩笑了。誓师大会就在面部表情上完成。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笔者与一位北京朋友上街,路过惠福路的一家凉茶店,他见店前摆着一碗碗用玻璃片盖着的凉茶,便上前买了碗解渴。岂知,刚一入口,又连忙吐了出来.还大呼:“苦也!”惹得周围在一旁喝凉茶的人一阵嘻笑。他抹着嘴,笑着对我说:“我还以为是在北京街头卖的大碗茶呢。”我向他解释:广州的凉茶,并非是吹凉了的茶,而是用草药熬成又苦又涩的药茶。广州人把具有去火清热之功能的药物或食物,统呼作“凉”。按中医的说法,即属辛凉一类疗效之谓也。据说,早在清嘉庆元年,广州有一个名叫王吉的医生,在靖远街  相似文献   

6.
友情如鞭     
一次,一个陌生口音的人打电话来,请求我的帮助,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就称他D吧),相信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我说我不认识他啊。D笑笑说,他是C的朋友。我不由自主地对着话筒皱了皱眉,又赶紧舒展开眉心,因为这个C我也不熟悉。幸好我们的电话还没发展到可视阶段,我的表情传不过去,避免了双方的槛尬。  相似文献   

7.
王月英 《工会博览》2005,(23):17-17
北京读者李东来信询问:我的朋友王某去年要注册一家房地产公司,当时他急需房地产经纪人证,便向我借,并答应如果我需要,随时可交还。现在我想要回此证,他却不予理睬。我便向相关部门咨询,答复是王某在办理公司年检时出示过  相似文献   

8.
娱乐     
《工会博览》2010,(6):54-54
好老婆 阿强对朋友说:“我想离婚.我太太已经有两个月没和我说半句话了。” “你得考虑清楚啊!”朋友劝他,“现在这种老婆已经很难找了。”  相似文献   

9.
菜场新三景     
有朋友自北方来,对汕头菜市场大加赞许,说是既热情又方便。我这本地人经他这一点拨,也颇觉在理。一元钱买三句阿叔微笑服务之风,在汕头菜场早已是一种自然之风。买菜人一进市场,就能听到档主热情的招呼:“阿叔来买呀。”“阿叔买多少?”“阿叔慢走。”我那位朋友诙谐地说:“一元钱就买了三句阿叔,值得。”那天访问一个卖烧鹅的个体户,他说:“一张逼债脸,谁人见你都躲三丈,怎做生意?”原来嘴甜舌软是一条成功的经营之道。买菜不用提篮子汕头菜场的大小摊档,不管干、湿品,都备有塑料袋。买菜人上菜  相似文献   

10.
谦虚总受益     
A 君常为一家报纸撰文,称得上是专栏作者了。一天,他从报社领取稿酬后,随即上书店买了一套向往已久的书。在书店门口,巧遇一位也是常为该报写文章的朋友。寒暄了几句后,好友说:“发稿酬了,领了没有?”A 君心里好笑:我已花了一大半了!本想直说,但转念一想,他改口了:“谢谢你,明天我就去领取。”  相似文献   

11.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12.
年轻的感觉     
近几年,来往的朋友尽是些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比我年长的朋友看不惯,就说我怎么竟跟小孩子玩得来呢?他们都很不理解。交年轻的朋友,甚少受人呵护。你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女性,就要求得到这些年轻人的珍爱和重视,又或者希望他们尊重你的自尊心。就象我曾认识的一位年轻朋友,他智力超群,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他却偏偏是个鄙视女人的家伙。记得一次吵架时他对我说:“我是不会迁就人的!”而我则反唇相讥:“你连怎样踉人相处都不会,还谈什么迁就!”跟年  相似文献   

13.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芝加哥一家超市的老总贝托,发现有个衣衫褴褛的青年,坐在自己的超市门口,就走上去温和地说:朋友,这里是超市,你在这里不方便。青年抬头看他一眼,没说话,也没有挪动。贝托担心影响超市的生意,于是掏出几个硬币递给他说:请到别处去吧。  相似文献   

14.
一天,在一家职工食堂与朋友共进午餐,偶见炊事员将一大桶热气腾腾的米饭倒入垃圾箱,我一愣,友却随意地说:“饭蒸夹生了,卖不出去,这是常事儿。”又有一  相似文献   

15.
春天,我放飞一只风筝,那是一只色彩斑斓的蜻蜒。系上真诚的问候和情意,送给许久不见的朋友,送给不曾谋面的“抗非典英雄”。采一缕白云织一条祝福的丝带,掠一抹晚霞为笺寄去声声珍重。春天里,我们把真诚祝福写满天空。  相似文献   

16.
我的俄国朋友萨沙,在西伯利亚的十月城开了一家小有规模的东方"古姆"(百货商店),专营中国服装和妇儿用品.他每次到绥芬河来进货,差不多都要向我了解近期的中国市场行情,听了我的介绍后,再到各大商厦去选购最新款式的服装和妇儿用品.我陪他购货的过程中,他与别的俄罗斯客商一样,总是不停地往回打手机,和俄国内的其他客户沟通所选货品的款式、价格和所需定购的数量.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电话交谈,我这才感觉到:电信无国界,国际长途对于跨国倒爷真是不可或缺.有时,我还同情地对萨沙说:"光电话费,就可能是不小的开支吧?"  相似文献   

17.
那天早晨,公司的秘书通知我的朋友,说总经理要他到办公室去一趟.当时,朋友答应说马上就来,可由于有事没脱得了身,迟到了10分钟.但总经理等不及了,就告诉秘书,自己先去开一个重要会议了,回来再说. 不久,朋友来了,只见他旁若无人般地直朝着总经理的办公室而去.秘书见状,赶紧过来解释说,总经理由于等不及就先走了,别人不可以随便进出总经理办公室.朋友觉得有点放不下面子,就呵斥秘书说:“你是怎么做秘书的,为什么不把时间安排好?你以为我有你这样的闲时间?公司效益上不去,就是败在你这样的闲人身上了.我要是做了总经理,就立马辞退你.”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一个16岁的年轻小伙子,在一家著名的五金公司当售货员。他月薪极低,但仍心满意足,因为他认为只要埋头苦干,就会大有前途。他做事永远抱着服从的态度,处处小心留意,希望获得经理的赏识。谁知经理对他的印象却恰好相反。一天,他被唤进经理室,遭到一顿训斥,最后经理告诉他说:“老实说,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做生意。你有一身力气,我劝你还是到钢铁厂去当工人吧。”这一番训斥、对于那位小店员来说,犹如平地响雷。但他并没示弱,他还击说:”经理先生,你当然有权将我辞退,但你无法消磨我的意志。你说我无用,这是你的权利,但这并不会减损我的能力。看着吧,迟早我要开一家大你十倍的公司!”吹牛吗?没有。受辱成为动力,他努力上进,不几年,果然有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美国玉米糊大王斯泰雷先生。  相似文献   

19.
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父亲总要烧点好菜,喝点小酒。我知道,父亲在庆祝自己的节日,我总是静静陪着他,听他说工厂的故事。父亲23岁进了一家棉织厂,成为一名学徒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19)
正近期的房价狂飙,让我想到了一位台湾朋友。说是朋友,其实算不上。4年前,在台北的一个饭局上,我们有过一面之缘。我现在想到的,是他的投资观念对我的"震撼"—很遗憾,我现在才被"震撼"过来。他是国民党的"官二代",台湾最好的台湾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好工作。后来,找亲戚借钱开了一家做医疗器械的工厂,出口美国和日本。再后来就不做了,开始经营会展和广告公司,主要帮台湾中小企业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